3.运动的方式
【教学目标】
1.能够观察出物体有移动、转动、振动/摆动和滚动这五种运动方式;能够用图示法表示出五种运动方式的特点;能够找出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存在的异同点;学会将各种物体看成一个点进行探究。
2.知道移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的运动特点和异同点;认识到各种运动方式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
3.体会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
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并分类。
【教学难点】
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方式。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记录单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图片回忆,放飞竹蜻蜓
1.出示图片,回忆上节课内容,说出图片中包含的运动。
(1)跷跷板 (2)直升机 (3)青蛙跳 (4)荡秋千
2.放飞竹蜻蜓,引出本节课探究课题。
二、演示单摆的运动方式
1.师(出示单摆装置):同学们,仔细看老师手上的这个装置,(使单摆从静止到摆动起来),你看到了什么?
生:动起来了!
2.师:这个装置叫单摆(板书),由摆锤和一根摆线组成,你能画出它的运动路线吗?(学生黑板上绘画,教师修改)
3.师:你可以给这种运动方式取个名称吗?
生:摆动(板书:摆动)
4.师:今天就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研究研究物体运动的方式。
5.师:摆锤是一个比较大的重物,我们可不可以将它无限量的缩小,最后变成一个小点呢,把单摆的运动看成这个点的运动,把单摆的运动轨迹归结为这个小点的运动轨迹呢?(板书上进行红笔描画)
三、自由研究,定向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
1.谈话:刚刚老师给大家演示了摆动,老师这还有几种简单的材料(出示小车、纸风车、钢尺),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玩一玩?
你认为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研究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这个问题呢?
2.提问:马上我们就要研究了,你们觉得在研究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小组成员要分工协作,仔细观察,做好记录等等。
3.师:我们在探究时,除了需要实验材料,还需要什么呀?(引导学生说出实验记录单)今天需要大家自己去设计实验记录单。提示:老师为大家提供了物品的图片,仔细想想这张记录单上应包含哪些信息呢?学生讨论:运动方式的名称、轨迹图等。
4.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物体的运动方式。
(如何观察是难点,要指导学生把实物抽象出来观察。如,汽车看作一个点;风车轴心为一个点,叶片为一个点)
5.学生汇报探究结果。(利用平板的iTools软件将学生设计的记录单实时投影,节约时间,使结果更清晰的呈现出来)
(利用带有红点的物品帮助学生理解质点的浅概念。)
四、总结提升,进行分类
1.师:大家仔细看黑板,比较一下这些运动方式和运动轨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总结:(1)直线运动:移动、振动
曲线运动:摆动、转动
3.师:除了以上四个物品,老师这还有一个易拉罐,你能让它动起来吗?找到一个点代替易拉罐。
生:(1)选取底部边缘的点;(2)选取底部的中点
4.教师分别演示带有这两个红点的易拉罐的运动,总结出易拉罐是一种既包含滚动又包含移动的复合运动。
5.师:现在请大家拿出桌子里的竹蜻蜓,自己动手玩一玩,准确的说出它的运动方式。
生:竹蜻蜓的运动是转动和向下的移动组成的复合运动。
?
五、实践应用,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
1.投影出示几个生活中常见场景,学生比划并说出运动方式,了解图上物体包含有哪些运动方式。
(1)橡皮筋 (2)转椅 (3)摩天轮 (4)火车
2.教师:其实我们的身体也能做出很多运动来,请学生上台做几个动作。
3.除了我们的身体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运动方式,还有很多,请学生上台表演二胡独奏,学生寻找其中包含的运动的方式。
4.师:运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希望同学们今天回到家里面,去寻找你的家里包含那些运动方式,与爸爸妈妈分享今天的学习成果,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