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课程标准: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标准解读:1.识记: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生物进化过程。
2.理解:自然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应用:运用案例评价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知识梳理】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1)物种衰退和灭绝的原因:不利于③ 的环境变化。?
(2)两次全球性生物灭绝
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① ,是地理环境的要素之一。?
(2)能够② 地适应和改造自然,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并且能够有意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的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地理要素的最显著特点。?
2.产业革命以来,人类使地理环境产生显著变化
(1)原因:对③ 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2)程度:造成自然地理环境发生前所未有的显著变化。
(3)行为:大量燃烧④ 、砍伐森林等。?
(4)结果:⑤ 、臭氧层被破坏等。?
3.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项目 表现
有利影响 ⑥ 环境,开发资源,造福于社会?
不利影响 破坏自然环境,危及⑦ 的生存?
启示 尊重和⑧ 自然规律,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⑨ 的关系?
【活学巧练】
1.判断题
(1)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出现在海洋中。( )
(2)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 )
(3)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出现得早。( )
(4)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
2.选择题
(1)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 )
A.物理演化过程 B.化学演化过程
C.大气演化过程 D.生物演化过程
(2)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 )
A.原核细胞生物 B.爬行动物
C.真核细胞生物 D.无脊椎动物
(3)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 ( )
A.古生代中期和末期
B.中生代中期和末期
C.古生代中期和中生代中期
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4)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人类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地理环境中非常特殊的要素
B.产业革命前,人类活动已经造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显著变化
C.人类应停止或减缓自身的发展,以帮助自然环境恢复原始面貌
D.人类应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重难讲解】
一、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1.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
(1)改变原始大气成分
地球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甲烷、氢、氨和水汽,而现今大气成分以氮和氧为主,这主要是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果。大气中的氧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结果,而大气中的氮,一部分是由微生物分解各种氮化物释放出来的,另一部分是从原始大气中的氨中分离出来的。
(2)改变陆地水的化学组成和改善陆地的水文状况
有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从水体中吸收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释放另一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例如: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残体,把二氧化碳、重碳酸盐、铝、镁、磷、硫和腐殖质运送到水中,同时从水中吸取游离氧。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了陆地的水文状况。
(3)参与风化作用,改造地貌,促成土壤形成
沉积岩都是在生物的参与下形成的,并且有一部分是由生物残骸堆积形成的有机岩,如石灰岩、煤、石油等。陆地上生物的出现还加快了岩石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从而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绿色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起着巨大作用,具有多方面综合的环境效益,如下图所示:
二、列表比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农业活动 栽培植物和驯养动物,增加农业产出;修筑梯田,平整土地;挖低填高,建立新颖的“基塘生产系统”——混合农业生产模式 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灌溉不当引起土壤盐碱化;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水源污染
工业活动 开采矿产资源,把资源转化成产品 工业“三废”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空洞、水体污染等;开采矿产导致地面塌陷、泥石流频发
工程建设 水利工程建设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生态建设改善荒漠环境 道路、水利工程和城市建设会破坏生态环境,改变下垫面状况
【基础练习】
题组一 图解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变迁
1.读生物进化和环境变迁示意图,有关图中序号①—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的演化过程经历了大约48亿年
B.②的转变过程完全是藻类光合作用的结果
C.③主要是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D.④表示缩小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
A.爬行类 B.鸟类 C.两栖类 D.鱼类
3.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元古代 D.新生代
4.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的事实表明( )
A.生物灭绝与环境变迁无关
B.地球已不适合生物生存和发展
C.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
D.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对人类无任何意义
5.读下面四幅地质时期的生物景观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四幅图所代表的地质年代。
A ,B ,C ,D 。?
(2)目前有证据表明造成A图中动物灭绝的原因是 。?
(3)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题组二 列表比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其诞生之后即成为地理环境的要素之一。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6.下列人类活动尊重和顺应了自然规律的是( )
A.在内蒙古草原退牧还林
B.在黄土高原上植树种草
C.将撒哈拉沙漠南部的草原区开垦成耕地
D.大量砍伐亚马孙平原的热带森林
7.科学家认为,与自然扰动相比,在10年和100年的时间尺度上,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扰动强度和幅度( )
A.相似甚至更强 B.相似
C.较弱 D.大大超越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完成下面两题。
1.科学家根据检测发现化石年代从老到新的排序为三叶虫、裸子植物、鱼类、恐龙,从而确定岩层的新老关系,可以判定( )
A.甲为向斜 B.乙为背斜
C.甲为背斜 D.甲、乙均为背斜
2.若在甲、乙两处分别钻孔找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甲处能找到煤层
B.在甲、乙两处都能找到煤层
C.在甲、乙两处都找不到煤层
D.在乙处能找到煤层
3.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变迁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变迁只会导致生物灭绝,不会导致生物进化
B.生物衰退和灭绝与环境变迁有直接关系
C.生物灭绝是孤立事件,与地理环境其他要素没有关系
D.生物灭绝在地质历史时期只有一次
4.(2015浙江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为( )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二、综合题(共10分)
5.读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气候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冰期是指地质历史上气候寒冷、冰川广泛发育的时期,在两个冰期之间气候比较温暖的时期称为 ;图示地质年代中出现冰期的时期最可能为 。(2分)?
(2)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分别为 和 。其中恐龙灭绝大约是在 ,此时地球上的气候特点是 。(4分)?
(3)图示地质年代中出现鱼类的是 ,此时地球上主要的植被是 。(2分)?
(4)简述古生代地球上的降水变化特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