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非战公约》
【课程标准】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鲁尔危机、道威斯计划、《洛伽诺公约》、《非战公约》等有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欧美主要国家在探索处理国际关系时的诸多新创造。通过学习《非战公约》签署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引导学生探究非战公约签署的原因,展示材料,呈现情景,逐步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路径、方法和手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道威斯计划的学习,认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通过本课基础知识的掌握,认识一战后和平出现的原因和短暂性,通过对非战公约签署海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处理国与国关系时可以尝试多种手段和方法,动辄就用战争来解决,问题只会更多,对双方都是有害无益的,从而明了为了和平自己应担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非战公约
教学难点:鲁尔危机、道威斯计划、洛伽诺公约与非战公约的关系
填一填★知识体系梳理
一、鲁尔危机和道威斯计划
1.鲁尔危机
(1)源起:一战后,法德矛盾尖锐, ① 是双方较量的焦点之一。
(2)过程:1923年,法国联合② ,出兵占领德国的鲁尔地区,德国采取“③ ”的政策,造成了“鲁尔危机”。
(3)影响:赔款问题主导权落入到④ 两国手中。
2.道威斯计划
(1)提出:1924年,美国银行家道威斯等人针对德国赔款问题提出。
(2)内容:美、英等国向德国提供贷款,协助德国复兴经济以及解决德国赔款问题。
(3)实质:是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对《凡尔赛和约》的一次⑤ 。
(4)影响:德国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法国削弱德国的计划受挫,美国在经济上迅速渗透进欧洲。
★要点点拨:“鲁尔危机”是德法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是德法双方的危机。它的发生不仅使德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也使法国自身因受其累难于解脱,同时也引起美英两国的不安。
二、《洛迦诺公约》
1.背景
鲁尔危机和道威斯计划的提出,迫使法、德两国开始探索
① 的道路。1925年2月,德国提出在② 缔结公约,法国表示赞同。英国也主张促成法德和解。
2.签署
(1)时间:1925年10月
(2)地点:瑞士洛迦诺
(3)成员国:德国、比利时、英国、法国、意大利 、波兰、捷克斯洛伐克。
(4)议题:③ 问题。
3.实质: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④ 所做的又一次调整。
4.影响:
改善了法国同德国的紧张关系,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孕育着新的不稳定因素,使法国的边界安全置于⑤ 的空头保证之下。
★要点点拨:《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协约国通过和平外交手段,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做的一次较大调整。它暂时缓解了凡尔赛体系未能解决的欧洲安全问题,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时期,为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非战公约》
1.背景
《洛迦诺公约》签订后,法国寄希望于① 来保障自身的安全。美国倡议签署多边《非战公约》。
2.签署
1928年,美、英、法等15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② ,即《非战公约》。
3.内容
废弃③ 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用和平方法处理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
4.影响
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在国际法上奠定了“④ ”的法律基础。为二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提供了重要⑤ 。
★要点点拨:《非战公约》体现了尊重和平、摒弃武力的思想;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记一记★知识框架构筑
非战公约
战后的法德矛盾
鲁尔危机
鲁尔危机和道威斯计划 道威斯计划的形成
道威斯计划的影响
背景
《洛迦诺公约》 内容
评价
法国力图寻求安全保障
美国建议签署多边非战公约
《非战公约》 《非战公约》的内容
对《非战公约》的评价
【重点知识解读】
1.围绕赔款问题反映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哪些矛盾?
