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压强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B. 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C. 重力越大,压力越大;
D. 压力越小,压强越小
【答案】A。
【解析】单位面积上是指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故本选项正确。
B、只有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故本选项错误。
C、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重力有时候不等于压力,故本选项错误。
D、只有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力越小,压强越小,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
2.关于压力、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都是由重力引起的,大小就等于重力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物体对支承面的压力越大,压强也越大
D.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受力面受的压强也越大
【答案】D。
【解析】A、当把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压力由重力引起F=G;但有时压力与重力无关(如向墙上按图钉的压力与重力无关),故A错。
B、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所以它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故B错。
C、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其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只知道压力大,不知道受力面积,不能确定压强大小,故C错误。
D、由压强公式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支撑面受到的压强越大,故D正确。故选D。
3.站在沙地上的一名初三同学要搬走木箱,已知他一只鞋底的面积为200cm2,请估计木箱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
A. 1000Pa B. 7000Pa C. 10000Pa D. 20000Pa
【答案】D。
【解析】人的质量大约为60kg,那么其重力约为:G=mg=60kg×10N/kg=600N;
人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为:S=2×200cm2=400cm2=400×10-4m2;
那么人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由图片知:木箱在沙地中的凹陷程度要大于人在沙地中的凹陷程度,因此木箱对地面的压强要远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强,即:P木箱>P人;
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D选项符合这个条件,故选D。
4.一只底面为正方形、面积为S的箱子,当放在面积为2S的水平正方形桌面中央时,箱子对桌面的压强是p;当将该箱子放在面积为S/4的水平的正方形的凳面上时,箱对凳面的压强是( )。
A.p/4 B.p C.4p D.5p
【答案】C。
【解析】因为箱子在水平桌面上,所以对桌面压力:F=G,
当放在面积为2S的水平桌面上时,受力面积S1=S,;
当放在面积为的水平凳面上时,受力面积S2=
,故选C。
5. 统计结果显示,一般身材的人身高与脚印大小有一定的关系。下列关于刑侦人员为估计涉案人员高矮和体重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获得脚印的大小,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体重;
B. 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深浅,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
C. 获得地板上脚印的大小,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和体重;
D. 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大小和深浅,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和体重
【答案】D。
【解析】根据可知,在压强相同时,压力与受力面积成正比。题中已知罪犯的脚印的大小可求出其脚印面积的大小,再利用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深浅,就可以算出罪犯对地面的压力,然后即可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和体重。故选D。
6.若压力为F,横截面积变为S时,压强为p,那么( )。
A.当压力变为2F、横截面积变为2S时,压强变为2P;
B.当压力变为F/2、横截面积变为S/2时,压强变为P/2;
C.当压力变为2F、横截面积变为S/2时,压强变为P/4;
D.当压力变为F/2、横截面积变为2S时,压强变为P/4
【答案】D。
【解析】A、当压力和受力面积同时变为原来的2倍时,根据公式可知压强仍为P,不符合题意。
B、当压力和受力面积同时变为原来的1/2倍时,根据公式可知压强仍为P,不符合题意。
C、当压力变为原来的2倍,受力面积变为原来的1/2时,根据公式可知压强为4P,不符合题意。
D、当压力变为F/2、横截面积变为2S时,根据公式可知压强变为P/4,符合题意。故选D。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 ,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直线向右匀速离开桌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 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 B.M 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C.M 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D.M 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
【答案】C。
【解析】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来自于自身的重力,此时压力和重力相等,因为木块的重力不变,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也不变;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物体被缓慢推出,受力面积逐渐减小,由可知,压强逐渐增大。
