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歌曲《小燕子》:“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小燕子
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
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
Q :歌词中的大工厂的建设始于我国哪一历史事件?
人民的政权成立了
但是国家的工业依旧被排位最低
要想政权稳固
军队强大
必先将工业技术赶上西方
不学清朝的闭关锁国
也不学蒋介石的委曲求全
我们中国
要走出那一条属于自己的工业大道!
让我们回到1953年那场激昂的建设中
感受中国现代史上那场伟大的史实
回望那年那天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目录
种花家的工业大梦— 工业化的起步
人民的名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种花家的工业大梦—工业化起步
回望近代中国—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工业
萌芽:洋务运动期间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国民党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黄金时代:一战期间
萎缩:一战后
总结:1.总体落后,行业分布不均衡(集中在轻工业),2.地区分布不均衡(集中在沿江沿海地区)
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
重工业基础差
轻工业发展好
比较内容 全国总产量 人均占有量
国民收入 358亿元 66元
粮食 1.1亿吨 209公斤
钢 15.8万吨 0.29公斤
国民党逃跑时掠走的金银 黄金 277万两
白银 1520万元
美钞 1537万元
工业之本—建国初期的经济情况
落后农业国(工业基础差)
经济基础差
(官僚资本主义的搜刮)
五年之约—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
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表
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粮 1.639亿吨 49% 9.3%
棉 130.4万吨 193% 53%
钢 135万吨 754% 46.2%
煤 6649万吨 105% 7.4%
发电 72.6亿千瓦时 68.1% 21.9%
原油 44万吨 272%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各项指标均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工业之本—建国初期的经济情况
Q;表格中的数据反映了什么情况?
回望那年那事儿 中国之富强必先取得独立之本 方可富
放手发展工业
工业之兴盛才可使中华之梦实现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毛泽东
项目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2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材料二: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
中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齐全,人均拥有量低于发达国家
工业之本-建国初期的经济情况
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二战后,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相对峙的两极格局。
中国身处社会主义阵营,但资本主义阵营依然没有放弃颠覆大陆的企图,中国的威胁并未消失。
知识链接:美苏超级大国冷战
五年之约—第一个五年计划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Q:面对当时国内和国际的复杂形势,该如何做才能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呢?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原因:
(1)国内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我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国际原因:威胁依旧存在(美帝国主义对中国封锁禁运)
实施目的:发展国民经济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在1928年至1932年,苏联共产党和政府为摆脱苏联落后的农业国面貌而实行的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按照预先编制的详细计划建设的开端,同时也是人类大规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开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苏联初步建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知识链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俄“一五”计划)
中国的独立自主富强,是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还有蒋介石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主义,中国作为新民主主义的新生政权,要明白这一点,再者,国防建设,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我们要明确对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是不能拖的,用五年时间把中国改造为一个真正的强盛国家!
—毛泽东
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之外,一五计划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也得到了完全确立。有明显苏联色彩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仅是工业化高速推进的需要,也是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特点。国家开始干预国民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市场的作用开始被削弱。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一五计划基本任务:
五年之约—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
材料三: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答: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是由于当时险恶的国际环境造成的。
国防建设的需要。我国必须加强国防,以抵御外来侵略,这样就必须发展重工业。
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工作
两国交好
中苏兄弟
一五期间中国社会生产增长表
品种 1957年产量 比1952年增长
粮 1.95亿吨 19%
棉 164万吨 26%
钢 535万吨 296%
煤 1.3亿吨 96%
原油 146万吨 235%
种花家的工业大梦—工业化的起步
五年之约-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
工业
交通
1、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2、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3、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1、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
2、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通车。
3、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沈阳飞机制造厂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
宝成铁路
武汉长江大桥
鹰厦铁路
玉门油矿
克拉玛依油田
东北基地
Q;为什么在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答:东北是老工业基地,重工业基础好,靠近苏联,可以收获苏联的工业补给
胜利蜕变—一五计划成就
株洲硬质合金厂
(原601厂)
株洲电厂
株洲洗煤厂
湖南岳阳林纸
酃县电站
株洲南方航空(原331厂)
“一五计划”在湖南
种花家的工业大梦-工业化的起步
沈阳机床厂
沈阳飞机厂
1956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辆“解放牌”
载重汽车披红挂彩地开出一汽总装配线,欢快的喇叭声饱
含着民族的骄傲,它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
历史从此结束。
一一二厂(现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956年7月19日试制成功的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
川藏公路(1954年12月25日开通)
青藏公路(1954年12月25日开通)
新藏公路(1957年开通)
宝成铁路(1956年通车)
武汉长江大桥
材料四:水调歌头 游泳 1956.06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一五计划结果:
一五计划意义:
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五年之约-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
材料五: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
材料六: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 —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
Q:中国完成一五计划后,工业呈现什么姿态?
中国摆脱工业落后
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进军
人民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从1954年9月至1959年4月,共五年,代表人数一共一千二百多名,一共举行了五次会议,都在首都北京召开。其中第一次会议于1954年9月15日开幕,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根据宪法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织国务院,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其他四次会议于1955年至1958年每年各举行一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54年9月15日至9月28日在北京召开。代表总人数1226人。他们包括了当时中国所有的民主阶级和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包括了工农业劳动模范,武装部队的英雄人物,著名的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工作者,工商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包括了中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代表,其中少数民族代表178人。这些代表包括了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许多历史时期的政治的社会的活动家。他们的年龄从18岁到90岁以上的都有,其中女代表147人。[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时地
内容
意义
1954年9月;北京
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材料七: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
种花之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内容: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宪法性质: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易混辨析
全国人大会议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区别
项目 全国人大会议 政治协商会议
性质 全国最高权力机关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
职能 行使国家立法权,决定国家大事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成立 成立于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成立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因为1954年的宪法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它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材料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伟大的人民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在于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面,最后也从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小生产的限制下面,解放我国的生产力,使我国国民经济能够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而得到有计划的迅速的发展,以便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并且巩固我们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董必武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鼎丞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大会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提名,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式
刘少奇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一职
西藏自治区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现场
记忆中的人大会议—邮票说历史
种花家的百年复兴
一五计划的实施和成功,证明了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人民会走向富强的道路
人民的名义,人民代表大会的设立,更加为中国添加了一丝民主的气息
中国的兴起
不是依靠其他国家的施舍
中国的独立和富强、
只有依靠着中国人民
一步步一点点的
走上世界园林
以那崭新的面貌宣告世界
中国
不再是以前的东亚病夫
她就像沉睡的一条巨龙
走上那条
社会主义的种花家道路!
中国梦
一定会实现!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