(1)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法国与德国之间。赔款是双方较量的焦点之一。法国竭力让德国按照和约规定交付赔款,力图掏空德国人的腰包,而德国则千方百计拖延交付,争取尽量减轻负担,终于酿成鲁尔危机。
(2)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主要包括美英与法国的矛盾和英法与美国的矛盾。
一是美英与法国的矛盾:美、英出于各自利益,反对法国过分制裁德国的政策,反对法国对德国的军事占领,提出向德国提供贷款,协助德国复兴经济的道威斯计划。
二是英法与美国的矛盾:英法都是美国的债务国,德国向英法提供的赔款,最终要落入美国手中,英法最后对德国赔款问题实行妥协,使赔款问题不了了之。
2. 《非战公约》的签订的历史意义:
(1)《非战公约》是在全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的压力下缔结的。它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也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中高涨的和平主义倾向。
(2)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普遍性国际公约的形式,正式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而在此以前,西方传统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一向主张,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推行国家政策的手段是合法的,主权国家有诉诸战争的绝对权利。
(3)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审判德日主要战犯(危害和平罪)的重要法律依据。
(4)公约是宣示性的国际文件,无有效期限的规定,已成为一项国际惯例。它所反映的关于限制战争的基本原则,为其后的《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文件所继承,从而推进了宣布侵略战争违法的历史进程。公约的缺陷在于:首先,它笼统地使用“战争”一词,而未明确区分侵略战争与自卫战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其次,它使用“废弃战争”一词,而未使用当时一些国际文件已经使用的“禁止使用武力”,这就使侵略者有可能以不宣而战为手段或借口它所进行的武装侵略不是“战争”而开脱罪责。第三,公约的拘束力因美、英、法等国的保留而受到削弱。美国的保留是,维护门罗主义为其国防体系的一部分权利;英国的保留是,世界上某些区域的“幸福和完整”,对于英国的和平与安全具有特殊和重大利益关系,因而保卫这些区域不受攻击须视为一种自卫措施;法国则保留在其同盟国遭受攻击时给予支持的权利。这些保留超出了自卫权的范围,是帝国主义国家强权政治的表现。《非战公约》在国际法和战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实际并没有起到制止侵略战争的作用。
辨一辨★易错知识提示
1.《凡尔赛和约》有两大悬而未决的问题:德国的赔款问题和欧洲安全问题。因此,2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中就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
2.一战后,法国的外交目标以维护法国的安全为核心;德国的外交目标是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重新恢复大国地位。
3.道威斯计划是对《凡尔赛和约》的一次重大调整,由用赔款削弱德国的政策变为复兴德国经济再取得赔款的方针。德国经济由此迅速恢复和发展,法国削弱德国的计划受挫,美国则依靠美元的威力,在经济上迅速渗透到欧洲。
4.《洛迦诺公约》的签订表明,它是在协约国在政治上正式承认德国是平等国家的前提下签订的,成为德国摆脱战败国地位、恢复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一步。1926年9月,根据《洛迦诺公约》的规定,德国加入国际联盟,取得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德国终于重新回到西方大国的行列。
5.《非战公约》是在全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的压力下缔结的。它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也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中高涨的和平主义倾向。
【填空答案】
一、鲁尔危机和道威斯计划:①赔款②比利时③消极抵抗④美、英⑤重大调整
二、《洛迦诺公约》:①和解②莱茵地区③欧洲安全④凡尔赛体系⑤英国和意大利
三、《非战公约》:①美国②《白里安-凯洛格公约》③战争④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⑤法律依据
习题练习
1.道威斯计划规定:“任何外国组织均不得妨碍德国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
A.法国继续占领鲁尔地区 B.法、比两国从鲁尔撤军
C.国联无权干涉德国经济 D.德国可以冲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
解析:选B。道威斯计划采取复兴德国经济再取得赔款的方针,鲁尔地区是德国的重工业区和经济重心,法国和比利时的继续占领会阻碍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不得不撤军。
2.对1925年《洛迦诺公约》的签订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和约》的较大调整???????
