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8 蒲柳人家(节选) 代指普通贫苦农家。这一标题点明了写作对象和内容,充满北方运河滩浓厚的乡土气息。学习目标了解刘绍棠及其乡土文学的相关知识;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重点)
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品味小说的语言。(难点)
感受小说浓郁的乡土气息,体会人物身上的传统美德。(重点) 刘绍棠(1936—1997),通县(今北京通州区)人,当代作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清新质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代表作: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中秋节》等,中篇小说《蒲柳人家》《运河的桨声》等,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作者名片 本文选自《十月》1980年第3期。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妾,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背景链接一丈青大娘、柳罐头、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让檎、莲顺利完婚。《蒲柳人家》全篇共十二节,但这个主线故事只占不到两节的篇幅,其余十节随意分杈,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本文节选的是小说的前两节。痱子( ) 捯气( ) 咔吧( )
隐匿( ) 戏谑( ) 荣膺( )
纤夫( ) 咬文嚼字( )fèidáokānìxuèqiànjiáo字词学习断壁残( ) 一气( )成
如坐针( ) 两( )插刀垣呵毡yīnɡ肋词语解释【一气呵成】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也用来指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究。【如坐针毡】像坐在有针的毡子上一样,形容心神不宁。
【芒刺在背】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坐立不安。何满子
何满子的奶奶:一丈青大娘
何满子的爷爷:何大学问朗读课文,说说本文主要描写了哪几个人物。整体感知 读课文,找文中描写三个主要人物的部分,并作分析。课文解读年龄:六岁外貌: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何满子特点:不穿大红兜肚记性好,爱听故事,过耳不忘;好问个字儿,过目不忘。上学不安分藏在芦苇中跟奶奶捉迷藏心疼爷爷,想哄爷爷开心被拴在葡萄架立柱上,觉得失去了自由,委屈又憋闷一丈青大娘外貌: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身强力壮,样样在行“站住!”“都给我穿上裤子!”“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小祖宗儿!”语言:泼辣大胆、爱打抱不平口苦心甜,溺爱孙儿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一阵风冲下河坡……手戳着他们的鼻子……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挥舞起来……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动作:风风火火,干净利落,英姿飒爽何大学问外貌: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性格:像关公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行动:这位身穿长衫的何大学问,骑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路遇文庙,他都要下马,作个大揖,上一股高香。神态:但是,这一趟回来……愁眉苦脸,垂头丧气,眉头子挽成个鸡蛋大的疙瘩。语言:“日本鬼子把咱们中国大卸八块啦!……”一个朴实的农民的爱国情感为孙儿请老师
与孙儿同享天伦之乐
给孙子带吃零食疼爱孙儿的慈祥的爷爷阅读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说一说:
用“我最喜欢_____,因为他(她)_____,从_____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示例:我最喜欢何满子,因为他顽皮淘气,从他“对爷爷心怀不满,拿白眼珠儿翻瞪爷爷,闷坐在窗根下,小嘴噘得能挂个油瓶儿”可以看出。何满子是个怎样的形象?这一人物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重点难点 小说中的何满子是一个活泼聪慧的六岁男孩,从小在乡间长大,野性十足,“就像野鸟不入笼,一天不着家,整日在河滩野跑”。他还是奶奶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备受爷爷奶奶的宠爱,但闯祸的时候爷爷也会严加管束。文中起笔就写了他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然后以他为线索人物,串起了后面的人物和故事,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独具风格的乡土文学的代表作。你认为它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现在哪些方面? 从人物形象来说,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奶奶“一丈青大娘”的外号和爷爷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乃至为人做事的方式上,都显示了这一特色。 从艺术方面来说,小说的故事情节富有传奇色彩,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小说中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威震古北口等传奇故事正是对典型的古典传统的继承。 从表现手法上来说,小说的结构与《水浒传》的结构相似,前几节分别介绍一位人物,由何满子的故事将人物串联起来。多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这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结构梳理蒲柳人家(节选)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何满子民族作风崇尚知识、侠肝义胆
仗义轻财、慷慨豁达泼辣大胆 刚直不阿
口苦心甜 疼爱孙儿天真、顽皮、聪明、活泼民族气派 小说通过塑造充满稚气、聪慧伶俐的何满子,豪爽泼辣、热心肠的一丈青大娘和爱面子、仗义轻财、疾恶如仇的何大学问等人的形象,向我们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京东地区北运河一带农村的风景习俗、世态人情,热情赞扬了那些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充满乡土气息。课堂小结1.语言活泼凝练,极富乡土气息。 这篇小说的语言独具特色,一方面,作者采用生动活泼、准确传神的民间口语与俗语,经过提炼后,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同时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富有写作特色节奏感。如写一丈青大娘的善骂:“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刻画出了一个性格泼辣的农村妇女形象,读来抑扬顿挫,颇富节奏感。2.采用倒叙、插叙手法,人物性格鲜明。 本篇小说采用倒叙手法,写一个中伏天“大晌午”发生的故事,先交代何满子被拴,设下悬念;中间用插叙表现人物、突出重点。如为了表现一丈青大娘疼爱孙子,插叙有关何满子父母的情况,通过婆媳间的矛盾,再现爱孙如命的奶奶形象。文章后半部分在塑造何大学问这一人物形象时,插叙外号的来历,交代人物的“关公相貌”、不寻常的经历以及乐善好施、侠肝义胆、好讲排场、摆阔气的性格特征。这一系列倒叙、插叙手法的运用使人物形象丰满、真切,性格鲜明。 课外阅读小说的其他部分,看看之后又发生了哪些故事,人物的命运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课后思考8 蒲柳人家(节选)
