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时同步训练
第六章 力和机械
6.1 怎样认识力
要点感知 基础达标
要点1 力的作用效果
1. 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甲:压缩过程 乙:弹开过程
A. 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
C. 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2. 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 下来,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 起来,还可以使物体的运动速度 、 发生变化等。?
3. 如图甲、乙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选填“甲”或“乙”)
甲 乙
要点2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 我们常用“鸡蛋碰石头”来形容对立双方的势力悬殊,鸡蛋(弱者)很容易被碰得“头破血流”,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 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的力的作用
C.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5. 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
A. 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 铅球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向前滚去
C. 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D. 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要点3 力的三要素
6. 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①,②,③,④各图中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
A. 图①和② B. 图①和③ C. 图①和④ D. 图②和④
7. 如图所示,在用扳手拧螺母时,手握在C处比握在A处和B处更容易拧动,这说明力的
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大部分螺母在旋紧时要按顺时针方向施力,拧松时要按逆时针方向施力,这说明力的 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课后集训 巩固提升
8. 关于力的概念,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
B.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
C. 我们通常说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还有一个施力物体,只不过省略不谈了
D. 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其施力物体不一定存在
9. 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 力的大小有关 B. 力的方向有关
C. 力的作用点有关 D. 受力面积有关
10. 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A. 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B. 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 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 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11. 观察如图中四个情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
甲 乙 丙 丁
A. 甲图中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手用力捏气球,气球瘪了
B. 乙图中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熊猫拉竹子,竹子弯了
C. 丙图中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宝宝坐在两端支起的木板上,板弯曲了
D. 丁图中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手拉弓箭弦,弓箭变形了
12. 游泳运动员用手和脚向后推水,于是运动员就前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
B. 手和脚对水有一个推力,方向向后,则水对手和脚就有一个方向向前的推力
C. 水只是受力物体,不是施力物体
D. 手和脚对水的推力和水对手和脚的力相互抵消
13. “跳橡皮筋”和“打陀螺”是老上海典型的弄堂游戏,其中 主要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主要表明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以上均选填“A”或“B”)
A. 脚钩橡皮筋,橡皮筋变形 B. 击打陀螺,陀螺旋转
14. 如图所示,父子俩相持不下,此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 有关。
15. 高台跳水被誉为全世界最富有冒险性的体育项目,它起源于悬崖跳水。2012年,国际泳联正式宣布将高台跳水列为2013年第十五届巴塞罗那游泳锦标赛正式项目。在奥运比赛项目中,高台跳水是我国运动员的强项,中国女子高台跳水运动员陈若琳,曾获得北京奥运会女子跳台单人、双人冠军。试分析陈若琳在参加高台跳水前为什么总是站在跳板的最前端蹬跳板?
参 考 答 案
1. C 【解析】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在弹簧的压缩过程,弹簧变短,小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变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快慢,故A,B正确;小球被弹开的过程中,弹簧变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错误;在整个过程中,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故D正确。
2. 静止 运动 大小 方向
3. 甲 乙 【解析】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踢球时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图甲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人拉弹簧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图乙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4. C 【解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鸡蛋碰石头时,鸡蛋给石头一个作用力,同时石头也给鸡蛋一个作用力,这两个力是同时产生的,且大小相等,但鸡蛋不如石头硬,其承受能力比石头的承受能力小得多,所以在受到同样大小的作用力时,鸡蛋破碎而石头不会破碎。
5. B 【解析】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给踏板施加了一个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踏板也会给人的身体一个向上的力,身体向上跳起,故A不符合题意;铅球受力后由静止变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符合题意;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运动员给墙施加了一个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会给身体施加一个力,身体离墙而去,故C不符合题意;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给水施加了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也会给人的身体一个向前的力,身体前进,故D不符合题意。
6. C 【解析】图①和②,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的关系,力越大钢条形变越大,A不符合题意;图①和③,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的关系,力的方向不同,钢条的形变不同,B不符合题意;图①和④,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的关系,力的作用点不同,钢条的形变大小不同,C符合题意;图②和④,力的方向相同时,力的大小不同,力的作用点不同,一个不变量,两个改变量,不能研究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D不符合题意。
7. 作用点 方向 【解析】在用扳手拧螺母时,手分别握在A、B、C三处时,力的作用点不同,力产生的效果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点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顺时针拧螺母和逆时针拧螺母时,力的方向不同,力产生的效果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8. D 【解析】首先必须明确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有力产生必然同时存在两个物体,由此可见,只有选项D错误。
9. C 【解析】由题意知,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作用点A、B不同,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
10. A 【解析】头对球施力,使球进入球门,力改变了物体运动状态,没有说明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人对地向后施力,地对人向前施力,所以人向前运动,说明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火箭对气体向下施力,气体对火箭向上施力,所以火箭向上运动,说明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船桨对水向后施力,水对船就向前施力,所以船向前运动,说明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11. A 【解析】气球瘪了,是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A正确;竹子被拉弯,是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B错误;木板弯曲,是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C错误;弓箭变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错误。
12. B 【解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和水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故A、C错误;运动员给水施加了一个向后的力,同时运动员也受到了水向前的推力,故B正确;手和脚对水的推力和水对手和脚的力效果不能相互抵消,故D错误。
13. A B 【解析】脚对橡皮筋施力(脚钩橡皮筋),使其变形,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人对陀螺施力(击打陀螺),陀螺不停地旋转,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4. 作用点 【解析】力的三要素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题意可知,力的作用点不同,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
15. 要使跳板形变越大,不仅蹬跳板的力(作用力)要大,而且还与力的作用点的位置有关。当力的大小相同时,作用在跳板的最前端,力的作用效果最显著,因此运动员总是站在跳板的最前端蹬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