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液体的压强随堂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8.2 液体的压强随堂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2-17 15:0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2液体的压强随堂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2.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纯水和盐水(ρ盐水>ρ水),关于液体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b、c两点压强相等 B.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
C.a、b两点的压强相等 D.a点向下的压强比向上的压强大
3.潜水员潜水时呼出的气泡在水面下上升的过程中,体积不断增大。关于气泡所受液体的压强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压强变小 B.压强变大 C.压强不变 D.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的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装置。烧杯中装有水,图中金属盒上的橡皮膜朝上。要使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h增大,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 )
A.保持金属盒深度不变,金属盒橡皮膜朝下
B.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C.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D.保持金属盒深度不变,将水换成酒精
5.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6.一个未装满水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所示(图中没有画出液面的位置),两次放置时,甲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和p甲,乙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乙和p乙,下列判断( )
A. p甲>p乙 F甲=F乙 B. p甲=p乙  F甲C. p甲F乙 D. p甲>p乙 F甲<F乙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中盛有相同质量的同种液体, 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原因是_ 。
8.如图所示,是小军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同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成 (填“正比"或“反比”);相同深度,甲、乙液体的压强关系是p甲______ (填“> ”或“<”“=”)p乙。
9.如图所示,小华在一个可乐瓶的侧壁开了A、B两个小孔,瓶中注满水,水从小孔A流出,说明液体对容器的 有压强。如果将瓶内的水换成酒精装满,则从A孔流出的酒精要比水 (填“近”或“远")。
10.如图所示,茶壶的壶身和壶嘴组成一个 。当壶中的水静止时,壶身和壶嘴中的水面 。在茶壶中装水至虚线处,则A、B两点受到水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A_ _pB(填“<"或“>”“=")。
三、实验探究题(14分)
11.如图所示,某小组用U形管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主要步骤如下:
(1)向U形管灌人适量的水(加入几滴红墨水),让U形管的一侧管口连接橡皮膜传感器的胶管,另一侧管口保持和大气相通。用U形管压强计探究前,应检在U形管两侧液面否相平,若有高度差,则应该通过 法进行调节(选填下面的序号)。
A.从U形管内倒出适量的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加适量的水
(2)将传感器放置到水中某深度处, 使传感器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的来分析水中压强是否变化。
(3)将传感器放置到不同水深处,同上方法进行实验,观察记录水中不同深度处压强是否变化。
(4)下表是实验记录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液体
传感器深度/cm
橡皮膜的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1

5
朝上
4.9
2

5
朝下
4.9
3

5
朝侧面
4.9
4

10
朝侧面
9.8
5

12
朝侧面
11.8
6
酒精
15
朝侧面
11.8
①比较序号为__ 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②比较序号为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 。
③某同学比较5.6两组数据,得出“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密度无关”的结论。你认为这一结论 (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 。
12. 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相同的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液体中,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H0相同,如图,此时两容器内液面相平。若将两金属盒同时竖直向下移动一段相同的距离后,则此时两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分别为△H1、△H2,两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则ρ甲 ρ乙,△H1 △H2。(均选填“>”、“<”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A 4.C 5.C 6.D
二、填空题
7.乙 相同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8.正 >
9.侧壁 近
10.连通器 相平 <
三、实验探究题
11. (1)B;?(2)高度差;(4)①1、2、3;②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③不正确;没有控制相同的深度。
12. <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