课题
蒲柳人家(节选)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
2.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3.了解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
过程与目标
1.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审美趣味。
课前预习
作者简介
刘绍棠(1936—1997),北京人,当代作家。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2年发表短篇小说《青枝绿叶》而一举成名。著有《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等短篇小说集,《蒲柳人家》《运河的桨声》《荇水荷风》等中篇小说,《地火》《春草》《京门脸子》《狼烟》等长篇小说,散文短论集《我与乡土文学》《我的创作生涯》等。
写作背景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妾,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头、吉老秤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现,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蒲柳人家》全篇共分12节,本文节选的是前两节。
读准字音
晌午(shǎnɡ) 痱子(fèi) 臊(sào) 纤夫(qiàn)
腌臜(ā zā) 捯气(dáo) 唿哨(hū) 咯吧(kā)
驾驭(yù) 呱呱坠地(ɡū) 拗不过(niù) 筵席(yán)
名讳(huì) 荣膺(yīnɡ) 断壁残垣(yuán) 戏谑(xuè)
勒令(lè) 坍塌(tān) 剜(wān) 毡(zhān)
辨清字形
晌(shǎnɡ)晌午 垣(yuán)城垣
响(xiǎnɡ)响亮 恒(hénɡ)恒心
理解词语
一气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②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打尖:途中休息临时吃点东西。白瞪:翻白眼,表示轻蔑、厌恶。
腌臜:脏,不干净。本文指糟蹋,使难堪。
捯气:人要死时急促地喘气,这里指喘息。
唿哨:又作“呼哨”,把手指放在嘴里用力吹,发出尖锐的像哨子一样的声音。
熏陶: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好的影响。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隐匿:隐藏,躲起来。
戏谑: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荣膺:光荣地获得。膺,承受、承当。如坐针毡:形容心神不宁。
芒刺在背: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
不依不饶:怎么也不肯宽恕别人。腻歪:厌恶,厌烦。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新课导入
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嫉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调皮、惹事的何满子惹恼了奶奶,奶奶到刚从外面赶马回来的爷爷面前告了状,爷爷这趟赶马险些丢了命,一怒之下,就把何满子拴在葡萄架下,何满子盼望望日莲姑姑来救他。
跳读课文第一部分,整理一丈青大娘的三个生活片段。
①给何满子做红兜肚;②力敌北运河上的纤夫(大闹运河滩);③何满子与奶奶捉迷藏。
跳读课文第二部分,整理何大学问的三个生活片段。
①路遇文庙烧高香;②请老秀才教何满子认字;③赶马差点丧命。
【品味亮点词语】
第7段中的“断喝”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断喝”指急促大声地吆喝,写出一丈青大娘的急性子,展现了一丈青大娘脾气火爆的性格特点。
品析“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这句话的妙处。
这句话中的动词用得非常生动传神,“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奶奶一丈青大娘的怒气和力气;纤夫“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栽倒”“捯气”“呻吟”,则写出了奶奶一丈青大娘这一巴掌的威力,读来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感悟精彩句子】
第10段第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比喻。运用一系列比喻,以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写出了何满子在奶奶心目中的地位之高,刻画了一位爱孙如命的奶奶形象。用词活泼简洁,充满乡土气息。
第12段第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何满子在奶奶心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表现出一丈青大娘的爱孙之情。
试对“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进行分析。
这一句是对何大学问的外貌描写,突出他的高大强健。这句话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对偶,多用四字句,遣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新课展开
【分析主体形象】
何满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何满子是一个野性十足、不受拘束、顽皮稚气、聪慧机灵的儿童形象。
六岁的小男孩何满子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人物,作者正是通过这样一个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孩子的眼睛,串起了整个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了几个世代栖息于北运河边的农民的性格和命运。
2.“一丈青大娘”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泼辣大胆、刚直不阿、口苦心甜、溺爱孙儿、勤劳善良、爱憎分明。
3.“何大学问”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侠肝义胆、仗义疏财、爱打抱不平、能说会道、好说大话、爱戴高帽。
何满子、一丈青、何大学问这三个人物,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示例一:我喜欢一丈青,因为她拥有农家人的多情重义、豪放率真的个性,“一双大脚”也是纯朴的农家人的特有象征,虽然有点大大咧咧,但却有一颗善良的心,她用长满老茧的“妙手”,为人们解决疑难杂症,成了真正的“布衣大夫”。她的质朴踏实、开朗热情成为农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对孙子更是呵护备至,百般迁就。
示例二:我最喜欢的是何满子的爷爷何大学问,他年轻时闹过义和团,会耍拳脚,耍大刀,打得一手好鞭花。人生阅历非常丰富,仗义轻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谁都敢得罪,也不乏同情心,所以我最喜欢他。
示例三:我最喜欢何满子,他是个名副其实的野小子,在他身上我发现了许多现在我已寻觅不到的东西,那就是“童心”。或许何满子太调皮了一点儿,但他是快乐的、自由的、不受约束的,他的童年没有留下遗憾。纵然他是个调皮的捣蛋鬼,他仍有一颗善良的心。他看见爷爷受了气,很沮丧,就希望自己能使爷爷开心,可见他是多么有爱心。
【把握文章主旨】
说说这篇课文的主旨是什么?
