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四(下)9 短诗三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集体备课)四(下)9 短诗三首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17 19:2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共案)
主备:四年级语文教研组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总第 课时
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 短诗三首【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2 个生字,会写8 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对母爱的歌颂。  4.掌握现代诗的语言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现代诗的特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对母爱的歌颂。【教学难点】掌握现代诗的语言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1.诗歌引入: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今天我们就借助冰心的几首小诗走进母爱的温馨世界,来感受母爱,体验母爱,理解母爱。 2.走近作者: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主要作品:《繁星春水》《再寄小读者》《小桔灯》等。二、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2 个生字,会写8 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现代诗的特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对母爱的歌颂。 (重点)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理解词语。 5.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6.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对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小事的描写。 7.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繁:笔画多要写紧凑,“敏”要宽扁,“幺”要窄小,“小”竖要短,撇和点外展。 灭:“合”窄小,上边撇长点要小,“鸟”窄长,上边横折的横要短,下边的要长。 萝:“艹”的横要长,“四”要扁,框内是两短竖,“夕”横撇要长,点在里面。 涛:“寿”上边三横匀称,下横要长,一长撇靠左贯穿三横,“寸”横右边稍长。 9.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四、当堂检测第二课时一、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现代诗的特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对母爱的歌颂。(重点) 3.掌握现代诗的语言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 (难点)二、品读释疑1.三首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课后第1题) 三首短诗的共同特点是歌颂了同一个主题——母爱。 2.繁 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1)“永不漫灭”指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意思,因为这些事对“我”来说很重要,而且值得回味,“我”现在作者缺少的正是这种儿时与母亲相处的甜蜜回忆。 (2)“这些事”指的是哪些事? 这些事应该指儿时与母亲相处的旧事。 3.这首小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满了花园,花园中的藤萝垂落在廊亭的边缘,给人安全温馨的感觉,“我” 安静地趴在母亲的膝上,感受着她温柔而又关爱的抚摸。4.这首小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对家的思念,对母亲的牵挂。 5.“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课后第2题)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满了旺盛的菜园,菜园中散发出来耀眼而恍惚的光亮:藤萝垂落在廊亭的边缘,给人安全温馨的保护,我安静地趴在母亲的膝盖上,感受着她温柔而又关爱的抚摸,倾听她讲诉我儿时的趣事。这样的画面使我感到恬静、温馨、美好。 6.繁星(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颗星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前两个反问句分别说明星星有光、花有香味,这都是自然界中的正常现象。第三个反问句说明“我”的思潮里有大海波涛的清响,和星星有光、花有香味一样正常。表达了“我”对大海的热爱和依恋。 7.选择 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A.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颂歌。 B.诗人由波澜壮阔的大海想到了繁华的街市,想到了悲惨的人生。 C.这首诗运用排比和连续的反问,加强了抒情的效果。D.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远绵长。 8.朗读第2首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和同学交流你的感受。(课后第3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热爱和依恋。 9.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指心灵受到打击,向母亲倾诉,寻求慰藉。“躲”字说明母亲是作者心中风雨唯一的庇护伞。 (2)“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课后第4题) 第一个“风雨”指自然界的风雨;第二个“风雨”指在生活中挫折、不顺引起的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不愉快和痛苦的心情”比作“心中的风雨”。 10.这首诗中“巢”和“母亲的怀”有什么关系? 在这里诗人选取了“巢”这个意象,非常贴切。当天上的风雨来时,鸟儿会躲到它的巢中;当孩子心中的风雨来时,她会躲到母亲的怀里,母亲温暖的怀抱永远是最安全的地方,会像安全的巢一样庇护“我”。这首诗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孩子对母亲的依恋。 11.阅读方法解密: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现代诗的韵味 概念:韵味可以理解为“含蓄的意味”“风趣的意境”等,“韵”是可以凭借感官来感受的。诗歌中的韵应该是通过文字词汇的韵律,能让读者在倾听的过程中,自然感觉到一种或朗朗上口,或悠扬悦耳,或温润婉约,或豪放大气,或铿锵有力的直接感受;而“味”则是借助于“韵”这一媒介,透过声音韵律触动读者内心的感受。 运用:繁星(一三一)以"ang"这样具有激昂色彩的韵母为韵脚,读起来感觉抑扬顿挫,如波涛滚滚,激昂奔放。诗人借助于ang这一“韵”的媒介,把诗人思念家乡和母亲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而读者透过声音的律动,受到强烈的触动,深切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三、结构主旨1.课文结构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本课三首短诗通过对母亲和大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3.课堂小结 诗篇短小精悍,诗意蕴藉隽永。母亲是一座搭,永远以不变的姿势站成一个温情的港湾,而儿女是一艘小船,永远驶不出母亲慈爱的视野。母爱如灯,点亮你的人生;母爱如歌,吟唱你的幸福。四、课堂拓展推荐阅读:《<春水>三》五、当堂检测板书设计: 复备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