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故摩擦力不变。故选C。
8.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答案】A。
【解析】A、图钉尖很尖锐,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符合题意。
B、书包带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书包对肩膀的压强,背书包时舒服些;不符合题意。
C、铁轨铺在枕木上是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不符合题意。
D、滑雪运动员穿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压强,从而不容易陷入雪中,不符合题意。
9.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压强分别为pA和pB。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pA<pB B.FA>FB,pA=pB C. FA>FB,PA>PB D. FA>FB?PA<PB
【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VA>VB,而A和B的材料相同,即密度相同,
根据公式G=mg=ρVg可知,GA>GB,
而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FA>FB。
A和B的密度相同,g是常量,而A和B的高度相同,根据公式p=ρgh可知,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pA=pB。故选B。
10.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已知体积VA<VB,高度hA<h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A>SB,对地面的压强pA=p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的密度一定大于B的密度; B.A的密度可能小于B的密度
C.A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 D.A的质量可能等于B的质量
【答案】A、C。
【解析】因为pA=pB,hA<hB,由P=ρgh得:ρA>ρB,故A选项正确;
又因为pA=pB,SA>SB,由得:GA>GB,即mA>mB,故C选项正确。
故选A、C。
11.一位初三同学站在操场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1.2×104Pa。某校初三有甲、乙、丙三个班,每班人数分别为38人、40人、42人,以班为单位站在操场上。关于每个班对地面的压强,下列估算中正确的是( )。
A.甲班约为5.6×105Pa;B.乙班约为4.8×105Pa;
C.丙班约为5.0×105Pa D.三个班对地面的压强大约都为1.2×104Pa
【答案】D。
【解析】已知一位初三同学站在操场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甲班对地面的压强
乙班对地面的压强
丙班对地面的压强
所以三个班对地面的压强大约都为1.2×104Pa。故选D。
二、填空题
12.如图所示的长方体,底面积为1m2,放在水平桌面上,重力为7.8×104N,它对桌面的压力是????N,若沿如图甲所示的虚线去掉一半,其余部分不动,这时它对桌面的压力是????N,压强是????Pa。如果沿图乙所示的虚线去掉一半,其余部分不动,这时它对桌面的压力是????N,压强是????Pa。
【答案】7.8×104N;3.9×104N;3.9×104Pa;3.9×104N;7.8×104Pa。
【解析】因为长方体在水平桌面上,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力:F=G=7.8×104N;
若沿如图甲所示的虚线去掉一半,对桌面的压力:F′=×G=×7.8×104N=3.9×104N,
对桌面的压强:p′===3.9×104Pa;
若沿如图乙所示的虚线去掉一半,对桌面的压力:F″=×G=×7.8×104N=3.9×104N,
受力面积:s′=×s=×1m2=0.5m2,
对桌面的压强:p″===7.8×104Pa。
故答案为:7.8×104N;3.9×104N;3.9×104Pa;3.9×104N;7.8×104Pa。
一、选择题
1.(2019·益阳)家用小轿车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1m2,车重1.2×104N。驾驶员及乘客共重3×103N。在水平地面上小轿车对地面的压强是( )。
A.3.00×105Pa;B.3.75×105Pa;C.1.20×106Pa;D.1.50×106Pa
【答案】B。
【解析】汽车、驾驶员及乘客共重:G=1.2×104N+3×103N=1.5×104N;
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F压=G=1.5×104N;
地面的受力面积:S=4×0.01m2=0.04m2;
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故选B。
2.(2019·聊城)、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1)若按(甲的方式,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地面的压力,
若按(乙的方式,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地面的压力,
故;
(2)由,,,可得,,则边长之比为,则面积之比为,因为,所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强之比是。故选B。
3.(2019·枣庄)下列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蚊子的口器 B.鳄鱼的牙齿
C.啄木鸟的尖喙 D.宽大的滑雪板
【答案】D。
【解析】A.蚊子的口器很尖,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不故A符合题意;
B.鳄鱼的牙齿很锋利,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啄木鸟的尖喙,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容易扎进去,故C不符合题意;
D.宽大的滑雪板,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故D符合题意。故选D。
4.(2017·东营)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则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大小关系为(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1)由图知,A、B所处的深度hA>hB,而A、B两点压强相等,即pA=pB,
由p=ρgh可知液体密度ρA<ρB。
(2)设A、B距离杯底的高度为h,烧杯底受到的压强:p底甲=pA+ρAgh,p底乙=pB+ρBgh,
因为pA=pB,ρA<ρB,所以pA+ρAgh<pB+ρBgh,