这篇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小说,它像一幅风俗画,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的农村的风景习俗、世态人情展现在读者面前,热情地赞颂了那些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热情正直的感情,以及那种肝胆相照、扶危济困、赤胆相见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鲜明的民族特色。
从人物形象上来看,一丈青大娘泼辣豪爽、刚直不阿、爱憎分明,何大学问仗义疏财、侠肝义胆、慷慨豁达。这正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他们的性格品质、为人做事,无不显示出作品的民族特色。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形象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因此,无论是从人物形象、艺术手法上,还是从作品的主题上,这篇小说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语言独具特色。
这篇小说的语言独具特色,一方面,作者采用生动活泼、准确传神的民间口语与俗语,经过提炼后,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同时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如写一丈青大娘的善骂:“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刻画出了一个性格泼辣的农村妇女形象,读来抑扬顿挫,颇富节奏感。
采用倒叙、插叙的写作手法。
本篇小说采用倒叙手法,写一个中伏天“大晌午”发生的故事,先交代何满子被拴,设下悬念,引人入胜;中间用插叙表现中心、突出重点,叙事手法别致。文章灵活运用插叙,自由流畅。如为了照应上文“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下文中插叙了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一事,突出了她爱憎分明、刚正不阿的特点。文章后半部分在塑造何大学问这一人物形象时,插叙外号的来历,重在交代人物的“关公相貌”、不寻常的经历以及乐善好施、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的性格特征。不寻常的长相,不寻常的经历,不寻常的身手,不寻常的性格,使人物形象丰满、真切,性格鲜明。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在本文中,作者为了表现一丈青大娘疼爱孙子,插叙有关何满子父母的情况,通过婆媳间的矛盾,再现爱孙如命的奶奶形象。请你运用插叙的记叙方式,写一篇短文,字数在200字左右,要求:叙事有条理,中心明确。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会了学生:
还存在的疑惑是:
方法指导:
怎样品析小说的语言
[解题技法]
1.比较法。通常是在同一语言环境中,选用不同的词语,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揣摩,体会作者用词的匠心。
2.联想法。这种方法是结合课文设计一些问题,对文字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或形象展开联想。
3.诵读法。这种方法,就是从感情入手,从语音的强弱高低、语调的平直升降、语速的急缓、停顿的长短等方面把握情感。词语一旦带上情感的音响,就能产生强烈的语感。
素材积累:
终生不入仕途的刘绍棠
1984年6月下旬的一天,刘绍棠应邀到新侨饭店出席中国作协召开的欢迎南斯拉夫作家代表团的招待会。路上,刘绍棠的心情不像平时那样平静,小声地对他的朋友说:“可能要给我个官儿当,这事你看行吗?”刘绍棠又轻轻地扬眉笑着说:“一当官儿,写小说可就要泡汤了。”朋友接过他的话说:“未必是那样。别人能干只挂名不出力的事,你为什么不可以试一试?”刘绍棠仿佛很有感触地说:“当官儿也能当出官儿瘾,一个作家一旦染上官儿瘾,创作就很难说了……”
一个月后,刘绍棠给中央一位老首长写了一封辞官不就的信,坦诚地阐释了他不肯当官儿,一心想在野从文的志向:“您打算用我,不过是因为我是您从小看着长大的,使唤起来顺手。如果我在工作中跟您发生分歧,连几十年的交情都耽搁了。”“从政不如从文,在朝不如在野。”“什么员我都敢当,什么长我也当不了。哪怕是只管两个人的小组长,我也当不好。”
8 蒲柳人家(节选)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
2.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3.了解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
过程与方法
1.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3.扩大阅读视野,进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1.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嫉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板书课题、作者〉
二、走近作者,资料助读
学生当堂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刘绍棠的资料介绍,教师适当引导。
三、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疏理字词。
本课易读错、易写错的生字较多,学生互相纠错,直至扫清所有字词障碍。
2.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思考:
(1)小说通过充满稚气、机灵顽皮的何满子的眼睛,勾勒了京东北运河边上农民的性格命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是课文的两个主要描写对象。那么,他们两人鲜明的性格特征是什么?另外,何满子的性格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作者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的音容笑貌、喜怒悲乐。奶奶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因为年轻纤夫的无理,她大打出手,赶得纤夫纷纷落水。她那刚直不阿、如火如荼、危急相扶、困厄相济的性格,透出了庄稼人的凛然正气。这种女中豪杰的形象,与《水浒》中著名女将一丈青扈三娘颇为神似。爷爷何大学问的外号带有戏谑的性质。他貌似关公,脾气性格也像关老爷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松,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同时善于讲故事,想象力丰富,编起故事来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因此得了“何大学问”的外号。而为了和这一外号相称,他还真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起来,让人忍俊不禁。
