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凡是去日本旅游的小伙伴应该都体验过智能马桶盖,这一产品在日本的普及率非常高,前几年还有国人去日本抢购马桶盖的新闻。
第一节 日本(第2课时)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日本经济实力居世界前三甲。可是,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日本国内经济已经陷入严重崩溃的局面。
那日本是如何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从废墟中崛起的呢?
一、与世界紧密联系的工业
读图分析,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日本资源匮乏,需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
探究一
资料补充
日本面积37.78万平方千米,人口1.275亿(2010年底)。
日本矿产资源贫乏,除煤、锌有少量储藏外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森林面积2464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66.6%,但木材一半以
上依赖进口。水力资源、近海渔业资源丰富。
读图分析,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日本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
探究一
材料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探究二
劳动力丰富
科技发达
分析日本的经济
原料
资源
状况
经济
水平
加工贸易经济
燃料
经济大国
资源小国
矛盾
加工
出口
高新技术产品
科技
劳动力
进口--加工—出口
廉
价
高 价
如果你是日本某汽车公司的老总,你会把工厂建在哪里?
温馨提示:
工厂选址应考虑交通、运费、劳动力、市场等
学生活动
工业集中太平洋沿岸的有利条件:
3、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1、优良港湾多
2、进口出口,交通便利
京滨工业区
名古屋工业区
阪神工业区
北九州工业区
濑户内海
濑户内工业区
供水、供电、用地紧张,工业污染加剧。
劳动力价格显著提高、人口老龄化致使
劳动力短缺、国内需求减少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工业发展还面临一系列什么问题?
日本的工业高度集中在沿海地区所带来的问题有哪些?
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
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哪里?
欧洲、美国、东亚和东南亚
日本政府的“自救”措施
材料:20世纪80年代至今,日本在美
国的投资已达到1万亿美元,雇佣了近
7万美国人,涉及钢铁、机械、汽车、
电力及电子等工业部门。
日本民族构成的特点
是 ,以 民族
占绝对优势。
单一
大和
和服
文化特点1: 与 并存
穿和服,使用数码相机
穿和服,行走于现代都市
传统
现代
京都民居
文化特点2: 与 兼容
东方
西方
大阪商务区
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你有哪些关于中日文化交融的例子,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
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拓展延伸
日本的成年礼
成人节:每年1月第2个星期一统一举行,是受中国“冠礼”的影响。
凡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身穿传统服装参加成人仪式,内容包括年轻人宣誓、长者的祝贺和参拜神社以及参加各种传统的文娱活动等。
日本的国粹——相扑
寿司
拉面
日本的饮食
金菇天妇罗
刺身(生鱼片)
另外,日本人称自己是“彻底的食鱼民族”。生鱼片是闻名于世的名菜,吃时要蘸酱油和芥末。
日本主要城市
东京
京都
筑波
奈良
先进的太阳能建筑
1.与世界联系
密切的工业
2.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工业发展变化:扩大海外投资
工业分布: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经济特点:对外依赖性强
进口-加工-出口
课堂小结
谢 谢~~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
第2课时
课题 日本 第2课时 单元 第七章 第一节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下册
学习 目标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地图和数据分析出日本的国情以及根据其国情说出日本经济发展的策略。 2.能运用地图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分布原因。 3.能说出日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 4.能说出日本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文字和分析图表数据以及小组讨论、交流看法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日本经济依赖性强的分析,懂得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 2.初步树立发展经济要保护世界环境的人地观。 3.通过学习日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发展经济方式,对从化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有所理解并能学以致用。
重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一个国家的国情,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特征。
难点 学生自己读图分析日本的自然和经济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借助于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导入抢购马桶盖,松下照相机、索尼笔记本电脑、日系汽车、hello kitty、skⅡ同学们,? 以学生日常关注点入手,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讲授新课 二、与世界紧密联系的工业日本经济实力居世界前三甲。可是,大家都知道,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日本国内经济已经陷入严重崩溃的局面。那日本是如何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从废墟中崛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日本的经济。探究一1.观察图“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来源”,有何特点? 资料补充 日本面积37.78万平方千米,人口1.275亿(2010年底)。日本矿产资源贫乏,除煤、锌有少量储藏外绝大部分依赖进口。森林面积2464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66.6%,但木材一半以上依赖进口。水力资源、近海渔业资源丰富。工业原料靠进口→资源缺乏(日本的国情最突出特点) 2.读图日本主要工业产品的输出分析? 说明日本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 探究二材料1:截止到2012年,日本人口达到1.26亿,是世界人口第十大国,国土面积37.8万平方千米,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材料2:日本1950-1975年共引进25000多项技术,并用不到30年时间、花了仅60亿美元左右,就把美国登西方国家用了半个多世纪、花了2000多亿美元研究成果学到手。材料3:日本战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速度如此之迅速,是全世界为之瞩目。日本的成功主要得力于优先发展产业技术,故有“技术立国”之称。日本非常看重科技研究研发,政府投入相当大。研究与发展经费在战后一直稳定增长,1980年达4.6万亿日元,占日本国民收入的2.42%,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分析出日本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科技力量雄厚 劳动力资源充足 学生活动 如果你是日本某汽车公司的老总,你会把工厂建在哪里? 温馨提示: 工厂选址应考虑交通、运费、劳动力、市场等 综合考虑到交通的便利、运费成本、劳动力等,就近沿海建立工厂比较好。 带学生认识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发展遇到的问题1.日本的工业高度集中在沿海地区所带来的问题有哪些?地价、供水、供电、环境污染……2.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工业发展还面临一系列什么问题?3.它的对策是什么? 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 补充介绍一些中日合资企业。让学生充分认识。 三、东西兼容的文化学生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1.民族(大和族) 2.传统与现代并存文化东西兼容 拓展补充一些日本文化的相关图片,多元化认识日本。 学生读图提取信息,进行分析。 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 如果你是日本某汽车公司的老总,你会把工厂建在哪里? 抛出疑问,让学生有兴趣去探究。 让学生分析出日本的弊端,同时去思考如何因地制宜。 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利于学生的高阶思维的培养。 重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因地制宜的思想。 拓展学生的知识 更加全面认识日本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分析了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记住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 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见证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请同学们志在未来,努力在当下。
板书 日本(第2课时)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进口-加工-出口1、日本发达经济的有利条件 多优良港湾、科技、劳动力 2、工业区分布 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狭长地带 三、东西兼容的文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