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5
匆 匆
课前导入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课前预习
1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居江苏扬州。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先后在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等校任教。朱自清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其作品笔致简约,亲切自然,读来有一种娓娓动人的风采。他的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代表作品有《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2
1.初读课文,完成: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 交流学习情况
多音字
尽
jǐn 尽管
jìn 尽力
例:尽(jǐn)管小明已经很疲惫了,但他还是尽(jìn)力坚持着向终点线跑去。
词语解释
涔涔: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往下流的样子。
潸潸:形容流泪不止。
凝然:本文指眼睛定定地看的样子。
蒸融:蒸发融化。
伶伶俐俐:本文指脚步轻快的样子。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挪移:挪动;移动。
空虚:里面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不充实。
痕迹:物体留下的印儿。
游丝:蜘蛛等所吐的飘荡在空中的丝。
赤裸裸:形容光着身子,不穿衣服。
词语对对碰
近义词
反义词
确乎——确实 空虚——空乏
挪移——挪动 觉察——发觉
叹息——叹气 徘徊——踌躇
匆匆——缓慢 聪明——愚蠢
空虚——充实 挪移——固定
课文详解
看到题目“匆匆”,你想到描写时间流逝的成语有哪些?
白驹过隙
日月如梭
光阴似箭
岁月如梭
想一想:
同学们,请大家认真朗读课文朗读,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理清文章脉络。
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的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
第一部分(1)
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第二部分(2-4)
时间在我们的身边悄悄流逝,令人慨叹。
第三部分(5)
照应开头,再次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一问题。
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1):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时间飞逝的痕迹
排比句
燕子、杨柳、桃花,作者用排比的句式描绘春景的变化,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这一问两答,引发读者思考,突出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又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恋之情。设问灵巧,扣人心弦,引导读者去思索严肃的人生问题。
作者以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开篇有何用意
作者写燕子去了会再来,杨柳枯了会再青,桃花谢了会再开,是为了与时间一去不复返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用自然界里的生命轮回来衬托时间的一去不复返、人生的短暂,进而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问题,引人深思。
第二部分(2-4):时间在我们的身边悄悄流逝,令人慨叹。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八千多日子
时间的流
针尖上一滴水
大海
比喻
作者运用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生动形象地写出过去的日子的渺小,消逝的速度之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充分表现出作者因时间无声消逝而十分无奈的愁绪。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外在表现
这是作者在感叹时间的流逝。“涔涔”“潸潸”两个叠词强调了作者面对时间流逝的慌乱情态。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太阳他有脚”“挪移”等词句以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太阳以人的情态,用“脚”“挪移”把时间的流动表现的具体可感,写出时间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茫茫然”则以略带自责的口吻表明自己糊里糊涂地过着日子。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描写日子在人们洗手、吃饭、默思等日常生活细节中悄悄流逝的表现。化抽象为具象,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形象地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排比
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机灵、灵活。本课指时间流逝非常快。
拟人
运用“跨”“飞”“溜”“闪”这几个动词说明时间和我们形影不离,却又转瞬即逝。
第三自然段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时间灵性,生动形象。运用排比的手法,通过生活中的细节,告诉我们日子来去匆匆,将常见的时光流逝写得生动感人。
拟人、排比、生活细节表达情感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运用比喻手法。把日子的逝去比作轻烟被吹散,薄雾被蒸融,化抽象为形象,表现了“我”在逝去的岁月里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比喻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这一连串层层递进的问句是作者内心的情感独白,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也是对虚度光阴、无所作为的不甘,更是对自己要珍惜时光,有所作为的要求。这一连串问句像一条线,在全文中巧妙地起了牵引情感的线头作用,一层紧扣一层地点明并深化了主题。
第三部分(5):再次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一问题。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心中已有答案
警示珍惜时光
照应
开头
首尾呼应
首尾呼应——就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相互接应,又叫首尾照应。在文章开头提到的相应内容,结尾时再呼应一次。这样不仅使结构更加紧密、严谨,内容更加完整,主题更加突出,还能加深读者印象,引起共鸣。本文中开头和结尾都提出了“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个问题,首尾呼应,突出了作者对于时光匆匆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
知识积累
对时光匆匆的无奈和惋惜,告诫我们珍惜时光,不要白走一遭。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想告诫我们什么?
本文的语言轻俏灵动,一大特点是运用了大量叠字,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运用叠字的作用与好处。
叠字的运用使文章的语言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太阳是“斜斜”的,他“轻轻悄悄”地挪移,“我”“茫茫然”旋转,时间去得“匆匆”,他“伶伶俐俐”跨过……这些叠字的运用,不仅达到视觉的形象性,而且达到听觉的真实性,即一方面写出了时间流逝之貌,一方面又写出了时间迈步之声。同时,这些叠字自然匀称地分布在各句中,显示出一种疏隐绵远的节奏,与作者幽微波动的情绪恰好一脉相承。
层次梳理
主旨归纳
本文紧扣“匆匆”二字,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形象而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同时警醒我们: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溜走,要珍惜分分秒秒,不要虚度光阴,白白地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