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教学设计——新课程培训
学科 生物 教材名称:选修1 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题名称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年级:高二 学期: 第二学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掌握培养基的制备、高压蒸汽灭菌和平板划线法等基本操作技术 (二)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对实验改进和评价,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勇于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指导思想 尝试教学理论与人本主义理论;发现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
重点与难点 课题重点无菌技术的操作课题难点 无菌技术的操作
教学思路 第一节课教学策略: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制备培养基第二节课教学策略:纯化大肠杆菌,结果分析与评价
教学手段 学案导学,多媒体课件、实验室操作
主要资源 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操作视频
教学过程预设
环节 教师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示意图”提出问题:排气口为什么是弯曲的细管?用直的可以吗? 思考后回答 激发学习的动机
授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学案补充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的不同点强调消毒和灭菌的不同点组织学生制备固体培养基,指导学生学会倒平板操作。思考: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倒置?组织学生完成学案后,观看视频资料,完成平板划线操作组织学生观察上一个班学生的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的失败的原因。补充:菌种的保存 根据教材完成学案一、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 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 的营养基质叫培养基。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和 培养基。 2.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 、 和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 、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二、无菌技术 (一)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 的人侵,具体操作如下: 1.对实验操作的 、操作者的 和 进行清洁和消毒。 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 、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 。 3.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 附近进行。4.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 相接触。 (二)消毒和灭菌1.消毒是指使用较为 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常用的方法有 消毒法和 消毒法。2.灭菌是指使用 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 的微生物。常用的方法有: 灭菌、 灭菌、 灭菌。 三、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步骤:计算→称量→溶化→ →倒平板。学生完成倒平板操作四、纯化大肠杆菌 微生物接种最常用的是 划线法和 涂布平板法。 1.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 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 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2.稀释涂布平板法则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 ,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 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学生完成平板划线操作学生观察上一个班学生的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的失败的原因。菌种的保存(1)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2)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了解培养基的概念、类型、成分。了解无菌技术的目的和关键,常见的消毒和灭菌的方法,区分消毒和灭菌的不同点。学会制备固体培养基学会平板划线操作技术学会对实验几个的分析与评价了解菌种的保存方法
课堂反馈 在制备培养基和平板划线的实验过程中哪些步骤是无菌操作? 学生自主回答 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堂小结 培养基:概念、类型、成分无菌技术:消毒和灭菌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纯化大肠杆菌菌种的保存 强调课程的重点
作业 课后练习2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自主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在实验的实际操作中提高动手能力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由于上课时间的限制,不能让所有的实验步骤都让学生完成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