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晶体的微观结构
达标作业(解析版)
1.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估测油酸分子直径时,可把油酸分子简化为球形处理
B.乙图中,显微镜下看到的三颗微粒运动位置连线是它们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烧热的针尖,接触涂上薄蜂蜡层的云母片背面上某点,经一段时间后形成图丙的形状,则说明云母为非晶体
D.丁图中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作用力F最小,分子势能也最大
2.某一物体具有各向异性,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该物体可能是非晶体 B.该物体一定是多晶体
C.该物体一定单晶体 D.该物体可能是多晶体
3.下列图象中属于玻璃凝固的是( )
A. B. C. D.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同一种物质能够生成几种不同的晶体 B.同种物质晶体的形状可以不相同
C.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非晶体 D.晶体在各方向上的物理性质是相同的
5.如果某个固体在不同方向上的物理性质是相同的,那么( )
A.它一定是晶体 B.它一定是多晶体
C.它一定是非晶体 D.它不一定是非晶体
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异性
B.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一定是非晶体
C.大粒盐磨成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
D.所有的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7.下列关于各向异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各向异性是指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B.各向异性是指非晶体的物理性质与方向的关系
C.各向异性是指多晶体的内部结构与方向有关
D.各向异性是指晶体的物理性质与方向的关系
8.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一定不是晶体
B.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只能生成同一晶体
C.若物体表现为各向同性,它一定是非晶体
D.有些晶体的物理性质与方向有关,这种特性叫做各向异性
9.辨别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比较可靠的方法是( )
A.从外形来判断
B.从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判断
C.从导电性能来判断
D.从是否具有确定的熔点来判断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黄金可以切割加工成各种形状,所以是非晶体
B.同一种物质只能形成一种晶体
C.单晶体的所有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D.玻璃没有确定的熔点,也没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
11.地矿工作者在野外考察时发现了一种矿石,该矿石具有某种规则的外形,当沿某一方向敲击时,比较容易将其一层层剥离,而沿其他方向敲击则不然,你对该矿石可做出怎样的判断?
12.说说石墨与金刚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3.有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能够生成不同的晶体,那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微粒能够按照______在空间分布。如碳原子如果按照图甲那样排列,就成为______,而按照图乙那样排列,就成为______。
14.(1)常见的固体中:①___________是晶体;②__________是非晶体.
A.玻璃 B.云母 C.水晶石 D.沥青 E.食盐
(2)下列物质:云母、食盐、蜂蜡、橡胶、铜,具有固定熔化温度的有___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甲图中估测油酸分子直径时,可把油酸分子简化为球形处理。故A正确;乙图中,显微镜下看到的三颗微粒运动位置的连线是它们做布朗运动的每隔一定的时间所处位置的连线,不是运动的轨迹。故B错误;燃烧的针尖,接触涂上薄蜂蜡层的云母片背面上某点,经一段时间后形成图丙的形状,由于是椭圆,则说明云母是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故C错误;丁图中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作用力F最小,分子势能最小。故D错误。故选A。
2.C
【解析】
【详解】
只有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故一物体具有各向异性,则该物体一定是晶体,而且是单晶体.
A.该物体可能是非晶体,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该物体一定是多晶体,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该物体一定单晶体,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该物体可能是多晶体,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C.
3.A
【解析】
【详解】
玻璃是非晶体,熔化或凝固的过程温度要不断变化。
A、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下降,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A符合题意。
B、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了对晶体凝固图象的分析,在分析时通过温度的变化情况判断熔化还是凝固图象;根据是否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判断晶体还是非晶体。
4.D
【解析】
试题分析:例如碳可以生成石墨和金刚石两种不同的晶体,故选项A正确;同种物质内部分子排列不一样可以生成不同的晶体,故选项B正确;石英晶体融化后就变成了非晶体,故选项C正确;晶体内部排列各向异性,决定了晶体物理性质各向异性,故选项D错误,应该选择选项D.
考点:本题考查晶体.
