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对溶液基本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B.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C.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面喝的糖水含糖少
D.当条件不变时,溶液虽然放置时间较长,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
C.硝酸铵加入水中溶解,溶液温度明显下降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烟产生
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 B.蔗糖 C.面粉 D.食盐
4.某同学欲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7.0%的食盐溶液,在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他各步操作均正确,那么他实际上所配制的食盐水的质量分数( )
A.>7.0%??? B.<7.0% C.=7.0% D.无法判断
5.20℃时68g 26.5%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再加入5g氯化钠,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A.26.5% B.31.5% C.41.8% D.不能确定
6.将饱和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操作是
A.降温 B.恒温蒸发水 C.加溶质 D.加水
7.有如图所示的装置,小试管中装有一定量的水,开始时,U形管中a、b两液面处于同一水平线,向其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进行溶解时,会造成U形管中的液面出现b低a高的情况( )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氧化钙 D.硝酸铵
8.有100g10%的盐酸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取的方法是( )
A.把溶液的量倒掉一半
B.溶质的质量增大一倍
C.将100g10%的盐酸与200g25%的盐酸混合
D.蒸发掉溶剂的质量是原溶液质量的一半
9.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 B.称量食盐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10.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氯化钠 B、硝酸铵 C、蔗糖 D、氢氧化钠
11.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因操作不当造成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分析以下原因,其中一定不会导致这种误差发生的是
A.量取水时,仰视量筒的读数
B.称取固体时,左盘放祛码,右盘放食盐
C.配制溶液时,烧杯中原来留有水
D.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细口试剂瓶时,有一些液体流到瓶外
12.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将t2℃时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都有晶体析出
C.t1℃时,a、b的溶解度都为20?g
D.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13.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B.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D.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80%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4NO3固体溶于水后会使溶液的温度升高
B.用洗涤剂洗去碗筷上油污与乳化作用有关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能量的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D.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和降低而改变
15.如图所示的装置气密性良好,集气瓶中装着固体A。李妍同学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B滴入瓶中后,她发现气球膨胀了,则A、B的组合可能为( )
A.A为铁,B为稀盐酸 B.A为冰,B为水
C.A为硝酸铵,B为水 D.A为氧化铁,B为水
二、填空题
16.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分子 .
(2)镁离子 .
(3)磷元素 .
(4)标出氯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5)碘酒中的溶质 .
17.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将其盖灭的原理是_____;
(3)铁锅常用于炒饭炒菜,是利用了铁的_____性;
(4)用洗涤剂清洗油渍是利用了_____作用;
(5)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__,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18.某同学做无土栽培实验时,配制营养液的主要试剂之一是质量分数为1.4%的KNO3的溶液,现欲配制这种KNO3溶液200g。
(1)如上图所示,本次实验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本次实验中,需要称量的KNO3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3)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托盘天平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是________。(填字母)
A.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在右盘中添加砝码
C.向左移动游码 D.在左盘中增加KNO3
(4)最后在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水是一种常见的物质,许多化学实验都要用到水。
(1)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填序号)。
A 冰块 B 干冰 C 食盐 D 酒精
(2)生活中常用______方法将硬水变成软水。
(3)电解水时,正极上产生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填序号)。
A 有色有味 B 支持燃烧 C 能够燃烧 D 易溶于水
20.小华实验操作考试的题目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并测定其酸碱度.考试时,小华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以上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用序号字母表示).
(3)上图所示的操作中,若C中砝码的质量为10g,游码的读数为3.5g,则碳酸钠的实际质量为 g.
(4)小华在测定所配制溶液的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再进行测定,则测的溶液的pH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5)用pH试纸测定所配制溶液的pH,正确操作方法为 .
三、推断题
21.柠檬酸亚铁是重要的含铁试剂,兴趣小组制取柠檬酸亚铁溶液的实验流程如图:
(1)写出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操作1的名称为__________;
(3)反应3中会有气体生成,该气体是_________;
(4)柠檬酸亚铁的化学式为FeC6H6O7,柠檬酸亚铁中铁元素和碳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
(5)若选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则用1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g/cm3)配制该稀硫酸,需加水________g。
22.准备某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发现药品柜内四瓶盛装碱的试剂瓶上的标签已经模糊。按照药品清单查找,应该是NaOH、Ca(OH)2 、Cu(OH)2、Mg(OH)2四种常见的碱,将其任意编号为A、B、C、D后进行鉴别,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四种碱具有的共同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
(2)不加任何试剂可鉴别出物质B是Cu(OH)2,依据是_____________;
(3)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只需要加入适量的水就可以将剩下的三种碱一次性鉴别开,按此设想进行实验,得出A是NaOH,所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_____。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_____g,水_____g。
(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盘。(填“左”或“右”)
(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5)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填序号)
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6)把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g。
24.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a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4)①实验室若要配制5%的双氧水150g,需要30%双氧水(密度1.1g/cm3) mL。(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②某同学取68g上述配制好的双氧水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理论上最多可产生氧气的质量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五、计算题
25.现有20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
(1)要想计算其质量大小,还需要知道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2)向盛放有该浓硫酸的锥形瓶中,滴加蒸馏水,能够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6.实验室有一瓶稀盐酸,老师请小红同学设计方案测定该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小红同学先取一洁净小烧杯,称其质量为20.2g,然后往其中倒入一定量稀盐酸后称量,总质量为120.2g,之后,将一枚质量为10.8g的铁钉(已用砂纸打磨去铁锈)放入该小烧杯中反应,待铁钉表面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130.8g。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题意可知,反应中产生气体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__。
(2)计算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如果铁钉的铁锈未除净,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之一),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C 3.C 4.A 5.A 6.D 7.D 8.C 9.C 10.B 11.D 12.C 13.B 14.B 15.A 16.2H2;Mg2+; P;Cl2;I2.
17.加热煮沸 隔绝氧气 导热 乳化 节约用水
18. 烧杯 量筒 2.8 D 加快溶解速度
19.A 煮沸 B
20.(1)玻璃棒; 药匙;(2)ECADB;(3)6.5; (4)偏小;;(5)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该溶液的pH.
21.Fe + H2SO4 = Fe SO4 + H2↑ 过滤 CO2 7 : 9 1290
22.与酸反应 氢氧化铜是蓝色的 温度升高
23.量筒 7.5 42.5 左 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 AB 100
24.(1) 长颈漏斗
(2) 2KMnO4== K2MnO4+MnO2+O2↑ A
(3)CaCO3+ 2HCl=CaCl2+ H2O + CO2↑ D
(4)①22.7② 1.6克
25.溶液密度 液体飞溅
26. 0.2g 7.3% 偏小 Fe2O3+6HCl=2FeCl3+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