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磁现象 磁场 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器材中没有利用磁性材料的是( )
A. 录音带 B. 银行储蓄卡 C. VCD光碟 D. 公交汽车卡
2.下列物质中能够用来做永磁体的是( )
A. 铜块 B. 钢块 C. 陶瓷 D. 软铁块
3.磁体的特征是( )
A. 与带电体一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B. 只能吸引铁不能吸引其他金属
C. 能够吸引铁、钴、镍和其他磁性材料
D. 只能吸引异名磁极
4.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严格而言应是( )
A. 地磁的北极 B. 地磁的南极 C. 地理的北极 D. 地理的南极
5.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两极不重合
B. 磁针指向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C. 我国宋代的沈括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磁偏角的人
D. 早在战国时代,我国人民就发现了磁体的指向性
6.将自由转动的指南针放在地球表面的赤道上,静止时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B. C. D.
7.信鸽有惊人的远距离辨认方向的本领,人们对信鸽有高超认路本领提出猜想如下:科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几只训练有素的信鸽分成两组,在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挂一块小磁铁,而在另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挂一块大小相同的铜块,然后把它们带到离鸽舍一定距离的地方放飞,结果挂铜块的信鸽飞回鸽舍,而挂着磁铁的信鸽却全部飞散了,科学家的实验支持了上述哪些猜想( )
A. 信鸽对地形地貌有极强的记忆力
B. 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超声波
C. 信鸽体内有某种磁性物质,借助地磁场辨别方向
D. 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次声波
8.如图中磁体两极间磁感线的画法正确的是( )
A.B.C.D.
9.如图是U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根据磁感线方向,下列对磁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是N极,乙是S极 B. 甲是S极,乙是N极
C. 甲、乙都是S极 D. 甲、乙都是N极
10.一个能绕中心转动的小磁针在图示位置保持静止.某时刻开始小磁针所在的区域出现水平向右的磁场,磁感线如图所示,则小磁针在磁场出现后( )
A. 两极所受的力是平衡力,所以不会发生转动
B. 两极所受的力方向相反,所以会持续转动
C. 只有N极受力,会发生转动,最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水平向右
D. 两极所受的力方向相反,会发生转动,最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水平向右
11.如图所示的三个钢块,正确的判断是( )
A. 都是磁体 B. 只有两个磁性
C. 可能都是磁体,也可能只有两个磁体 D. 都不是磁体
12.电磁铁里常常使用软铁而不用钢做铁芯,这是因为( )
A. 软铁能被磁化,而钢不能被磁化
B. 被磁化后,软铁的磁性会比钢的强
C. 软铁要比钢便宜
D. 磁化后,软铁的磁性易消失,而钢的磁性不易消失
13.如图所示,在两个靠得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块磁铁,同时松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两车都向左运动 B. 两车都向右运动
C. 一车先运动、另一车后运动 D. 甲车向左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14.如图所示,用一弹簧测力计吊着一铁块,使铁块的下端靠近磁体的A端,并从A端慢慢地移动到B端,则在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是( )
A. 先由大变小,后由小变大 B. 先由小变大,后由大变小
C. 由大变小 D. 由小变大
15.用磁铁的一极在一根缝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如图,则摩擦后的缝衣针( )
A. 可以磁化,且磁化后A端为S极 B. 可以磁化,且磁化后A端为N极
C. 可以磁化,但不能确定A端的磁极 D. 不能被磁化,所以不会出现磁极
二、填空题
16.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水平放置、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之所以在地球表面指向南北,就是因为受到______的影响.最早发现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的科学家是我国宋代的______.
17.地球本身是一个天然的巨大磁体,地球周围的磁感线如图所示,请标出地磁N、S极.A为地磁________极,B为地磁________极.
18.如图所示的司南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古文“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用途),投之于地,其柢(握柄)指南.司南静止时能指南北,说明地球周围存在________,司南的握柄应为该磁体的______极.(选填“N”或“S”)
19.爱因斯坦曾说过,磁场在物理学家看来正如他坐的椅子一样确实存在.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它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产生________来认识它,还可以用磁感线形象地描述它.如图所示,是描绘某一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________(选填“强”或“弱”);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________(选填“P”或“Q”).
20.a、b为两个条形磁体的两个磁极,根据图所示的磁感线方向,可以判断a为________极,小磁针上端为________极.
21.如图所示,将磁体的N极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将磁体的N极靠近小磁针的N极,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由此总结出来的物理规律是:____.
22.如图所示的悬浮地球仪,球体和底座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它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________的原理,从而能够悬浮于空中静止或旋转,生动地展现了地球在空间的状态,完美地诠释了科技的魔力.当地球仪悬浮在空中静止时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N.
23.磁体能够吸引1元的硬币,不能吸引1角的硬币.对此现象正确的解释是:1角的硬币一定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铁做的,1元的硬币一定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铝做的.
答案解析
1.C
【解析】录音带、录像带、银行储蓄卡、公交汽车卡、软盘采用磁电记录方式,用的都是磁性材料;而CD、VCD和DVD光盘是利用光来进行工作的,它在光驱中利用激光头发出的光来读取信息.
2.B
【解析】在常见的物质中,钢块可以用来做永磁体,其一旦被磁化,磁性可以较长时间的保持.而选项中,铜块、陶瓷属于非磁性物质,而软铁块的磁性不能长期保持,故均不能够用来做永磁体.
