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2019_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6.1力的作用效果课件+精选练习含解析(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2019_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6.1力的作用效果课件+精选练习含解析(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2-18 15:28:59

文档简介










6.1 力的作用效果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种情形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一个物体绕着圆形轨道匀速转动;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
C.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 D.扔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运动
【答案】B。
【解析】A、一个物体绕着圆形轨道匀速转动,速度不变,但方向时刻在改变,故不合题意。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速度不变,方向为直线,故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符合题意。
C、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速度会越来越快,故不合题意。
D、扔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运动,速度会越来越慢,而且在重力的作用下做曲线运动,故不合题意。故选B。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
B.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C.施力物体施力在前,受力物体受力在后;
D.两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接触
【答案】C。
【解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能离开物体的单独存在,且每一个力都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两者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由此可以判定各个说法是否正确,进而判定选项。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故A正确。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B正确。
C、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不分前后,故C错误。
D、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不用相互接触,故D正确。故选C。
3.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B.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答案】D。
【解析】A、由力的概念可知,物体间要产生力,物体间必须要发生作用.如果只接触但不发生作用,就不会产生力,故A错。
B、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如重力和磁体间的磁力,故B错。
C、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故C错。
D、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故D正确。故选 D。
4.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则可能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
【答案】C。
【解析】力的三要素分别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需要根据题目条件进行分析。
推课桌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课桌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选C。
5.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 D.用力把铅球推出
【答案】A。
【解析】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橡皮泥的形状发生变化,所以选项A属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速度在减小,所以选项B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苹果在重力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快,所以选项C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用力把铅球推出,铅球在重力作用下,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在发生改变,所以选项D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选 A。
6.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力的作用点 B.力的大小 C.力的方向 D.力的单位
【答案】A。
【解析】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是因为力的作用点不同。故选A。
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②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③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④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故①正确,②错误。
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将其中一个称为施力物体,则另一个就成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故③正确。
马拉车前进,它们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故马对车有拉力,车对马也有拉力;故④错误。
故正确的为①③,故A正确,故选A。
二、填空题
8.指出下述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人拉车的力: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弹簧秤吊起重物的力: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
【答案】人;车;弹簧秤;重物。
【解析】①人拉车时,人对车产生力的作用,所以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车;②弹簧秤吊起重物时,弹簧秤对物体有力的作用,所以施力物体是弹簧秤,受力物体是重物。
故答案为:人;车;弹簧秤;重物。
9.暴风雨来临之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的____发生了改变,使落叶的____发生了改变。
【答案】形变、运动状态。
【解析】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树发生了形变,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说明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故答案为:形变、运动状态。
三、作图题
10.画出下面各力的示意图。

(1)用100N的力水平向右拉桌子;
(2)用50N的力沿斜面向上拉小车;
(3)用150N的力沿与地面成30°角向右上方拉小车;
(4)用40N的力竖直向上提箱子。
【解析】(1)画出物体A所受到的水平向右100N的拉力示意图,大小100N,方向水平向右,作用点在物体上,如下图。
(2)分析出力的三要素,大小为50N,方向沿斜面向上,作用点在物体上。
(3)拉力的作用点在小车右边缘的中点,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斜向右上方,拉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4)过箱子中点沿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明力的大小,作图如下。


一、选择题
1.(2018·恩施)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答案】A。
【解析】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发生了作用,故A正确。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想产生力,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故B错误。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故C错误。
D、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不相互挤压的桌子,故D错误。故选A。
2.(2018·绵阳)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机歼﹣15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个过程中(  )。
A.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
B.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
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相同;
D.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答案】B。
【解析】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发生形变,故A错误;
B、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故B正确;
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受力物体为拦阻索,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为战机,故受力物体不相同,故C错误;
D、作用效果不同,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作用效果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B。
3.(2019·天津)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已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该现象说明了( )。

A.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D.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答案】B。
【解析】把另一只小船推开的同时自己坐的小船则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故ACD错误。故选B。
二、填空题
4.(2018·张家界)足球场上,守门员将球扑出禁区,说明力可以 ;小莉在橡皮泥上印上漂亮的指印,说明力可以 。
【答案】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解析】本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守门员把球扑出禁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在橡皮泥上印上指纹,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答案: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改变物体的形状
5.(2018·龙东)小明调整遥控器,使飞机急转弯,这是因为力可以改变   。
【答案】物体运动状态。
【解析】小明调整遥控器,使飞机急转弯,飞机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这是因为力改变了飞机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物体的运动状态。
6.(2018?攀枝花)在攀枝花市中考体育800m测试中,随着发令枪声响起,小睿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出起跑线,3分20秒后冲过终点,取得了长跑满分的好成绩,她在起跑过程中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   (选填“是”成“否”)。
【答案】是。
【解析】小睿在起跑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大,所以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是。
7.(2018·扬州)分别用如图所示的FA、FB、FC关门,其中, 不能把门关上。