5.D
【解析】
【详解】
单晶体内部的结构具有规则,因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所以显示各向同性的是多晶体或者非晶体,故选项D正确
6.D
【解析】
【详解】
A、只有单晶体才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故A错误.
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晶体一定时固体,且内部具格子构造,但外部并不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如形状不规则的金属是晶体,故B错误。
大颗粒的盐磨成细盐,不改变盐的晶体结构,故C错误。
所有的晶体均具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故D正确。
7.D
【解析】各向异性是说明晶体的物理性质与方向有关的特性,非晶体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所以应选D.
8.D
【解析】不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可能是多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选项A错误;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可以生成不同晶体,比如:石墨与金刚石。故B错误。若物体表现为各向同性,它可能是非晶体,也可能是多晶体,选项C错误;有些晶体的物理性质与方向有关,这种特性叫做各向异性,选项D正确;故选D.
9.D
【解析】A、单晶体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多晶体和非晶体一样没有规则的外形,所以不能区分,故A错误.?B、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所以不能区分,故B错误.?C、单晶体中载流子遭受散射的几率小导电性好,多晶体、非晶体导电性都较差,所以不能区分,故C错误.?D、晶体不管是单晶体还是多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能区分,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常见的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单晶体和多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1)单晶体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2)晶体有固定的熔点;(3)单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点.但是:多晶体既没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也没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所以区分时主要看有无固定的熔点来判断晶体与非晶体.
10.D
【解析】A、常见的金属都是多晶体,因而黄金也是多晶体,只是因为多晶体内部小晶粒的排列杂乱无章,才使黄金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故A错误;
B、同一种物质可以形成多种晶体,如碳可以形成金刚石和石墨两种晶体,故B错误;
C、单晶体只在某些物理性质上表现出各向异性,并不是所有物理性质都表现出各向异性,故C错误;
D、玻璃是非晶体,因而没有确定的熔点和规则的几何形状,故D正确;
故选D。
11.由于该矿石具有规则外形,且不同方向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质,可知该矿石为单晶体.
【解析】
【详解】
由于该矿石具有规则外形,且不同方向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质,可知该矿石为单晶体.
12.石墨与金刚石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晶体,但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金刚石几乎不导电.金刚石硬度高,而石墨是松软的.石墨与金刚石的硬度相差甚远是由于它们内部微粒的排列结构不同,石墨的层状结构决定了它的质地柔软,而金刚石的网状结构决定了其中碳原子间的作用力很强,所以金刚石有很大的硬度.
【解析】
【详解】
石墨与金刚石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晶体,但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金刚石几乎不导电.金刚石硬度高,而石墨是松软的.石墨与金刚石的硬度相差甚远是由于它们内部微粒的排列结构不同,石墨的层状结构决定了它的质地柔软,而金刚石的网状结构决定了其中碳原子间的作用力很强,所以金刚石有很大的硬度.
13. 同规则 石墨 金刚石
【解析】根据晶体的微观结构可知,不同的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生成不同的晶体,碳原子按照图甲所示排列成为石墨,按照图乙所示进行排列生成的就是金刚石。
14.B(或云母)、C(或水晶石)、E(或食盐) A(或玻璃)、D(或沥青) 云母、食盐、铜 蜂蜡、橡胶、铜
【解析】
【详解】
云母、食盐、铜都是晶体,故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蜂蜡、橡胶属于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云母、食盐为单晶体.
(1) ①[1].B(或云母)、C(或水晶石)、E(或食盐) 是晶体;
②[2].A(或玻璃)、D(或沥青) 是非晶体;
(2) [3].具有固定熔化温度的有:云母、食盐、铜;
[4].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有蜂蜡、橡胶、铜.
【点睛】
注意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否变化.变化,则为非晶体,不变,则为晶体.常见的晶体有海波、食盐和各种金属;常见的非晶体有玻璃、松香、塑料、陶瓷等;晶体又分为单晶和多晶,单晶体各向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