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3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17 20:1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各拉丹冬”,藏语为“高高尖尖的山峰”,神秘的雪域高原,令人向往,充满未知与挑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长江的源头去探险吧!
马丽华
1.熟悉并掌握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2.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3.品味文章的语言美,体会作者表达的细腻而丰富的情感。
学习目标
马丽华,女,山东济南人,一级作家、编审,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长期从事《西藏文学》的编辑工作。有诗集《我的太阳》,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长篇纪实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等。1997年《走过西藏》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2011年以长篇小说《如意高地》获第四届老舍文学奖。被誉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
作者在1976年进藏,在西藏工作和生活了27年,曾经写过10多本关于西藏人文地理的纪实作品,本文选自她的《藏北游历》,本文是记述在长江源头的一段见闻的游记。
背景链接
各拉丹东知多少?
地理位置
各拉丹冬位于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境内。唐古拉山脉最高的一组雪山峰。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
各拉丹冬知多少?
地理特征
各拉丹冬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30公里,除主峰格拉丹冬峰外,
各拉丹东雪山是长江三源之一沱沱河的发源地,也是我国最具特色的冰川雪山之一,位于唐古拉山中段,海拔6,621米,为唐古拉山脉之主峰。
各拉丹东冰川地段是青藏铁路全线气候最恶劣、地质条件最差、施工难度最大的区段。斜坡湿地广布,高地温、高含冰量冻土地段较长,冻胀、融沉作用强烈;安多以南分布有岛状冻土和深季节冻土。冬春季节气温很低,寒风凛冽,七八月份天气稍微转暖时,雨水丰富,飘过一片云彩来,不是雨雪就是冰雹。
各拉丹东峰周围自然景观奇特壮观。冬季,这里是冰雪的世界,山上山下,银装素裹,夏秋季节,烈日炎炎,冰消雪融,山下天然草原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姹紫嫣红,草原上点缀着成群的牛羊。
各拉丹冬地区不仅水资源丰富,还蕴藏着大量的黄铜、黄铁、水晶等珍贵矿物。在严寒的气候条件下,高山草原上仍然牧草丰盛,为优良的天然草场,是白唇鹿、野驴、雪豹、高峰雪鸡等20多种野生动物天然庇护所。除此之外,还有野牛、野驴、藏羚羊等国家保护动物。是探险旅游、登山、猎奇、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
冰塔林
冰塔林
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阳面
阴面
冰塔林
冰洞
冰柱
冰壁
冰壁流苏
读读写写:
棱角
léng
骤然
zhòu
虔诚
qián
恭顺
gōng
蠕动

凄凉

懈怠
xiè dài
敦实
dūn
蜿蜒
wān yán
消长
zhǎng
衰竭
shuāi jié
漫溢

演绎

安营扎寨
zhài
风云变幻
huàn
接踵而至
zhǒng
历历在目

川流不息
chuān
漫不经心
màn
补充字词:
黧黑

骨骼

刀削
xiāo
磅礴
páng bó
草坝子

气喘吁吁
chuǎn xū
冻疮
chuāng
大煞风景
shā
鲜有人迹
xiǎn
砾石

诅咒
zǔ zhòu
蜷卧
quán
腈纶
jīng lún
熠熠烁烁
yì shuò
褶皱
zhě
挪动
nuó
蔚蓝
wèi
裸露
luǒ lù
摄制
shè
黧黑:形容黑。【P100】
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
接连不断地到来。【P100】
骤然:
突然;忽然。
虔诚:
恭敬而有诚意。
懈怠:
松懈懒惰。
敦实:
结实;粗壮。
恭顺:
恭敬并服从(父母或长辈)。
消长:
增减;盛衰的变化。
漫溢:
水满向外流。
演绎:
推演铺陈。
安营扎寨:
泛指军队或其他团体建立临时驻地。
风云变幻:
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
历历在目:
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川流不息:
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漫不经心:
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熠熠:
闪烁的样子,形容闪光发亮.
大煞风景:
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
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作者跟随摄制组去各拉丹冬探险的两天行踪
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2.去了哪些地方?使用了哪些写景方法?
安营各拉丹冬
草坝子
冰塔林
冰窟
移步换景
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这种写作手法叫……
时空为顺序
一.(1-2)
写初见各拉丹东的景象。
二.(3-11)
三.(12--15)
详写第一天在不同地点所见的景象和感受。
略写第二天再次进入冰塔林的经过。
3.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段落大意。
书1
1.作者是怎样描写各拉丹冬的冰塔林的?试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
作者由远及近,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主观感受、想象和客观描写融在一起,展现了冰塔林神奇、壮美的特点。
课文中,如对“冰窟”“冰风”的描写,突出“温暖”的感受,把思绪放飞到洪荒之中,感喟自然的永恒。如“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琼瑶仙境,敬穆的晶莹和洁白”,这些句子都表现了冰塔林奇
美的特点。
书2
2.作者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这些内容与文中的写景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作者反复叙写自己在各拉丹冬糟糕的身体状况,从侧面写出了各拉丹冬自然环境的艰险,突出了本文“所至”和“所见”的独特性。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作者的身体状况构成了文章的一条潜在线索,随着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作者对各拉丹冬的感受与理解却越来越细致,想象也越来越富有诗意。
这样的写法,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乐观与坚强,也让文章显得更亲切、真实、可信。作者在身体的痛苦中坚持行走、体验甚至考察,这使得本文染上了苦难美和悲壮美的色彩,给读者的阅读感受也超越了“观赏自然”的范畴。
书3