【答案】FA。
【解析】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故用如图所示的FA、FB、FC关门,其中,FA不能将门关上,FA可以将门打开。
故答案为:FA。
8.(2018·怀化)拉弓射箭的过程中,弓被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松手后箭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
【答案】形状;运动状态。
【解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所以在拉力的作用下弓变弯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放手后弓对箭产生了力的作用将箭向前推出。
故答案为:形状;运动状态。
9.(2018·徐州)如图乙所示,小华用绳拉着箱子行走,请画出绳对箱子拉力F的示意图。

【答案】如图。
【解析】小华用绳拉着箱子行走,箱子受到拉力的作用,方向沿绳子斜向上,作用点在固定绳子处,所以沿绳子画出动力F,如图:








PAGE



1



(共21张PPT)
第六章 第一节
力的作用效果

1
课堂导入
1.苹果为什么能“自己”掉下来呢?
2.起重机是怎样吊起大型货物的?
3.拔河比赛中如何把对方“拉”过来?
观察与思考
起吊大型货物
牛顿猜想
拔河比赛
以上所有现象,都是因为有“力”。
苹果掉下来是因为苹果受到地球吸引;
货物被吊起,是因为起重机的钢绳向上“拉”着货物;
拔河比赛,只有拉对方的力大于“阻力”才能把对方拉过来

1
课堂导入
观察与思考
提出问题
1.力是怎样产生的?
2.力有哪些特点?
3.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4.如何表示力

2
学习目标
1.理解力的概念;
2.认识力的相互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4.理解力的三要素;
5.会画力的示意图

3
课堂活动(一)
1.力的概念
什么是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一个物体(受力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必然有另一个物体(施力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做推手游戏的两个同学,甲推乙,乙感到甲的推力,施力物体是甲,受力物体是乙;同时甲也感到乙的推力,甲是受力物体,乙又是施力物体。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课堂活动(一)

1.力的概念
回答问题
完成下面表格
序号 生活事例 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
1 手提水桶
2 苹果落下
3 用手推门
4 阻拦索使飞机停下
水桶

苹果
地球


飞机
钢索

3
课堂活动(一)

1.力的概念
力的单位
力(用F表示)的单位是“牛顿”,简称为”牛”,符号”N“。
1.相互接触的物体可以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吗?
2.互相接触的物体一定会有力吗?
师生互动

3
课堂活动(一)
1.力的概念
1.力的产生必须有两个物体;
2.不接触的物体之间可以有力;
3.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
4.接触的物体必须发生作用才能产生力。
铁球受到的磁力
苹果受到地球的引力
总 结

3
课堂活动(一)
2.力的作用效果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产生什么效果?
1.力可以开弓,弓发生了形变;
2.推力让火箭起飞,火箭由静止开始运动;
3.拦阻索使飞机很快停下来,飞机由运动变为静止。

3
课堂活动(一)
2.力的作用效果
由此可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停止,可以让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速度、方向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效果
1.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课堂活动(一)
3.力的三要素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呢?
图甲.用不同力拉伸弹簧
图乙.相同力不同方向
图丙.不同作用点
由此可知,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

3
课堂活动(一)
3.力的三要素
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即将即练
1.从物理角度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是因为力是 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至少要有______物体;两个巴掌都感到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
2.拖拉机拉犁耕田,以犁为研究对象,犁受到拉力和阻力的作用,其中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阻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3.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则可能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
相互
两个
物体对物体
拖拉机
田地
C

3
课堂活动(一)
4.力的示意图
用带有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
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有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手提水桶
人拉车
人推箱子

3
课堂活动(一)
4.力的示意图
画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1.物体的示意图可用一方框(或其他规则几何图形)来表示;
2.力的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的中心上;
3.画多个力时共用一个作用点;
4.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越长;
5.题中已知力的大小,在图中要标出力的数值。

3
课堂活动(二)



C
课堂练习
例一:下列各对力中,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 )。
A.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船桨的力;
B.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
C.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D.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

3
课堂活动(二)




课堂练习
例二:头顶足球时,头对球施加了 ,同时头感到疼痛,说明头也受到了  对它的力,这说明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例三:在跳板跳水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跳板的 ,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 。
运动状态
形状

5
典例分析
典型例题 1
考点一:力的概念
(2018·恩施)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
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A

5
典例分析
迁移训练1
考点一:力的概念
(2018·龙东)小明调整遥控器,使飞机急转弯,这是因为力可以改变 。
物体的运动状态

5
典例分析
考点二:力的三要素
典型例题 2
(2018·扬州)分别用如图所示的FA、FB、FC关门,其中, 不能把门关上。
FA

5
典例分析
迁移训练2
考点二:力的三要素
(2018·徐州)如图所示,小华用绳拉着箱子行走,请画出绳对箱子拉力F的示意图。

5
典例分析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