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度生物总复习第一轮复习专题七 人的由来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2011年度生物总复习第一轮复习专题七 人的由来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9.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8-11 14:2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专题七 人的由来
知识讲解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人类的起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发展: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2.人的生殖:
(1)男性生殖系统:
(2)女性生殖系统:
(3)生殖过程:
①受精:精子和卵细胞相结合的过程叫做受精。卵细胞由卵巢排出以后,进入输卵管。精子依靠它本身的运动,可以经过子宫腔而到达输卵管,这时如果精子和卵细胞相遇,就可能受精。在受精过程中,一般只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同卵细胞核融合,形成受精卵。其他精子则逐步萎缩和溶解。
②怀孕:受精卵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这就是怀孕。
③胚胎发育:胚胎发育到第8周左右就成为胎儿。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是由胚胎的附属结构输送的。胚胎的附属结构包括胎膜、脐带和胎盘等。脐带是连于胎儿脐部与胎盘之间的一条带状物。是胎儿与母体之间输送营养物质、氧和代谢产物的通道。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它由胎儿部分的叶状绒毛伸入母体部分的基蜕膜组成。
④分娩:妊娠到40周左右时,有独立存活能力的胎儿以及胎盘、胎膜、脐带、羊水等附属物自子宫内排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3.青春期:
(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身高突增;性器官迅速发育并成熟。男孩开始长胡须、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出现遗精等;女孩的盆骨开始变宽、声调变高、会来月经等;
(2)心理变化: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内心世界开始封闭;有朦胧的性意识。
4.计划生育:
(1)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①晚婚:我国婚姻法规定男22周岁、女20周岁为结婚的最低年龄,晚婚就是提倡和鼓励男女青年在到达最低结婚年龄后推迟2-3年结婚。
②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3年生育。
③少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严格控制第二胎,杜绝多胎生育。少生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④优生:促使生出的后代在遗传素质上优良,同时避免生出有遗传疾病的后代。
(3)意义:晚婚、晚育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典例剖析
例1.精子与卵细胞相遇在 ( )
A.输精管 B.输卵 C.子宫 D.卵巢
[解析]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后,依靠它本身的运动,经子宫腔而到达输卵管,如果在此遇上卵细胞,就可能受精形成受精卵。
[答案]B。
例2.(2010·三明市)青春是美好的。下列关于青春期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内脏器官功能明显增强 B.身高突增是显著特点
C.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D.男孩发育早干女孩
[解析]男孩发育一般比女孩早1-2年。
[答案]D。
例3.优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方面。下列不属于优生措施的是 ( )
A.适龄结婚,适龄生育 B.遵守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
C.做好婚前检查,进行遗传咨询 D.为确定胎儿性别,进行产前诊断
[解析]优生就是要提高人口质量,尽量避免有遗传病和残疾的孩子出生。为确定胎儿性别,进行
产前诊断是我国目前所不允许的。
[答案]D。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可以说明 ( )
A.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
C.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D.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2.卵细胞是由下面哪个器官产生的 ( )
A.阴道 B.子宫 C.睾丸 D.卵巢
3.在男性生殖系统中,能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是 ( )
A.前列腺 B.睾丸 C.精囊腺 D.附睾
4.当精子进入母体后,如果遇上卵细胞,就会完成受精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一旦形成就开始分裂,那么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的场所是 ( )
A.输卵管 B.子宫 C.卵巢 D.阴道
5.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你知道胎盘位于母体的什么位置吗 ( )
A.子宫外 B.子宫内膜 C.脐带上 D.胚胎上
6.下列关于胎儿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的途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胎儿→胎盘→脐带→母体 B.胎儿→脐带→胎盘→母体
C.脐带→胎盘→胎儿→母体 D.胎盘→脐带→胎儿→母体
7.下列各项中,不利于青春期发育的生活习惯是 ( )
A.生活有规律 B.加强体育锻炼
C.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 D.注意个人卫生
8.下列不属于进入青春期后正常心理表现的是 ( )
A.自我意识增强 B.不喜欢和周围同学说话
