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体 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前脚掌走与游戏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体 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前脚掌走与游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0-02-17 12:2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授课时间:2019年4月
《找春天——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前脚掌走》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组织教学。各种姿势的走是小学水平一的学习内容。练习内容相对简单、枯燥,故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整堂课以故事情节的发展来进行教学,巧妙地以音乐作为背景,创设了贴近生活的场景,给学生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活动始终处于玩中学、学中玩。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活动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计流程:
1、流程图解
2、文字说明
1、激趣热身:在教师语言和音乐的引导下,学生逐渐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角色
情感。
2、畅游学海:通过教师的逐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创编活动,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各种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想象力以及表现能力。
3、展现激情:通过“为春天增彩”的游戏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在“梅花桩”上走路,进一步巩固发展学生走路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克服困难的集体主义精神。
4、放松回归:最后师生合唱《春天在哪里》,不仅使身心得到了放松,而且也抒发了各自愉悦的心情。
班级:203 班 学生人数:40人 授课教师:
课题
找春天
学习
内容
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前脚掌走(第三课时)
场地
器材
篮球场地、体操垫、自制“梅花桩”、“小树苗”若干等




运动参与:积极、愉快地参与运动。
运动技能:进一步掌握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前脚掌走,初步感受原地踏步走的动作。
身体健康:形成正确的行走姿势。
4、社会适应:增强学生间的合作意识,建立个人与集体间的和谐关系。
教学
过程
课的内容
情境设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学生
师生问好
导入课题
韵律舞蹈
《春天在哪里》
5.模仿各种小动物走(配乐)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春天是美丽的季节,到处鸟语花香……
音乐导入——找春天
教师带领学生去公园找春天……
鸣哨集合学生。
声音响亮,仪表大方。
简单描述春天。
在音乐声中 带领学生走并做律动。
放音乐,言语配合动作引领学生走。
要求:语言简练、
清晰,
动作优美。
学生成同心圆站立。
学生精神饱满,服装整齐。
学生认真听讲,发挥想象。
学生随着音乐跟师模仿动作。
听音乐、看手势,模仿小动物走。
要求:
队伍整齐,
动作柔美。


教学
过程
课的内容
情境设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走
重点:上体正直,
自然挺胸,直腰眼平视
难点:脚跟不能着地,保持上体正直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模仿力、想象力、创造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师生唱着歌曲走在去公园的路上。
各组学生大胆展示各自创编的走法。
跟着音乐节奏愉快的向游乐园出发。
指导学生复习走的动作,强调动作重、难点。
指挥学生集体练习,及时点评。
指挥学生分组练习,加以指点。
鼓励学生分组创编新的走法。
请各组学生展示动作,并进行评价。
言语引导学生尝试练习原地踏步,并示范动作。
请个别学生示范,并指出动作的优、缺点。
要求:动作规范,
语言生动。
按要求练习,注重动作的规范性。
听指挥练习,动脑反思,学会评价。
互相观察,扬长避短。
组内学生互相协作创编新的走法。
各组依次展示,鼓掌表扬。
听口令练习,仔细观察,模仿动作。
观察思考,评议
动作。
要求:积极思考,
主动参与,
敢于创新。
教学
过程
课的内容
情境设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游戏:为春天增彩
走过“梅花桩”,
爬过“小山破”
跳过“障碍物”,
种植“小树苗”,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优美、宽松的环境中积极参与,通力合作,体验成功。)
在游乐园里师生一起去打扮春天……

带领学生尝试走“梅花桩”。
先示范游戏过程,再讲述游戏要求。
组织游戏,并及时给予帮助。
讲评小结,表扬学生,并奖励。
要求:示范到位,
讲解简要明了。
排队依次尝试练习。
仔细观察,认真听讲。
小组间进行游戏,互相呐喊助威。
互相鼓励、再接再厉。
要求:情绪欢快,
公平竞争。




放松歌舞
《春天在哪里》
小结
回收器材
师生再见
欢快地歌唱,陶冶情操。
带领学生席地而坐,尽情地歌唱。
总结整堂课学生的情况,给予表扬与鼓励。
安排学生回收器材。
跟师一起歌唱,放松身心。
认真反思,体会课的内容。
各组小组长回收
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