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教科版 科学
2.4.空气的热胀冷缩
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吗?
实验器材
要求:1.水位大约一半。
2.按顺序依次放入热水、常温水、冰水。
3.观察现象。
热水
常温水
冰水
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空气比水的热胀冷缩现象更加明显
与水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不同?
null
热水
冰水
null
空气微粒
水的微粒
受热
受热
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运用
放入热水中
夏天的轮胎气为什么不能太足
课后小结
Learn
1. 我们发现空气的热胀冷缩和水的热胀冷缩相比( )
A.两者区别不大
B.体积变化更加明显
C.体积变化更不明显
LOREM IPSUM
B
2.用热水泡的方法可以使瘪的乒乓球重新鼓起来,这主要利用了( )的热胀冷缩。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LOREM IPSUM
C
3.下列现象与空气热胀冷缩现象有关的是( )。
A.空气被压缩
B.热气球升空
C.夏季打开可乐的瓶盖有气泡冒出
LOREM IPSUM
B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教学反思
在经过本单元前面三课的学习后,学生们已经对固体和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对于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还是具有一定基础的。本节课内容包含两个活动。活动一:研究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材从液体的热胀冷缩的知识出发,引出“空气是否热胀冷缩”的探究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想出办法来观察。学生们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合理选择搭配,然后分别放进热水、常温水、冰水,静置观察现象。同时联系到水的热胀冷缩,两者进行比较找到不同之处。活动二:解释空气的热胀冷缩。因此,本课选用了学生较为熟悉的空气为例,感知空气的热胀冷缩。同时与水的热胀冷缩进行比较,发现不同之处。教材选择模拟游戏生动表现了空气“微粒”的运动,从而解释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解释热胀冷缩现象还存有一定的困难。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为下节课研究金属的热胀冷缩性质以及进一步认识大多数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理解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初步了解热膨胀现象和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学会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激发对热胀冷缩现象产生更浓厚的探究兴趣。意识到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在生活中的具有广泛的用处。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后习题
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空气的热胀冷缩和水的热胀冷缩相比( )。
A.两者区别不大
B.体积变化更加明显
C.体积变化更不明显
2.用开水泡的方法可以使瘪的乒乓球重新鼓起来,这主要是利用了( )的热胀冷缩。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3.下列现象与空气热胀冷缩现象有关的是( )。
A.给篮球充气
B.热气球升空
C.夏季打开可乐的瓶盖有气泡冒出
参考答案:
1.B
2.C
3.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
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
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
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
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
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
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
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
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637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
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空气的热胀冷缩
【教材简析】
《空气的热胀冷缩》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四课。本课是学生在研究了液体热胀冷缩之后,开始关注并研究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本节课内容包含两个活动。活动一:研究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材从液体的热胀冷缩的知识出发,引出“空气是否热胀冷缩”的探究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想出办法来观察。学生们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合理选择搭配,然后分别放进热水、常温水、冰水,静置观察现象。同时联系到水的热胀冷缩,两者进行比较找到不同之处。活动二:解释空气的热胀冷缩。
【学情分析】
在经过本单元前面三课的学习后,学生们已经对固体和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对于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还是具有一定基础的。因此,本课选用了学生较为熟悉的空气为例,感知空气的热胀冷缩。同时与水的热胀冷缩进行比较,发现不同之处。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解释热胀冷缩现象还存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2.初步了解热膨胀现象和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
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
科学态度目标
对热胀冷缩现象产生更浓厚的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在生活中的具有广泛的用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难点: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准备】
分组准备:每组3个烧瓶、1个锥形瓶、1只气球、热水、常温水、冰水、实验记录单等。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袋空气。
【教学过程】
一、问题聚焦
1.复习旧知
回顾上节课“液体的热胀冷缩”的知识。
(1)一些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2)实验室里的温度计是利用酒精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2.引出新问题
教师出示一袋空气。提问:现在袋子里面装满了空气,它是否也和水一样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3.师生交流讨论。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一: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
1.追问。
空气无色无味,而且也看不见,我们怎么知道它的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呢?
2.教师出示实验器材(学生分组器材),提问:能否设计实验,清楚地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1)学生独立思考设计实验。
(2)全班交流设计实验。
(3)教师小结并明确实验探究方案,同时出示实验要求。
3.实验要求:
(1)3个烧杯中,每个烧杯都大约盛放半杯水(热水、常温水、冰水)。
(2)将装置依次放入盛水(热水、常温、冰水)的烧杯中,直至没有明显变化时再拿出。
(3)小组合作实验,完成记录单。
(4)注意安全!
(二)研讨一
1.实验中我们小组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套在锥形瓶上的气球在热水杯中鼓起来了,在常温水杯中瘪下去了,在冰水杯中更加瘪了。)
2.我们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和上节课水的热胀冷缩现象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不同? (空气比水的热胀冷缩现象更加明显。)
(三)探究二:解释空气的热胀冷缩
1.提问:温度变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怎么回事?
2.学生尝试解释。(关于微粒的解释如有困难,可加入教材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
3.学生根据自己理解:画空气微粒和水的微粒受热后运动变化图。
空气微粒
受热
水的微粒
受热
(四)研讨二
1.展示几幅学生的空气微粒和水的微粒受热后的运动图,研讨:为什么这样画?
2.物体的热胀冷缩是怎么引起的?我们能建立自己的假说吗?(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三、拓展延伸
1.空气的热胀冷缩在生活中有哪些具体的运用?
2.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4.空气的热胀冷缩
受热体积膨胀
空气
受冷体积缩小
空气比水的热胀冷缩现象更加明显。
【作业设计】见课后习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活动记录单
第()组 记录人:
空锥形瓶套上气球放入 热水 常温水 冰水
实验现象 (采用图文结合的记录方式)
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