3.C
【解析】A、磁体只能吸引吸引铁、钴、镍等磁性物质,不能吸引轻小物体;A错误;
B、磁体不但能吸引铁,而且还能吸引钴和镍的物质;B错误;
C、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和其他磁性材料的性质叫做磁性;C正确;
D、磁体的磁极间具有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性质,还能吸引吸引铁、钴、镍等磁性物质;D错误.
4.B
【解析】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小磁针放在地球这个磁体的磁场中,静止时它的北极指向地理北极附近,指向地磁的南极.
5.A
【解析】:A、地理北极附近是地磁南极.故说法错误.
B、磁针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后静止时,由于受到地磁体的作用,小磁针的北极实际上指向地磁体的南极;故说法正确;
C、我国宋代的沈括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磁偏角的人,说法正确;
D、早在战国时代,我国人民就发现了磁体的指向性.说法正确.
6.C
【解析】地磁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指南针静止时N极指向为磁场的方向,因此在赤道上的指南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地磁南极,也就是地理北极.只有C正确.
7.C
【解析】由题意知,两组信鸽所不同的仅是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小磁铁而在另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大小相同的铜块,结果大部分缚铜块的信鸽飞回到鸽舍,而缚着磁铁的信鸽却全部飞散了,由此可见,小磁铁产生的磁场干扰了信鸽的飞行方向.这说明鸽子体内有某种磁性物质,它能借助地磁场辨别方向.
8.A
【解析】A、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S极,故A正确;
B、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S极出来,回到磁体的N极,故B错误;
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N极,故C错误;
D、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S和N极出来,故D错误.
9.A
【解析】磁感线的方向是,在磁体的外部,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南极.从图中可以看出,磁感线从甲端出来回到乙端,所以甲为N极,乙为S极.
10.D
【解析】某时刻开始小磁针所在的区域出现水平向右的磁场,小磁针将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且N极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同,水平向右;S极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反,水平向左.
所以小磁针会发生转动,最终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N极指向水平向右.所以ABC错误,D正确.
11.C
【解析】由图知,钢块B、C相互排斥,由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知,B、C一定有磁性,即B、C相对的磁极为同名磁极;
而B吸引A,则A有两种情况:①由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则A与B相对的磁极为异名,A有磁性;
②由于磁体能吸引钢块,由于B有磁性,故A可能为不带磁性的钢块.
可见B、C必然有磁性,但是A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
12.D
【解析】电磁铁的铁芯用铁而不用钢的主要原因是:铁是磁性物质,铁通电后容易被磁化,断电后铁的磁性容易消失.
13.D
【解析】读图可知,两小车上相邻的都是磁体的N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两小车将互相分开,即甲车向左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14.A
【解析】磁体的不同位置磁性的强弱不同,其中,两端最强称为磁极,中间最弱,几乎没有磁性.
当铁块从条形磁铁的左端移动到右端过程中,在到达磁体中间的过程中,磁体对铁块的吸引力变小;
从中间到最右端的过程中,磁体对铁块的吸引力变大.
所以A端慢慢地移动到B端,弹簧测力计示数先由大变小,后由小变大.
15.B
【解析】注意磁铁是吸引钢棒的,摩擦到另一端的时候还处于吸引状态,在外力的作用下依依不舍地离开的,所以磁铁和钢棒最后“说再见”的“另一端”当然处于异名磁极(即问题中的S极),于是A端就是N极.
16.地磁场 沈括
【解析】①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水平放置、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之所以在地球表面指向南北,就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影响.
②在北宋学者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磁针所指方向不完全指南北这一事实,故他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这一事实的人.
17.S N
【解析】地球本身是一个天然的巨大磁体,相当于一个条形磁体,其磁感线的方向是从地磁场的N极出来到地磁场的S极,因此A为地磁S极,B为地磁N极.
18.磁场 S
【解析】地球是一个大磁体,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由于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指南针静止时,指向南的一端是磁体的南(S)极;指向北的一端是磁体的北(N)极,司南的握柄指南,所以司南的握柄是S极.
19.磁力 弱 Q
【解析】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它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产生磁力来认识它,还可以用磁感线形象地描述它,由于磁感线的疏密体现了磁场的强弱,a点的磁感线较稀,b点的磁感线较密,所以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弱;同时由于磁感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跟小磁针放在该点的北极指向一致,所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Q;
20.N S
【解析】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磁场中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与该点磁场方向相同.由图可见,磁感线从a极和b极出发,并且互相排斥,因此a、b为同名磁极,都是N极;
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为磁场方向,与磁感线方向相同,因此小磁针的上端是S极,下端是N极.
21.相互吸引 相互排斥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解析】将磁体的N极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则它们会相互吸引;将磁体的N极靠近小磁针的N极,它们会相互排斥;故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2.排斥 0
【解析】球体与底座是相互分离的,球体与底座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即该悬浮地球仪是利用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球体静止在空中时受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一个是竖直向上的底座对它的斥力;而且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又相反;
地球仪悬浮在空中静止时受到的合力为0 N.
23.不是;不是
【解析】磁体不能吸引1角的硬币,说明1角的硬币不含磁性材料,一定不是铁做的;磁体能够吸引1元的硬币,说明1元的硬币含有磁性材料,一定不是铝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