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类遗传病》的教学设计
学 科 高中生物 教材名称:必修二 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题名称 人 类 遗 传 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举例说明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②初步学会调查和统计人类遗传病的方法③探讨人类遗传病监测和预防④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2、能力目标:①通过人类遗传病的调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协作讨论的能力,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②通过自主学习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自学、合作讨论、归纳总结的能力3、情感态度观目标:①通过了解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对学生进行人口素质教育、优生教育②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使初步形成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了解社会责任
教材分析 本节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 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3节的内容。本节以遗传病的实例、病理、危害、预防和诊断为线索,主要讲述人类遗传病常识性知识,与前面所学遗传学知识联系密切。本节活动较多:一个调查,两个资料搜集和分析,一个科学·技术·社会。本节与人类的生活联系紧密,对于提高个人和家庭生活质量,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通过遗传与变异内容的学习,他们对“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对遗传病较感兴趣,教师可先导后学。 对于实践调查,教师可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发现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以及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教学难点:如何开展及组织好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教学思路 首先简单介绍遗传病与传染性疾病的区别,引出遗传病概念,然后通过让同学观察人类遗传病的图片了解遗传病的类型、实例,再分析其产生原因; 其次引导学习调查报告,要求每组同学讨论后设计调查人群中总结出各种遗传病的表格;再通过一些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引导出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及其必要性;最后简单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并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影响展开适当的讨论。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调查法、讨论学习法、谈话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设计调查表
主要资源 网站搜索人类遗传病的图片、遗传病对人类危害的资料;制作的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预 设
教学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1.导入新课2.活动巩固 3.落实重点;三体综合征患者形成原因4.人群中遗传病的调查5.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6.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7.自我检测和布置课后作业 通过某些疾病的图片导入新课教师将预先准备的遗传病图片发给学生提问设疑,突破难点教师质疑:怎样来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教师出示我国目前遗传病对人类带来危害的具体数据资料,导出遗传病的预防措施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势导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内容、目的 观察、思考学生做遗传病分类的游戏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 并尝试回答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 并尝试回答学生文本阅读后作答学生展示收集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的资料,并分组讨论人类基因组计划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情境导入,感受遗传病在我们身边,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辨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归纳、语言组织表达等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归纳、语言组织表达等能力,指导学生实践培养学生阅读、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合作学习、语言表达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解题能力
自 我 反 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本堂课信息量较大,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较多,课堂没有太多时间留给学生展开一些问题讨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