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粤教版选修3-3 2.1晶体和非晶体 达标作业(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粤教版选修3-3 2.1晶体和非晶体 达标作业(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2-18 00:4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晶体和非晶体
达标作业(解析版)
1.下列各组物质全部为晶体的是( )
A.石英、雪花、玻璃 B.食盐、橡胶、沥青
C.食盐、雪花、金刚石 D.雪花、橡胶、石英
2.有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100℃的开水降温至55℃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55℃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成称为“55°杯”。依据以上说明“55°杯”的工作原理是( )
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B.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C.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3.下列物体中是晶体的是
A.食盐 B.沥青 C.橡胶 D.松香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B.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C.晶体不能转化为非晶体,非晶体同样不能转化为晶体
D.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5.下列关于各向异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各向异性是指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B.各向异性是指非晶体的物理性质与方向的关系
C.各向异性是指多晶体的内部结构与方向有关
D.各向异性是指晶体的物理性质与方向的关系
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
B.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C.单晶体和多晶体都具有确定的几何形状
D.一定条件下,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但非晶体不能转化为晶体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B.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
C.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D.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8.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一定不是晶体
B.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只能生成同一晶体
C.若物体表现为各向同性,它一定是非晶体
D.有些晶体的物理性质与方向有关,这种特性叫做各向异性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不明显
B.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C.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相同
B.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也有压强
C.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气体若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缘故
11.用沥清铺成的路面,冬天变硬,夏天变软,沥青是晶体材料还是非晶体材料,列举生活中的晶体和非晶体例子。
12.如图表示一个氯化钠(NaCl)晶体的晶胞,其形状是一个立方体,其空间结构是每个立方体的8个角上分别排有一个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是交错排列的。图中以●表示钠离子,以○表示氯离子。若已知氯化钠的摩尔质量为M=5.85×10–2 kg/mol,密度为ρ=2.22×103 kg/m3,试估算相邻最近的两个钠离子间的距离。
13.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1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均选填“单晶体”“多晶体”或“非晶体”)
图1 图2
14.如图所示是一平面上晶体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图中三条等长线AB、AC、AD上物质微粒的数目均
_____(填“相同”取“不同”),由此得出晶体具有______的性质(填“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
参考答案
1.C
【解析】食盐、雪花、金刚石、石英、金刚石都是晶体;而玻璃、橡胶、沥青都是非晶体;故选C.
2.C
【解析】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开水倒入杯中,此时晶体物质被熔化,此过程晶体物质会吸收热量,当水的温度下降到55℃以下时,此时晶体物质会凝固,会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水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故选C。
3.A
【解析】常见的晶体有食盐、金刚石、海波、冰和各种金属等;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沥青、橡胶、松香、玻璃、木头等。所以只有A属于晶体。故选A。
【点睛】该题考查常见的晶体与非晶体,属于识记的内容,只有记住常见的晶体与非晶体,明确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即可正确解答.
4.B
【解析】(1)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还是晶体,选项A错误。
(2)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例如石墨和金刚石。B正确。
(3)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例如天然石英是晶体,熔融过的石英却是非晶体。把晶体硫加热熔化(温度超过300℃)再倒进冷水中,会变成柔软的非晶硫,再过一段时间又会转化为晶体硫,C错误;
(4)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是内能要增加,D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该题通过晶体和非晶体的特性进行判断:晶体是具有一定的规则外形,各项异性,具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表现各项同性,由此可判断各选项的正误。
5.D
【解析】各向异性是说明晶体的物理性质与方向有关的特性,非晶体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所以应选D.
6.B
【解析】A:金刚石、食盐和水晶是晶体;玻璃是非晶体。故A项错误。
B: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故B项正确。
C:单晶体具有确定的几何形状,多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故C项错误。
D:一定条件下,晶体、非晶体可以相互转化。故D项错误。
7.A
【解析】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选项A正确;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引起的分子的迁移现象,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是物理现象,故B错误;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加,选项C错误;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分子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则得到的小颗粒仍然是晶体,选项D错误,故选A.
8.D
【解析】不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可能是多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选项A错误;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可以生成不同晶体,比如:石墨与金刚石。故B错误。若物体表现为各向同性,它可能是非晶体,也可能是多晶体,选项C错误;有些晶体的物理性质与方向有关,这种特性叫做各向异性,选项D正确;故选D.
9.D
【解析】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它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A错误;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距离增大,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B错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吸热,内能增大,C错误;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天然石英是晶体,加工后做成玻璃就是非晶体,D正确.
10.BC
【解析】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因为氢和氧的分子质量不同,则分子速率不同,选项A错误;气体的压强产生是由于大量分子对容器的器壁的频繁的碰撞而产生的,则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也有压强,选项B正确;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天然石英是晶体,熔融过的石英却是非晶体,故C正确;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气体分子可以充满整个容器,如果没有约束,气体将散开,故D错误;故选BC.
11.沥青冬天变硬,夏天变软,说明它没有一定的熔点,所以沥青是非晶体。食盐、味精、冰糖为晶体。玻璃为非晶体。
【解析】沥青冬天变硬,夏天变软,说明它没有一定的熔点,所以沥青是非晶体。食盐、味精、冰糖为晶体,玻璃为非晶体。
12.4.0×10–10 m
【解析】每个离子分属于8个小立方体,所以图中的每个离子对图中画出的这一个立方体的贡献是个离子,即平均每个立方体含有一个离子,如图所示。因此,可以想象每个离子占有一个如题图所示的小立方体空间,或者说,一个氯化钠分子占有两个小立方体的空间。设小立方体的边长为a,则相邻最近的两个钠离子间的距离d=a.可见,只要能设法求出a,就能完成本题所求。
以1 mol氯化钠为研究对象,其摩尔体积V=,每个分子的体积V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每个小立方体的体积
小立方体的边长
两相邻的钠离子的最近距离为d=a,代入数据:
d=a=×2.8×10–10m≈4.0×10–10m。
13. 多晶体 非晶体 单晶体
【解析】由图可得,甲在导热性能上表现出各向同性且有固定的熔点,甲是多晶体;乙在导热性能上表现出各向同性且没有固定的熔点,甲是非晶体;丙在导热性能上表现出各向异性,丙是单晶体。
14. 不同 各向异性
【解析】三条等长线AB、AC、AD上物质微粒的数目不同,则晶体沿各个方向的导热、导电性能等等都不同,表现为各向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