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的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生态工程的概念、原理以及各原理的内容。
2、情感态度目标
使学生对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有深刻了解;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和建设祖国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建立知识创造价值、知识为人类服务、知识使人类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3、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尝试设计简单的生态工程;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指导思想: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学会科学方法、技能和科学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树立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科学与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生活与健康等的密切关系,促进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生态工程的概念和生态工程的五个基本原理。难点是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教学思路:
通过学生课前自己收集资料、课本提供的资料以及教师收集的关于生态破坏的有关影视资料片,引发学生讨论,如何修复被破坏的环境,从而引出生态工程课题。通过展示课件,学生自学、讨论,教师引导,使学生归纳出生态工程的概念和五个基本原理。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分析讨论教材资料,让学生理解进行生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理解通过生态工程实现“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这一思路。认识进行生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学生收集资料和图片,学生自主讨论,学生课外实践。
主要资源:
教材资源,学生收集的信息资源,本地资源。
教学过程预设: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新课 三、小结 四、课外实践 教师展示影视资料、课本资料,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和图片。问:如何修复这些被破坏的环境?(课件展示):教师讲述:生态工程的概念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1、关注生态工程建设展示1998年长江洪灾资料。2、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实例:古代无废弃物农业物种多样性原理实例:植树造林中出现的不注意多样性的问题(举出教材案例、展示图表)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列举学生关注的一些实例,例如,农村的烧柴问题,草原保护中遇到的农民生活问题等。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3、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教师归纳小结 调查北湖区市郊乡猪-果-沼工程,了解沼气工程的基本原理,生产方法,工艺流程。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讨论,提出生态工程建设、生态经济等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导致洪灾的原因是什么?洪灾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 学生自学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案例、讨论解决的方法。 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模拟决策,理解整体性原理内容。 学生分组进行课外调查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分析信息、交流能力,对本课教学重点有初步了解,引入课题。 让学生理解进行生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用案例引出对原理的学习,再利用原理分析讨论对案例问题的解决。 帮助学生从整体性上考虑解决生态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可把整体性原理学习得更为透彻。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调查理解我国推广沼气工程的目的和意义。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
充分利用了教材资源、本地资源和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等资源,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资料的能力以及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存在问题与不足:
学生接触社会实际的机会不多,收集的图片资料限于从网上下载和书本资料,而从工农业生产一线收集的资料则没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