(2)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请画出有关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奶奶:“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奶奶的怒气和力气,泼辣无比的性格跃然纸上〉
“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
爷爷: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他这个人,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所以出一趟口外挣来的脚钱,到不了家就花个精光。”
依据上面两个题,在这三个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请以“我喜欢____〔填人物〉,因为他/她〉的性格,我从句或段看出来”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3)在学生的回答中归纳出三个人物的性格如下:(具体从句段中看出)。
“一丈青大娘”:泼辣大胆、刚直不阿、口苦心甜、溺爱孙儿、勤劳善良、爱憎分明……
“何大学问”:侠肝义胆、仗义轻松、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能说会道、好说大话、爱戴高帽……
“何满子”:机灵顽皮、纯真稚气、聪慧灵秀、伶俐可爱、疼爱爷爷……
3.学生揣摩品味独具魅力的小说语言。
教师提示:小说的语言运用非常有特色。在叙述故事描写人物时,一方面,作者采用了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写天气之热,“热得像天上下火”。写一丈青大娘溺爱孙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动而又准确传神。另一方面,作者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如:“何满子的爷爷,官讳已不可考。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号,北运河两岸,占北口内外,在卖力气走江湖的人们中间,那可真是叫得山响。”句中“官讳”是书面语,“叫得山响”是民间口语,二者结合给小说增添了幽默诙谐色彩。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精彩的语句、段可作摘抄和背诵。
四、深入研读,体会小说的艺术风格。
1.学生有感情地诵读,体会小说浓郁的乡土气息。教师提示:小说《蒲柳人家》真切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人情世态、生活风习。恰如一幅风俗画,情致缠绵。如何满子的光葫芦头木梳背儿,大红肚兜、长命锁,洗三百家衣,何大学问的走西口等都别具魅力,历历如绘。
2.学生联系阅读体验,合作探究:
《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独具风格的乡土文学的代表作。那么,你认为它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联系熟悉的古典文学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说岳全传》等,进行比照、交流,教师点拨:
小说的民族气派和民族作风,主要体现在:
首先,从人物形象来说,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这从“一丈青大娘”的外号和爷爷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乃至为人做事的方式,都显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其次,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小说中如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威震占北口等传奇笔墨正是典型的古典传统的继承。另外,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小说的结构得《水浒》神韵,即前几节分别介绍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莲的故事将人物串联一起。再如多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也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
总之,小说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是我国古典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正是丰富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浓郁的水乡风情,孕育了刘绍棠高度独创的乡土文学,“我要一生一世讴歌生我养我的劳动人民”(刘绍棠语),这满怀的率真之情,恰是我们解读乡土创作情感的一把钥匙。透过小说的渲染,我们洞察人物,更能观照那曾经鲜活演绎着的社会生活,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乃至将来,生活的底色都是鲜亮的,文艺也是如此,只要我们用心去品读。
六、布置作业
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是我国古典小说常见的表现手法。请你运用这种手法,描绘生活中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力求传神、有文采。
《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它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许多表现技巧和艺术手法,透过几户普通农家的故事,表现了京东北运河边农民的独特风貌,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
教读课文,重点在引导学生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会语言特色。对作品中的主要艺术形象,可由人物外号出发。把握其性格特点,体会艺术变现手法。对富有特色的语言运用,要引导学生加强诵读,精彩的语句、段落可摘抄和背诵。学习课文,重要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鼓励课外延伸拓展,扩大视野,深层体会小说浓郁的民族风格,为此,课前预习、引导和课后巩固拓展就更显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