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预测
【教学目标】
1.能够做出正确的预测并用测量的方法掌握水位变化的规律;.能够采用先说预测依据后说预测结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预测。
2.懂得预测的含义以及两种常见的预测情况;了解一些可供预测的科学事实;懂得科学知识是我们做出科学预测的根据;懂得即使有根据,预测也会有错误。
3.保持对现象的好奇心,愿意进行预测;关注身边事物,关心重大事件,关心社会发展。
【教学重点】
懂得预测就是有根据的推测。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对事物或现象进行科学预测。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漏斗、纸、量筒、水、食盐、玻璃棒、条形磁铁、磁传感器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世界,探索科学的奥秘!观察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有两只鸡蛋,地上破碎的鸡蛋怎么回事?你能解释它破碎的原因吗?如果手松开后,桌子上鸡蛋的“命运”会怎样?
3.学生回答。
4.小结:刚才大家的解释和猜测都是有可能的,说的也很有道理。当你对地上鸡蛋破碎的原因解释时,你就是在进行推理;当你在猜测桌子上鸡蛋的“命运”时,你就是在进行预测。
5.什么是推理?什么是预测?你能找出推理与预测的不同吗?(让学生说出推理是已经发生,而预测是没有发生)点明:推理要合理,预测要有根据的猜测。板书:根据 猜测
6.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预测”。 板书课题:预测
二、初步理解,科学预测
1.吹纸实验:这是两张纸,往两张纸中间用力吹气,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1)预测一下两张纸会发生什么现象?你的依据?
(2)你们预测的正确吗?(老师给每人准备两张纸,自己吹一下,看结果是什么)
(3)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两张纸之间空气流速比纸外侧的空气流速大,使得两张纸之间压力减小,外面的气压将两张纸压到一起,所以两张纸会靠拢。)
2.用长颈漏斗吹乒乓球实验
教师出示并引导学生认识漏斗,
要求:对着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手里的乒乓球会怎样?
(1)预测一下乒乓球会怎样?为什么?(每人一个漏斗,一人一个乒乓球)
请两名同学上来也吹一吹,再次验证。
(2)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空气吹过乒乓球时的上下压强不一样,导致球被压在漏斗里面,掉不下去。)
3.小结:刚才之所以预测不准确,是因为同学们不知道科学原理。虽然有的小组预测准确了,但是说不出依据,实际上是乱猜的。因此,我们要想准确进行预测,还必须掌握更多的知识。
三、进行预测,动手操作
实验一:拉不开的书
1.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个神气的小实验。请看大屏幕:播放微课,出示两本交叉在一起的书,这两本书你能拉开吗?
2.学生预测,你的依据是什么?
3.让我们试试看能不能把这两本书拉开?谁来试试?请一名同学来拉书,(拉不开)谁力气最大,上来拉一拉?(也拉不开)谁来帮帮他一起拉?(也拉不开)
4.事实让我们发现这两本书并不容易拉开,如果是两本足够厚的书一页一页叠放在一起,两辆汽车都拉不开。
5.这是为什么?因为书的每一页之间存在着细小的摩擦力,每本书的每一页叠在一起,积少成多,摩擦力就会很大了,所以拉不开。
6.小结:刚才之所以预测的准确,是因为我们的已有经验,预测是有根据的预测。
实验二:将食盐加入水中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量筒、食盐、搅拌棒。
1.请你们预测一下,我们用这些材料能做什么实验?
2.对,这些材料可以进行《食盐溶解与水位变化的实验》的实验活动。
3.同学们,在做实验之前我们还是先来预测一下:分别往量筒加入5克、20克、50克食盐,水位变化情况?
4.实验要求:教师分别讲解实验活动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师讲解水里加盐实验的要求。
实验的要求你们都听明白了吗?
5.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6.大家都做完了吗?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有不同吗?
7.实际结果与我们的预测是不一致的。预测是一项技能,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8.总结:因为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猜测,而是根据生活经验的推测。要想知道预测正确与否,必须要经过实践。但是如果根据只是个人经验,未经科学证实,也是经常要出错的。所以,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
四、拓展延伸,激发探究欲望
预测在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让我们对下列常见事例进行预测。
1.傍晚时分,小狗纠缠主人,这是小狗表示想要?
2.冬天往冰冷的玻璃杯里倒入热水?
3.过度开采城市地下水,可能带来什么危害?
4.乌云从天边飘过来可能?
看来,生活离不开预测,更离不开科学的预测,你们能再举一个例子吗?
教师再举一个例子:珍妮对黑猩猩的预测。
五、总结
其实生活就是科学,只要你经常关心身边事物、关心重大事件,关心社会发展,你会发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希望每名同学认真观察都能成为生活中的科学家。
【板书设计】
2.预测
预测 有根据的猜测
推理 对已发生事件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