所以烧杯底受到的压强:p底甲<p底乙,
因为烧杯是直壁容器,烧杯底受到的压强p==,
设液体重分别为G甲、G乙,烧杯底面积为S,
p底甲=,p底乙=,可得:<,两烧杯内液体重G甲<G乙。
(3)因为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G杯+G液,所以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甲=G杯+G甲,
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乙=G杯+G乙,所以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因为p=、受力面积相同,所以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故选A。
二、填空题
5.(2019·贵港)在放假外出旅游时,小明发现所乘坐的汽车窗边放置有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逃生安全锤,如图3所示。这种逃生安全锤有一端设计成锥形,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________受力面积的方法,从而________压强来破坏玻璃窗逃生(两空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减小;增大。
【解析】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有二:一是压力大小,二是受力面积大小。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若要破坏玻璃窗,则需要增大压强,所以逃生安全锤有一端设计成锥形的目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
故答案是:减小;增大。
6.(2018?淄博)共享单车为人们的绿色出行带来便利,车把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 增大摩擦的。小明骑着单车到公园游玩,10min沿水平路面行驶了3km,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 m/s。若小明和单车的总质量是80kg,每个车轮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5cm2,骑行过程中单车对地面的压强是 Pa。(g取10N/kg)
【答案】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5;1.6×105。
【解析】(1)车把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的。
(2)小明骑车的平均速度:v===5m/s;、
(3)骑行过程中单车对地面的压力:F=G=mg=80kg×10N/kg=800N,
单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2×25×10﹣4m2=5×10﹣3m2,
骑行过程中单车对地面的压强:p===1.6×105Pa。
故答案为: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5;1.6×105。
7.(2019·贵港市覃塘区中考一模)现在的人行道铺设有盲道。盲道直行部分的地砖有凹凸不平条纹,窗道拐弯部分的地砖有凹凸不平圆点,其原理是通过该设施, (选填“增大”或“减少”)盲人的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路面对盲人的脚的 (选填“压力”或“压强”),从而引导他们走路。
【答案】增大;压强。
【解析】盲道直行部分的地砖有凹凸不平条纹,窗道拐弯部分的地砖有凹凸不平圆点,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地面对脚的压强,使脚感到不舒服,从而引导他们走路。
故答案为:增大;压强。
8.(2017?遵义)为了美化教室环境,小华同学从家里带来了一盆盆栽花卉,放于水平窗台上,盆栽花卉的总质量为2kg,花盆底面与水平窗台的接触面积为200cm2,则该花盆对窗台的压强为 Pa;小华每周一都要给花浇一次水,浇水后与浇水前相比较,花盆对窗台的压强将 (g取10N/kg)。
【答案】1000、变大。
【解析】花盆对窗台的压力:F=G=mg=2kg×10N/kg=20N,
对窗台的压强:;
浇水后与浇水前相比较,花盆的质量变大,重力变大,对窗台的压力增大,受力面积不变,由可知,花盆对窗台的压强变大。
故答案为:1000、变大。
PAGE
9
(共25张PPT)
第七章 第一节
压 强
1
课堂导入
观察与思考
观察生活
菜刀磨得很锋利
铁轨下铺上石枕
书包带做的很宽
如图,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什么会是这样?
1.菜刀磨得很锋利,切菜省力;
2.有石枕,铁轨不至于陷下去;
3.书包带很宽,被书包不勒肩膀。
1
课堂导入
观察与思考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1.菜刀磨得很锋利,刀刃与菜的接触面积非常小,用同样的力很容易把菜切断;
2.有石枕,列车重力分布在所有石枕上,铁轨不会被压进地里面;
3.书包带很宽,书包的重力分布在整个肩膀上,不勒肩膀。
上面问题都涉及到力和受力面积。这就是物理中的概念—压强。
2
学习目标
1.了解压力的概念;
2.理解压强的概念;
3.会计算压强;
4.认识生活中的压强。
3
1.压力
什么是压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课堂活动(一)
完成表格
分类 甲 乙 丙 丁
受力物体
压力大小
甲 乙 丙 丁
桌面
地面
墙壁
斜面
茶杯重力
箱子重力
手对图钉压力
重力的一部分
3
2.压力的作用效果
课堂活动(二)
探究实验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
小桌子,长方形海绵,钩码一盒
实验步骤
1.把小桌子放在长方形海绵上,观察海绵变形情况;如图甲;
2.控制接触面积不变,在小桌子放置一钩码,重复步骤1;如图乙;
3
2.压力的作用效果
课堂活动(二)
实验步骤
3.控制压力不变,把小桌子翻过来放置,改变接触面积,步骤2;如图丙。
实验表格
次数 受力面积 压力大小 作用效果
甲 四个脚 G桌 较深
乙 四个脚 G桌+G砝码 非常深
丙 小桌面 G桌+G砝码 较浅
3
2.压力的作用效果
课堂活动(二)
实验结论
分析: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压力的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压力的受力面积有关。压力越大,压力的受力面积小,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
3.压强
课堂活动(三)
压强定义
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压强公式
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单 位
F—牛顿,符合是N;
p—牛/平方米,符合是N/m2,用Pa表示,专用名称是帕斯卡
S—平方米,符合是m2
3
3.压强
课堂活动(三)
即讲即练
1.将重力为2N、底面积为2×10-2m2的物理书平放在水平课桌中央,课桌面积为0.2m2,则书对课桌的压强为( )。??
