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摩擦力的秘密
【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2.能够说出摩擦力的功与过。
3.能够设计减少运动物体摩擦力或阻力的验证实验。
4.知道如何减少摩擦力。
【教学重点】
研究如何减少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教学难点】
分析摩擦力的“功”与“过”。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测力计、圆形木棒、厚纸板(一面光滑一面粗糙)、装砝码的盒子、橡皮泥、绳子(4条)、洗洁精、瓶子、秒表、实验记录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认识摩擦力
1.“拔书”比赛。
(1)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那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拔书”比赛。
游戏的规则是:一个女同学捏住两本交叉在一起的书的折叠处,两个男同学把书往两边拔,十秒之内拔开书就是男生赢,拔不开就是女生赢。
(2)同学上台比赛。(大家猜猜会是男生赢,还是女生赢呢?)
(3)比赛结果真是出乎意料,请两位同学说“拔书”时的感受。
(4)对呀,就是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帮助了女同学,你们认为这种力量是什么呢?
学生猜测,认为是摩擦力。(板书:摩擦力)
大家真聪明,都知道是摩擦力啊!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呢?那接着我们就来认识摩擦力。
2.认识摩擦力。
(1)现在跟老师一起用双手来制造摩擦。
①师示范,学生跟着做:双手放到空中运动,问学生:现在有摩擦现象吗?(没有)接着做:将一只手放在另一只手上面,不运动,问学生:现在有摩擦现象吗?(没有)那应该怎样做才有摩擦?(学生回答)
②带领学生做一次摩擦,是呀,只有两个物体接触并运动后才会产生摩擦现象,产生摩擦需要有两个条件,(板书:接触、运动)我们在做摩擦的过程中有什么感觉?(有种力在阻碍前进)这种力的方向怎样呢?这时老师演示手向前运动,问:手向哪里运动呢?(向前)阻碍手运动的力向哪个方向?(向后)这种阻碍运动的力也是摩擦力。大家翻到课本47页,找出什么是摩擦力?(学生回答)
(2)出示摩擦力的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学生齐读)
(3)原来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生活中,你在做什么的时候感受到摩擦力?(推箱子、推窗户、滑滑梯)
(4)出示奥运游泳和蒲公英随风飘的图片,讲述: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是不是也会产生摩擦力呢?(会),这种摩擦力叫阻力。
(5)阻力定义: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阻力。(学生齐读)
二、判断摩擦力的“功”与“过”
1.摩擦力的功劳可大了,它能帮人做事。(板书:功)播放视频。
2.你有这样的经历吗?(如下雨天走路、骑车)这时你希望摩擦力大呢?还是小呢?有什么办法解决呢?(穿鞋、撒灰渣)
3.生活中摩擦力有时也有负面作用,给人带来麻烦。(板书:过)
同学们玩过拉人游戏吗?(出示图片)
(1)一个同学蹲下,另一个同学拉他前进,这时你觉得摩擦力大还是小?你会选择在什么地方玩这个游戏?
4.下面的图片,你认为哪些是摩擦力的“功”,哪些是“过”?
(1)出示课本中的图片a汽车在路上运动。b划龙舟。c手拿物体(指纹)。d沙纸磨东西。e拧瓶盖。
(2)学生辨析。
(3)小结:摩擦力是功的时候,我们就希望它增大,摩擦力是过的时候,我们就希望它减少。(板书:增大、减少)
三、研究如何减少摩擦力
1.从古到今,人们都在想办法利用摩擦力为人类服务。(出示图片)讲述:这是古埃及的金字塔,非常壮观的建筑,建造埃及金字塔的巨石平均每块有2.5吨,最大的可达160吨,这些巨石是古埃及人从遥远的地方搬运来的,在没有现代化机械的情况下,他们是怎么搬的,猜一猜?(在路上铺上一根根圆木)
2.提问:为什么在地上铺上圆木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搬巨石了呢?
3.谈话:你们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呢?我们就研究一下。
小组活动:研究怎样减少摩擦力。
学生交流讨论怎样减少摩擦力的做法。
在做实验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学生齐读:(1)认真阅读操作指南,按里面的步骤做。(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同时要求每个实验连做三次,记录员要及时做好记录,把记录表填完整。(3)做完实验,请将实验器材摆放整齐。
4.学生开始实验。
5.汇报交流小组的研究成果。
结论:
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使摩擦力更小。(板书:光滑、滚动)
物体放在液体中又是如何减少它的阻力的,接着我们也来研究一下:
6.研究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
7.这是什么?(橡皮泥)我们已经知道它在液体也会有阻力,那我们有没有办法减少它的阻力呢?
8.小组讨论,交流,共同完成验证方案。
9.交流实验结果:流线型的物体的阻力最小。(板书:流线型)
10.在生活中有没有其它物体,也采用流线型的外形设计的,是什么?(飞机、火箭、汽车、导弹、子弹头)
四、生活中增大或减少摩擦力的应用
1.只要科学地动脑、动手,就会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力呢?
2.出示课本图片:
(1)自行车链条加润滑油。
(2)轮胎上的条纹。
(3)在肥皂液中取玉镯。
(4)轴承的钢珠。
(5)车轮上加防滑链。
(6)潜艇设计成流线型。
五、课堂总结
总结:在生活中,希望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办法,让摩擦力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六、作业设计
观察自行车的构造,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或减少摩擦力?是怎样增大或减少的?
七、课后反思
从教学过程的设计来看,我始终着眼于科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重在通过学生的体验和动手,探究摩擦力的秘密,但从时间上还是没能把握好,这是我今后要改善的主要方面。
【板书设计】
4.摩擦力的秘密
接触 运动
功 增大
摩擦力
过 减少 光滑 滚动
流线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