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17 19:0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检测题

一、选择题
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步强化。下列属于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的是
A.八股取士 B.分化相权 C.设立厂卫机构 D.设立军机处
2.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一套重要的政治制度,经过了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下列制度或机构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行省制度 ②八股取士 ③军机处 ④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④①②③ D.④②③①
3.雅克萨之战后,中俄双方代表通过平等谈判,签订的划定中俄边界的第一个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尼布楚条约》 D.《南京条约》
4.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B.宋朝时我国海外贸易特别发达
C.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这是导致中国落伍于世界潮流的重要原因
5.谭老师在讲解清朝历史时搜集到如下资料,从中可见谭老师要突出的主题是(  )

A.辉煌灿烂,领先世界 B.国家巩固,社会进步
C.危机凸显,落后潮流 D.国力滞后,社会动荡
6.中国有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是说人的心胸要宽广。那么你知道我国古代废除实现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是在什么时候,哪个皇帝实行的?
A.唐朝、唐太宗 B.明朝、明太祖 C.明朝、明成祖 D.清朝、康熙帝
7.《明太祖实录》明确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明太祖“并不许立”的应该是
A.三司 B.丞相 C.六部 D.厂卫
8.下列最能体现“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等不公平现象的有 ( )
①《尼布楚条约》 ②《南京条约》 ③《独立宣言》 ④《辛丑条约》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9.下列政权,以洛阳为都城的是( )
①东汉②西晋③北魏④宋朝⑤明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10.西域都护是汉代西域最高军政长官。下列关于西域都护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在公元前60年设置,管辖西域36国
B.西域都护府设在乌垒城
C.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
D.西域都护的设置说明,今新疆地区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北的广大地区是中国领土
11.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大统的封建王朝,关于这一政权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由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
B.1616年,李自成统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权
C.1635 年,努尔哈赤改族名为满洲
D.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2.清朝时,我国很多地方的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战争破坏 B.人口快速增长 C.自然灾害 D.商业的迅速发展
13.“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是对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概括,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是
A.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
B.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C.元末明初罗贯中所著《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
D.清朝吴承恩所著的《红楼梦》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
14.1553年,哪一国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A.英国 B.荷兰 C.葡萄牙 D.西班牙
15.以下有关明朝北京城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北京城是古代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B.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
C.宫城由木匠出身的蒯祥等人设计 D.北京城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
16.有人说:“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的法律依据
A.《尼布楚条约》 B.雅克萨之战 C.设置驻藏大臣 D.清朝疆域图
17.清朝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非常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其中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采取的措施是
A.设台湾府 B.设置驻藏大臣 C.设置伊犁将军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8.明清商业兴盛,形成了一些大商帮,最活跃的是
A.晋商和徽商 B.晋商和川商 C.闽商和徽商 D.粤商和浙商
19.“此后,君主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同时也说明持续千年的君相之争的结果是君权兼并相权,君权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材料中“君权取得了完全的胜利”的标志是
A.唐太宗增加宰相人数 B.宋太祖分化宰相事权
C.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 D.雍正帝设置了军机处
20.“明朝中期至清朝前期,我国边疆危机主要来自外来侵略和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叛乱。”下列史实与此相关的是
A.李自成起义 B.郑和下西洋 C.戚继光抗倭 D.册封达赖和班禅
二、简答题
21.习近平主席在博鳌论坛会上提出:开放共创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成为开放社会的一个亮点,当时我国和许多国家有密切频繁的交往,列举唐朝中外友好交往的两个史例。
(2)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朝廷在国策上鼓励海外贸易为此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管理举出一个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3)乾隆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中谈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实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该政策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2.1689年中俄双方在什么情况下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该条约的签订有什么意义?
23.简答题.
(1)写出与曹操相关的两次战役是什么?各有何作用?
(2)请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3)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那些方面的措施?



参考答案
1.D2.C3.C4.D5.C6.B7.B8.C9.A10.D11.D12.B13.D14.C15.A16.A17.B18.A19.C20.C
21.(1)史例:玄奘西游;鉴真东渡。(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即可。)
(1)机构:市舶司:大商港:大商港有广州、泉州。(任答一个即可。)
(2)对外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2.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地区;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是我国的领土。
23.(1)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3)政治:削弱诸侯国势力,使封国越分越小
经济: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军事:大规模武力反击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