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4.1 昼夜交替现象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4.1 昼夜交替现象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18 18:13:1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昼夜交替的现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昼夜交替的现象》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一课。地球的运动是很复杂的,除了公转和自转以外,还有其他许多运动,可以说地球的运动是多种运动的复合。由于本单元是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因此只研究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自转和公转。而昼夜交替的现象就与地球的自转有关。本课教材设计了三个活动,一是请学生自由发表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二是用模拟实验探究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三是根据模拟现象提出多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进行分析。可以教材的意图是让学生借助模拟再现等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通过电视或书籍,大多数都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转并且围绕太阳公转这一科学事实。对于昼夜交替这一现象也是司空见惯。但至于其中原理却是依然未知。再者,对于身在地球内部的人们,地球运动的知识是比较抽象,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到了五年级,思维能力发展已经逐步趋向复杂。因此可能通过一些简单的模拟实验逐步进行逻辑推理思维训练。
【教学目标】:
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能借用模拟实验进行推测、验证、解释昼夜交替的成因。
培养推测有依据、结论讲证据的科学精神。对探索地球运动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能借用模拟实验进行推测、验证、解释昼夜交替的成因。
【教学难点】:理解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西向东进行自转。
【教学思路】: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演示用的大地球仪、手电筒
学生:纸箱(模拟星空)、手电筒、小组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两张学校的照片)这两张图片有什么不同点?
板:白天(昼)、夜晚(夜)
2.在我们这里每一天都经历这样的现象,从白天到黑夜,夜晚过去了又迎接第二天的黎明,如此交替进行。(板书:交替)那么,白天是如何变成黑夜的呢?黑夜又是怎样变成白天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昼夜交替的现象。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动,引出昼夜,让学生根据昼夜交替的产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并根据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教学过程和教学重难点的修正。并激发学生探究和参与的欲望)
二、建立模型、合理推测
1、白天是如何变成黑夜的呢?黑夜又是怎样变成白天的?说说你们的看法。
2、提出建立模型:同学们,我们研究问题的时候会进行猜测,这些猜测是需要依据,可以是生活经验,某个现象,也可以是建立模型。什么是建立模型,当你通过制作某种东西来表示一个物体或事件时,你就是在建立模型。就如刚才研究的问题,白天是如何变成黑夜?我们也可以建立一个模型。跑到地球以外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知道地球处于宇宙之中,因此,我们可以借用一个箱子,里面涂黑了,表示宇宙。用手电筒表示太阳。那地球呢?地球就用乒乓球表示。仔细想想,做这个模型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太阳不动,宇宙相对不动,地球可以动。注意合作。轮流感受一下,再次进行推测,想想白天是如何变成黑夜的?
3、学生建立模型,体验活动
4、讨论,推测白天是如何变成黑夜的?
5、评论,注意提醒转动方向的问题。
三、利用模型、解释现象
1、根据刚才的讨论,修改自己组的推测。
2、借用手电筒和地球仪尝试解释现象。
3、小组交流
4、评论。
5、播放视频资料,小结。
四、拓展运用
1、假如地球不自转会有什么结果。
2、假如没有太阳, 地球会怎样。
3、总结: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几千年,从夜观天象到仪器测量,无论用哪种手段,有一点是共同,那就是收集证据,寻找真相。这就是实证意识!希望同学们能用这种精神解决更多的问题。
板书设计:
白天 交替 黑夜
(昼) (夜)

地球自转
自西向东
《昼夜交替的现象》记录表
第 组
【任务】:进行模拟实验,思考白天是如何变成黑夜的?黑夜又是如何变成白天的。用简单的文字或符号、图说说你们的推测。

提示:这个模拟实验需要多人配合完成的,所以小组要分工。建议有人操作,有人记录,记录完了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