A. 5Pa B. 10Pa C. 50Pa D. 5000Pa
C
3
3.压强
课堂活动(三)
即讲即练
2.如图,物体与墙的接触面积为0.2m2,某人用200N的力将重为300N的物体压在墙上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对墙的压力为 N,物体对墙的压强为_____Pa物体受到墙对它的摩擦力为____ N。
200
1000
300
3
3.压强
课堂活动(三)
即讲即练
3.压强的公式 ,对这个公式正确的理解是( )。
A. 物体受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B. 物体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C. 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D. 受力面积一定,压强和压力成正比
D
3
4.压强应用
课堂活动(四)
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师生互动
请大家找出生活中常见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例子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图钉
公交车上的安全锤
刀
履带式推土机
大象的脚掌
滑雪板
3
课堂活动(五)
5.课堂练习
B
1.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书包背带做得较宽;B.切苹果器的刀片做得较;
C.铁轨铺在枕木上; D.“好奇”号火星车模型轮子大而宽
3
课堂活动(五)
5.课堂练习
B
2.如图,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将A匀速推上桌面的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将( )。
A. 压力变大,压强变大;B. 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C. 压力不变,压强变大;D. 压力变大,压强变小
3
课堂活动(五)
5.课堂练习
3.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平放,立放在水平坚硬的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 )。
A. 平放时大;B. 立放时大;C. 一样大;D. 无法确定
A
3
课堂活动(五)
5.课堂练习
4. 某中学生质量为50kg,每只脚与水平地面接触面积为200cm2,双脚站立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Pa,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是 Pa。(g=10N/kg)
1.25×104
2.5×104
4
典例分析
典型例题1
考点一:压力与压强
B
(2019·益阳)家用小轿车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1m2,车重1.2×104N。驾驶员及乘客共重3×103N。在水平地面上小轿车对地面的压强是( )。
A.3.00×105Pa B.3.75×105Pa C.1.20×106Pa D.1.50×106Pa
4
典例分析
变式训练1
考点一:压力与压强
减小
(2019·贵港)在放假外出旅游时,小明发现所乘坐的汽车窗边放置有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逃生安全锤,如图3所示。这种逃生安全锤有一端设计成锥形,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________受力面积的方法,从而________压强来破坏玻璃窗逃生(两空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增大
4
典例分析
典型例题2
考点二:压强的应用
B
(2019·泰安市中考最后一模)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书包带较宽;B.菜刀刀刃很薄;C.铁轨上铺枕木;D.穿滑雪板滑雪
4
典例分析
变式训练2
考点二:压强应用
(2018?青岛)书包带做得宽一些,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肩部的 ,从而 压强,背着更舒服。
受力面积
减小
5
课堂小结
6
课后作业
1. 关于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压力等于重力;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受力面;
D. 两个相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压力
6
课后作业
2. 一正方体金属块置于水平桌面上如果沿如图所示的虚线竖直切去一半,剩下一半跟原来相比,是( )。
A. 压力减半,压强减半;B. 压力不变,压强减半;
C. 压力不变,压强不变;D. 压力减少,压强不变
6
课后作业
3.小平在家中找了一块泡沫、一个小塑料板凳、一个铁块来研究压力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如图所示,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比较______ 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个实验可知,压力作用效果跟______ 有关系;
(3)比较乙、丙两个实验可知,压力作用效果跟______ 有关系;
(4)实验中用到的方法是______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