C.对异性有较强的交往欲望 D.对所属集体有强烈的归属感和依赖感
9.下列关于人类的由来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
A.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B.人类起源于类人猿
C.人类起源于几百万年前 D.“露西”是古人类的一员
10.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过程中,进化发展的基础是 ( )
A.用语言进行交流 B.用大脑思考问题
C.能直立行走 D.能使用简单的工具
11.人体胚胎发育时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于 ( )
A.母体 B.胎盘 C.卵黄 D.胚胎自身
12.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中,“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下列关于“少生”政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规定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B.如果第一、第二胎的孩子有残疾,允许生育第三胎
C.杜绝多胎生育
D.一对夫妇可生育二胎以内
13.我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的缔造者是张丽珠教授,这项生物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生殖辅助技术,这种技术的特点是 ( )
A. 无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B.无性生殖、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C.有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D.有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14.关于人生长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受精卵只有到达母体子宫后,才开始进行分裂和分化
B.婴儿的出生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
C.人体第二性征的出现只是性激素作用的结果
D.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能发展的黄金时期
15.你现在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青春期,下列关于青春期出现的心理和生理现象,你认为不正常的是 ( )
A.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B.身高突增
C.愿意与异性接近,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D.失眠多梦,不愿意与他人交流
16.下列有关青春期和生殖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比男孩早1-2岁
B.遗精和月经是正常生理现象
C.青春期结束,生殖器官还没有完全成熟,不宜早婚
D.女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
17.进入青春期后,男孩会出现正常的遗精现象,为了防止或消除非疾病性的频繁遗精,不正确的做法是 ( )
A.穿过紧的内裤,防止精液流出 B.保持个人卫生
C.集中精力学习,多参加有益的活动 D.早睡早起,不赖床
18.某女性生了一男一女的双胞胎,其原因是 ( )
A.一个受精卵分裂成为独立的两个个体
B.一个卵细胞和两个精子受精
C.两个卵细胞和一个精子受精
D.两个卵细胞分别与两个精子受精
二、简答题
19.数学推算:假设有4万对24岁的新婚夫妇,不考虑死亡问题且每代中的男女比例相等。如果每对夫妇及其子孙都生两个孩子,那么,他们都是25岁生育与都是30岁生育相比,150年后,人口会多增加___________代,人口总数会多增加___________万;如果每对夫妇及其子孙都是25岁生孩子,那么,他们都生两个与都生一个相比,50年后,人口总数会多增加___________万。从上述推算可以依次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措施。
20.右图所示为你身体不同部位(或器官)生长速度的曲线图,其中,
能代表生殖器官的是曲线 。
21.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如图表示某地男女身高增
长速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表示的是_______(选填“男”或“女”)性身高增长速
度的变化曲线。
(2)甲和乙在青春期出现的外表上的不同变化称为第
_________性征。
(3)专家建议青少年要多吃含_________(选填“蛋白质”、“糖
类”或“脂肪”)丰富的食品,因为它是人体细胞生长及修
补组织的主要原料。
22.下图为人体胚胎发育示意图,请回答:
(1)有人说“试管婴儿是指婴儿在试管中诞生”,这种说法不完全对,其实试管婴儿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_______的过程是在试管中进行的,而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仍然是_________。
(2)胎儿通过________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至第_______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由母体分娩而出,可见,母亲的怀孕过程不容易。
(3)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措施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其中________可以避免生出具有遗传疾病的孩子,有利于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强化训练答案
1.C 2.D 3.B
4.A(点拨:精、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成受精卵后就开始分裂)
5.B 6.B(点拨:胎儿与胎盘之间靠脐带相连)
7.C 8.B 9.B
10.C(点拨:直立行走使人类的前肢得以解放出来,从而能逐步完成更精细的动作) 11.A 12.C 13.C 14.D 15.D 16.C 17.A 18.A 19. 1 8 10 晚育 少生 20.C
21.(1)男 (2)二 (3)蛋白质
22.(1)受精卵 子宫 (2)胎盘 40 (3)优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