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复习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复习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17 23:2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1、知识点
【理论】
2、实验

第二章知识体系
5、凸透镜
6、照相机和眼睛
7、保护眼睛
1、实验名称:凸透镜成像规律
2、实验名称:近视眼成因实验
8、潜望镜的秘密
9、神奇的眼睛
3、实验名称:制作潜望镜
5、凸透镜
反馈练习:
知识点:
1、像放大镜这样?? ? ?????、????? ???的透明镜片,称为“凸透镜”。
2、凸透镜有??????、??????、??????的作用。
1.像放大镜这样????????、????????的透明镜片,称为“凸透镜”。
2.凸透镜有??????、??????、??????的作用。
3.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其实就是(????)。
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
4.生活中有许多地方应用了凸透镜,请举例说明它们的用途。
5.有一支探险队,在南极遇到了特大暴风雪。等到风停雪止队员们才发现,存放火柴、望远镜等物品的袋子被暴风雪刮走了。
在零下几十度的气温下,所有的食品都冻得像石头一样坚硬。
正当大家万分着急的时候,一位知识渊博的队员想办法取到了火。请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猜想一下,他是怎样取火的?其中运用了什么科学道理?
6、照相机和眼睛
反馈练习:
知识点:
1、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包括: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
2、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光的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这些物体了。
人脑能自动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正立的视觉。
晶状体--------------------镜头
视网膜--------------------胶片
瞳 孔--------------------光圈
1.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 。来自物体的光通过 在 上形成物体的 , 能自动地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 的感觉。
2.眼睛是由瞳孔、 、 、 四部分组成的。
3.写出下图中眼睛各部分的名称。
4.结合照相机的构造,分析人眼能看到物体的科学原理。
5.你知道哪些眼睛特殊的动物,给同学们讲讲。
7、保护眼睛
知识点:
1、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紧张状态,就会疲劳,失去调节能力,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这就是近视。
2、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
①不要躺着、坐车、走路看书。②不近距离看电视。
③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④坚持认真做好眼保健操。⑤保证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
反馈练习:
1.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的。肌肉????????,晶状体的凸度????????,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晶状体的凸度????????,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2.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就会疲劳,失去????????,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这就是近视。
3.近视眼和老花眼主要是(????)有了毛病。
A.晶状体????B.视神经????C.瞳孔
4. 说一说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
8、潜望镜的秘密
知识点:
1、潜望镜是军事上用于侦察的仪器。利用潜望镜能在隐蔽的地方清楚的看到敌人阵地的情况。
2、制作的潜望镜至少需要2面平面镜。
3、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反馈练习:
平面镜反光性质
1.制作一架潜望镜最少需要( )块镜片。
A.3 B.2 C.4
2.某同学想看到自己脑后的头发,他需要( )面镜子。
A.1 B.3 C.2
3.说一说潜望镜里的镜片是( )。
A.平面镜 B.凹面镜 D.凸面镜
4.潜望镜是利用的什么原理制成的。
5.试着画出潜望镜的剖面图,注意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9、神奇的眼睛
知识点:
1、电子胃镜主要由内径、视频处理器和电视监视器三部分组成。医生通过将一条装有摄像头的软管伸入胃中,可获得高清晰的胃部图像,能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电子胃镜有存储、摄影等功能,便于会诊及保存资料。
反馈练习:
1.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研究出很多的“眼睛”供人类使用,例如商场里面有????????,医院里有????????、????????等,地震现场有????????,道路路口有????????,太空中有????????。它们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
2.电子胃镜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它是医生的好帮手。
实验名称 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 凸透镜、纸屏、火柴、蜡烛等。(可以利用学具袋的器材)
实验步骤 1、将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使他们在同一直线上。
2、调整蜡烛、凸透镜、纸屏的高度,使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3、点燃蜡烛,适当调整凸透镜和纸屏的位置,看成像大小有什么规律。
实验现象 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当凸透镜距蜡烛远、距纸屏近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
当凸透镜距蜡烛近、距纸屏远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实验结论 同上。
备注说明
1、做此实验时,室内光线不能太亮。
2、蜡烛、凸透镜、纸屛三者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实验名称 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眼睛成像的原理和近视眼的形成原因。
实验器材 两个凸度不同的凸透镜、纸屏、蜡烛。
实验步骤 1、将点燃的蜡烛、凸度大的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使他们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凸透镜的光心、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调整距离在纸屏上形成清晰的像。
2、把蜡烛挪到较远的位置,纸屏上的像变得模糊。
3、凸透镜位置不变,换用凸度较小的凸透镜后,在纸屏上又形成比刚才清晰的倒像,又看清了远处的物体。
实验现象 凸度大时,看不清远处蜡烛的像;凸度小时,又能看清远处蜡烛的像。
实验结论 凸度大,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凸度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1、做此实验时,室内光线不能过亮。
2、蜡烛、凸透镜、纸屏必须摆放在桌面上同一直线上。而且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