B.促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C.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D.促使德国完全摆脱了战败国地位成为政治大国
解析:选D。本题考查《洛迦诺公约》的影响。D项错在“完全”二字上,会议和《公约》开始让德国作为一个平等国家看待,有助于德国的崛起。
3. 1925年签订的《洛迦诺公约》(??? )
①是对凡尔赛体系的一次调整?? ②它缓解了欧洲的安全问题
③改善了法国同德国的关系???? ④是德国恢复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一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
解析:选A。本题考查《洛迦诺公约》的影响。以上所述均正确。
4.法国签订《非战公约》的目的是:
A.提高国际地位 B.避免卷入欧洲纠纷?C.寻求安全保证 D.制裁德国
解析:选C。《洛迦诺公约》不能保证法国的安全,法国力图让美国保护它,但美国怕承担义务,改让所有国家签订多边协定,制止战争。于是《非战公约》诞生了。
5.对《非战公约》理解正确的是
① 是欧洲15个国家共同签署的条约② 第一次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
③ 其中的“全体一致”原则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④ 为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法律基础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④ C.② ③ ④ D.② 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了《非战公约》的影响和意义。①错在日本也签署了该协定。③属于国联的内容原则,故排除。其余正确。
6.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各方同意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和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材料二 英法等列强在签署《非战公约》时,都提出了所谓的“保留条件”。英国对加入《非战公约》的“保留条件”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策之工具,使我想提醒阁下注意,世界上有些地区的繁荣与完整,对我们的和平和安全具有特殊而重大的利害关系。英国政府在过去曾极力说明干涉这些地区是不能容许的。保护这些地区不遭攻击对大英帝国来说,是一项自卫措施。必须清楚了解到: 英国政府是在明确理解到条约不会损害他们在这方面的自由行动才接受新条约的。
法国对加入《非战公约》的“保留条件”:每个国家都保留有合法的防御权;如果一国破坏了他的不进行战争的保证,则所有其他国家应自动解除义务;条约无论在任何方面都不能抵触法国以前在国联盟约、洛迦诺协定或各项中立条约中所承担的义务。
—以上材料均摘自《非战公约》
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非战公约》提出的两大原则,简评其积极意义。(5分)
(2)依据材料二回答英法两国参加《非战公约》最主要的“保留条件”是什么 ? 他们提出的“保留条件”的实质是什么 ? 而他们各自的借口又是什么 ? (5分)
解析:本题考查《非战公约》的原则、意义和局限性。第一问可根据材料归纳即可,其意义可从二战后的军事审判的法律依据入手;第二问从材料中可归纳他们的“保留条件”,其实质可从英法的殖民大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入手。
答案:
(1)原则: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和平解决国家争端。积极意义: 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5分)
(2)在必要条件下, 放弃履行《非战公约》的义务,发动战争。实质:英法可以视自身的情况决定是否应该诉诸战争, 《非战公约》对他们没有约束力。借口是“自卫” 或 “防御”。(5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规定了德国在一定时间内应支付的赔款总额。1920年7月,赔款委员会规定了各交战国应得赔款数额的比例:法国为52%,英国为22%,意大利为10%,比利时为8%,其余归希腊、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1921年4月,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的赔款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30年内还清,每年支付20亿金马克和出口商品价值的26%。
材料二 道威斯计划规定:该计划生效的第一年度德国应支付10亿金马克赔款,以后逐年增加,从第五年度起每年支付25亿金马克;还规定向德国提供一笔8亿金马克的国际贷款,以帮助它平衡预算和稳定通货,贷款大部分由美国提供。
材料三 《洛迦诺公约》签订后,1926年9月,德国加入国联,并成为国联行政院的常任理事国。同年12月,协约国决定取消对德国的军事管制。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在德国问题上采取了什么原则?
(2)道威斯计划对德国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3)《洛迦诺公约》对德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材料二和材料三使凡尔赛体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了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公约对德国的影响,它们都是对凡尔赛体系做了重大调整。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用赔款来削弱德国,对德国实行严厉的处罚。
(2)由用赔款削弱德国的政策变为先复兴德国经济再取得赔款的方针。
(3)德国加入了国联,协约国对德国的军事制裁被取消,有利于德国逐步恢复政治大国的地位。
(4)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对凡尔赛体系做了重大调整,为德国恢复经济大国和政治大国地位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