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淀粉遇到碘酒会发生变色反应,变成蓝紫色。
米饭中加入碘酒变成深蓝色,说明米饭中含有淀粉。
过程与方法
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淀粉。
观察淀粉遇到碘酒变成什么颜色。
米饭加入碘酒会发生什么变化?
利用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这一特性,检验多种食物是否含有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调动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分工合作,有步骤,有计划的完成实验任务。
使学生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是科学实验中最重要的方法。
教学重点:
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教学难点:
米饭变蓝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装有碘酒的喷壶,一张用淀粉液写字的白纸,滴管,培养皿。
学生准备:每小组准备一些淀粉,一些米饭、一些面粉、一些白糖、黄瓜、白菜、马铃薯、红薯、馍片、瘦肉、肥肉、饼干、梨、橘子,纸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自我介绍。
游戏:变魔术。
魔术有着无限的魅力,同学们都喜欢吧!今天老师给大家变一个魔术。同学们先看清楚,老师手里有什么?(一张白纸),老师这还有一个法宝,是一瓶棕色的液体,老师用它一喷,白纸上会有什么奇迹出现,同学大胆猜想一下。(各种说法)
这么多的说法,究竟那位同学说对了呢,我们来看看,大家看清楚了。老师将棕色液体喷在白纸上,你们观察白纸上有什么?什么颜色?为什么白纸上会出现字呢?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一课,就会明白这其中的奥秘。板书课题-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魔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会变味的米饭
米饭是我们的主食,我们几乎天天都在吃,米饭是甜的吗?如果米饭是甜的应该一开始吃的时候就可以尝到甜味,但他得经过时间的咀嚼才出现甜味,而且还慢慢的甜起来,原来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
2.认识淀粉
师:老师给每组同学桌上都准备了一些物品,同学们先观察一下,都有什么?
请一名学生回答,(碘酒、淀粉、米饭、面粉、黄瓜、白菜、马铃薯、红薯、馍片、瘦肉、肥肉、饼干、梨、橘子、纸巾)。
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淀粉。你们了解淀粉吗?它可以用来干什么?(可以用来制作药品,可以做化妆品,可以烹调美味佳肴)
下面我们观察一下淀粉,用什么方法好呢?老师告诉大家一种方法(一看,二闻,三摸),一看淀粉是什么颜色,二闻,闻淀粉有什么气味,闻时用手朝鼻子方向扇一下或几下,问问有什么气味。注:闻气味时鼻子不能直接对准被监测的物体闻,这是科学实验中的规定,尤其是检测不明物体时,千万不能用鼻子闻。三摸,摸淀粉有什么感觉,(学生答)(PPT)
3.淀粉遇到碘酒的变化
接下来每位同学拿一根棉签蘸碘酒,擦一擦刚才摸了淀粉的手指,看看你手指上的淀粉有什么变化,(学生答变成了紫色)。
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淀粉遇到碘酒发生了变色反应,变成了紫色)。
(PPT展示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这一现象就是淀粉特有的性质。)
4.米饭与碘酒的变化。
师:接下来我们看看米饭遇到碘酒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分组实验:(每组6-7人)每小组指定一位组长由组长操作,一位记录员,一位发言人,其他同学观察帮助记录员做好记录。
实验步骤:1、预测结果 2、实验得出结论3、验证预测结果。(PPT展示)。
下面我们就动手做一做吧:(PPT展示介绍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滴管的中间部分,食指和拇指抓住滴管的胶头部分并捏紧排除管内空气,将滴管深入碘酒瓶内,轻轻松开吸取适量的碘酒),拿出滴管在米饭上滴一两滴碘酒,注意滴管口不能接触被检测的米饭,观察米饭遇到碘酒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交流得出结论:米饭遇到碘酒变成了深蓝色,这种蓝色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米饭这种物质有什么特点)说明了米饭中也含有淀粉。
淀粉遇到碘酒变成蓝紫色这一特性,我们可以用它来检验哪些食物含有淀粉。
三.寻找淀粉的踪迹(PPT)
1.检测桌上食物,请同学们,用我们刚才检测米饭中含有淀粉的方法,检测桌上的食物。
2.将含有淀粉的食物放入准备好的盒内,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记录。
3.汇报检测结果。PPT展示(你们组检测了几种物品,含有淀粉的有几种不含有淀粉的有几种,预测正确的有几种预测错误的有几种)
汇报交流:(学生)
小结:谈谈这节的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知道淀粉特有的性质是: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前面我们的小魔术就是利用淀粉的这一特性,那几个字就是用淀粉溶液写的。所以喷上了碘酒后就出现了蓝紫色的字。
四、作业
回家后同学们可以用碘酒检测还有哪些食物含有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