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活字印刷术
一、科技的发展
工匠雕版
雕版印刷术:我国在 隋唐时期 发明了 雕版印刷术 ,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活字印刷术发明:
毕昇
活字印刷术:北宋时的匠人 毕昇 发明的。用 胶泥 刻字,然后用 火 烧制,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就可以印书了。
元代:著名的科学家 王祯 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做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 转轮排字法 。元朝中期,出现了 铜活字印刷 。
印刷的步骤流程:
胶泥刻字
烧制字模
排字固版
印刷拆版
合作探究
对比雕版印刷,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有何优点和创新?
优点:
创新:
省时省力,可循环使用;错别字也可及时更换。
死版变活版,死字变活字。
活字印刷术的进化发展:
胶泥刻字
木活字
转轮排字法
元 王祯 《农书》
铜活字
元朝中期
泥活字版
轮转排字法
活字印刷术
朝鲜、日本
13世纪
东南亚
欧洲、波斯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印刷术的传播:
影响:
2.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
(1)最早的定向工具:
战国的司南 天然磁铁
它的形状像一把汤匙,放置在铜制的方形地盘中,地盘四周有24个方位。司南在光滑的盘中转动,当它停下来时,匙柄就指向南方。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
(2)罗盘:
罗盘:人们把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称为“罗盘”。_______年,指南针用于______技术。
北宋末
航海
水浮法
缕悬法
“罗盘”
宋 人造磁铁
(3)指南针的传播:
12、13世纪,阿拉伯商人将其传到阿拉伯国家,后又传到欧洲。
(4)意义: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郑和 迪亚士 达·伽马 哥伦布 麦哲伦
元代铜火铳
3.火药的发明与应用:
______时期,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________时期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______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1)发明与应用:
唐朝
唐朝末年
宋元
南宋突火枪
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传到到欧洲。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由冷兵器转向热兵器); 推动欧洲社会变革;
(2)火药的传播:
(3)影响:
“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受点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那些穿戴盔甲的骑士们可能仍然在他们有护城河围绕的城堡里称王称霸,不可一世,而我们的社会可能仍然处在封建制度的奴役下。”
——德克·海德
造纸术 13世纪
阿
拉
伯
印刷术 13世纪
造纸术
造纸术 7世纪
火药13、14世纪
指南针12、13世纪
欧
洲
印刷术
四大发明的传播路线图
宋元时期中国四大发明是何以快速传播到世界各地?
发达的中外交通
二、发达的中外交通(自主学习三)
1.背景
与前代相比,宋元时期的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宋朝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陆交通发达。元朝海陆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2.表现
(1)陆上交通:
(2)海上交通:海上丝绸之路
_____________,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代的______比较发达,元朝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陆上交通的发展,使东西方的往来更方便。
由于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海上交通发达。宋朝: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陆形成了多条航海线
驿站
路上丝绸之路
海上交通的范围有更大的拓展
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3.影响:
发达的中外交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
中国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纸币
驿站制度
生产技术
亚欧
天文历法
天文历法
药物
数学
1、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
2、经济发达,商业繁荣,为科技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3、民族交融加强,对外交往发展,经济文化发展交流频繁
4、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为宋元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元科技发达的原因:
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
科技成就
中外交通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的应用
陆路:陆上丝绸之路
驿站制度
海陆:海上丝绸之路
火药的应用
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