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六(下)8 匆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集体备课)六(下)8 匆匆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17 19: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共案)
主备:六年级语文教研组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总第 课时
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8 匆匆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6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品析文章表情达意的方式,体会课文通过问句表达真情实感的作用。 4.仿照课文段落学习表达对“时间之流”的感触。【教学重点】品析文章表情达意的方式,体会课文通过问句表达真情实感的作用。【教学难点】仿照课文段落学习表达对“时间之流”的感触。【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1.名言引入: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鲁迅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赏读朱自清先生24岁时写下的一片散文《匆匆》。 2.走进作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主要作品:诗文集《踪迹》,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二、出示学习目标1.会写本课6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品析文章表情达意的方式,体会课文通过问句表达真情实感的作用。(重点)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4.理解词语。 5.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6.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的流逝。 7.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挪:“扌”窄长;中间横短折稍长; “阝”竖要长。 徊:左边窄长右边扁宽,回字外框方正、第二笔横轻折重、里边口居中要小。 裸:左窄右宽。右部“ 木” 的横略长,托住上面,撇捺舒展。 9.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四、当堂检测第二课时一、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品析文章表情达意的方式,体会课文通过问句表达真情实感的作用。(重点) 3.仿照课文段落学习表达对“时间之流”的感触。(难点)二、品读释疑1.标题“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 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1)燕子可再来,杨柳可再青,桃花可再开。 (2)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用排比的句式描写燕子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时候,在描绘的春景之中,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与下文写“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形成鲜明对比。引出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3.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这里的设问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怀念。 4.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这句话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表现了日子“溜去”的特点:不知不觉,无影无声。显示出个人在宇宙面前多么渺小,人生多么短暂。 5.时间就是这样无声无息地溜走的。那么请同学们计算一下一天中又从我们手中溜走了多少时间呢??图表1
Sheet4
Sheet1
37.5 37.5
25 24.96
8.3 8.32
0.2 6.24
22.9 22.09
Sheet2
Sheet3
?6.讨论交流:作者是如何将不易察觉的时光流逝写得生动形象的? 作者运用设问、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将不易察觉的时光流逝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7.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时间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以略自责的口吻表明自己在糊涂地过着日子。 8.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时间人的灵性,将时间化抽象为具体,让这种匆匆的感觉更真切。 (2)作者是怎样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 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描写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洗手、吃饭、默思,“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9.反思:你的时间是怎样从你的身边一点一滴溜走的呢? 聊天时、玩耍时、看电视时、……时10.阅读方法解密:品析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 表情达意的意思是表达感情,申述思想。这篇课文,作者围绕“匆匆”细腻地刻画了时间的流逝,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具体采用的方法有: (1)设置问题,牵引情感,层层紧扣,深化主题。 (2)比喻、拟人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缥缈易逝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无奈。 (3)用排比将时间具体化为洗手、吃饭、默默等瞬间,让我们切身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为挽留不住时间而惋惜。 1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1)把时间比作“轻烟”“薄雾” (2)作者把自己八千多个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形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 1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三个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个问句是点睛之笔,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作者感慨时光流逝、不甘虚度年华的强烈感情。 13.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首尾呼应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一句问而不答,而答案隐含其中,目的是引起人们的深思,唤起人们珍惜时间的意识,同时与开头相照应,首尾呼应的写法突出了作者对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情感。 14.讨论交流:文中一连串的设问句有什么作用?(课后第2题) 文中一连串的问句像一条线,在全文中巧妙地起到了牵引情感的作用,层层紧扣,展露并深化了主题。 例如:开头和结尾的问句,就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情感。作者问:“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目的是引起人们的深思,唤起人们珍惜时间的意识。 15.时间的流逝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平常现象,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感人?读了课文,你对“时间之流”有什么感触?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用一段话把你的感触写下来。(课后第3题) 作者把时间流逝写得非常感人,主要是运用了一连串比拟性描写,“太阳他有脚啊”,他会移动,还会跳跃。在作者眼里,时光是有生命的,是一个充满灵性的人。他轻轻悄悄地来,匆匆忙忙地去,我们洗手、吃饭、默默躺在床上时,他和我们形影不离,转眼间又无影无踪。面对时光流逝,作者感到“茫茫然”,想“遮挽”它,最后,只能“掩着面叹息”。让我们能真正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心理上引起共鸣,对“时间之流”心存敬畏,感慨流逝之快,决心珍惜时间。 仿写:小学阶段尽管去了,中学阶段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阳光斜照在我的小床上。太阳他有脚啊,迈着轻快的步伐向前走去;我也茫茫然地跟着往前走。于是--写作业的时候,日子从作业本上过去;打篮球的时候,日子从球场上过去;玩电脑的时候,便从键盘鼠标里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张口挽留时,他又从欲言又止的嘴角边溜走;天黑时,我躺在温暖的被窝里,他便在我香甜的梦中匆匆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不禁为失去的一日而惋惜,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在我的惋惜声中飞奔而去。三、结构主旨1.课文结构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的流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能白白走一遭的主题思想。 3.写作方法:怎样写出真情实感 (1)写作时要写出真情实感,首先需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并用细腻的笔触记录生活。其次,写作时可以从细节描写入手。本文作者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写了一天当中“洗手、吃饭、默默、天黑躺在床上”等时候时间的流逝,使读者心有同感,更能打动人。再次,合理运用修辞方法。本文作者运用设问、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将不易察觉的时光流逝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2)举例: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这段文字选自朱自清的《背影》。作者选取了平凡的一件事,通过具体地描写,刻画了父亲为“我”买橘子回来时的情景,细节描写使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使无声的父爱表达得更加深刻。 (3)练一练:请你写一段话表达出自己对小学生活的留恋之情。 4.课堂小结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四、课堂拓展推荐阅读:《和时间赛跑》《时间即生命》板书设计: 复备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