3.作者在文中说"短短几年里,先后有十多位探险者壮烈献身于这项人类事业",既然各拉丹冬被称为"人类探险的禁区",为什么还会有包括作者在内的众多探险者前赴后继,乐此不疲呢
这是坚强勇敢,不怕困难性格的体现。敢于为科学事业献身的奉献精神。
各拉丹冬,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海拔6 621米,有南北两条呈半弧形的大冰川,南支冰川长12.8公里,宽 1.6 公里,冰川尾部有两公里的冰塔林.这高耸入云的冰雪山体和晶莹皎洁的大冰川,是万里长江的源泉.
冰塔林中,有高高耸起的冰柱,有玲珑剔透的冰笋,有形如彩虹的冰桥,有神秘莫测的冰洞,冰清玉洁,是一座奇美无比的艺术长廊.
各拉丹冬周围为优良的天然草场,有藏野牛、藏羚羊、雪鸡等珍禽异兽,是探险旅游、登山、猎奇、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
⑴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这里的“眩晕”和“卖弄”是什么意思?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眩晕”原指感觉到自己或周围的东西旋转,这里指美景多得让人目不暇接,令人陶醉的意思。“卖弄”原指有意显示、炫耀。这里是运用了拟人手法,指大自然的无穷创造力在各拉丹冬展现得淋漓尽致。两个词表达了作者面对冰峰、冰河、冰谷等景色感受到的震撼,以及基于人与自然的对比而产生的对自然的敬畏。
4.联系上下文,品味句子。
书4
⑵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
(删去加点部分,全句的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变化?)
删去后,全句就只是对眼前景物的描写,缺少了对大自然漫长历史和永恒运动的想象。没有了想象,景物就没有了神韵。
4.联系上下文,品味句子。
书4
⑶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作者是怎样描写冰山的裂纹和皱褶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并不去详细描写冰山裂纹和皱褶的形状,而是由此写到冰川冰山形成变化的想象,把冰山的皱褶想象成树的年轮,这样写能让读者联想到眼前景物“背后的故事”---大自然漫长、反复的变化,并由此认识到:这冰山冰川其实是大自然历史的一部分。
4.联系上下文,品味句子。
书4
总 结 全 文
本文是一篇游记。作者按时间顺序和旅行的进程记下了在长江之源各拉丹冬的见闻和感受,描写了各拉丹冬的壮美景色和冰塔林的神奇,表达了敬畏大自然、热爱西藏的感情。
有关长江的“诗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长江漂流第一人“尧茂书”
1985年3月底尧茂书弟兄俩取道兰州、西宁,过青海湖,越柴达木盆地,经西藏翻过唐古拉山,6月上旬赶到长江源头。
于6月11日到达长江发源地---格拉丹冬雪山脚下,开始了他的长江漂流计划。
1985年7月24日在漂行了1270公里后,于金沙江段触礁遇难。
长江科学考察
1986年6月至11月,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中国洛阳长江漂流探险队、中美联合长江上游漂流探险队漂流长江,人类首次全程漂完6300余公里的长江。这次举世无双的漂流以轰轰烈烈开始,悲壮而终,加上尧茂书,"长漂"共有11人遇难。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悟?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一下。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长江之源探险的故事。
小练笔:向你的家人介绍校园一角,写一个片段,至少写出三种景物的特点,200字左右。 要求:细致观察,具体描写,不要泛泛而谈。要融入个人感受,尽可能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