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华人们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如图中召开的会议主要是为了筹备(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
A.重庆谈判 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成立新中国
2.2019年,某中学策划了“峥嵘七十载,与国同梦”演讲赛。此活动主要是纪念(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3.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所表达的含义是,新中国成为( )
A.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C.消灭地主阶级的国家
D.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
4.“1953年6月,朝鲜政府追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彭德怀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根据材料判断杨根思所属的部队是( )
A.中国工农红军
B.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5.1952年10月14日凌晨,上甘岭战役打响了。结果,志愿军打出了国威军威,打掉了美军“从战场上得到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的妄想。上甘岭战役发生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6.在预习《抗美援朝》这一节课时,涂涂同学摘录出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有( )
①中朝人民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战争造成了朝韩分裂对峙的局面
③战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大大提高
④战争的结果是将美国赶出了朝鲜半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7.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4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长为285.2公斤。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B.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
C.土地改革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D.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
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政治意义的是( )
A.彻底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D.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9.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中的代表有( )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董存瑞 ④刘胡兰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如果中国人没有于1950年11月在朝鲜战场上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进程就一定不一样。”这则材料肯定了( )
A.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
B.抗美援朝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
C.抗美援朝对世界重塑的重大意义
D.抗美援朝使中国成为世界强国
11.“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
A.老解放区 B.新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12.一首民歌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民国约法》
13.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1950—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下列对当时土地改革后的土地所有制理解正确的是( )
A.由私有到公有 B.由私有到私有
C.由公有到公有 D.由公有到私有
14.如图是1949—1952年中国粮食产量示意图,促使图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西藏和平解放
15.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下图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中国近代化的伟大探索
二、非选择题(16题14分,17题27分,18题14分,共55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会议包括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1949年毛泽东的讲话
(1)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分)由此,确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摘自李忠杰主编《共和国的足迹》
(2)材料二的事件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新”的主要含义是什么?(6分)
材料三 在旧社会千疮百孔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着内忧外患,一场为了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役打响了。
(3)请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场“战役”中采取的对内措施和对外措施各是什么。(4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用浓重的湘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54门礼炮同时发出28响……
(1)材料一中描绘的是什么事件?(2分)五星红旗在哪一次会议上被定为国旗?(2分)“28响”含义的起止时间、事件分别是什么?(4分)
材料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所有国家都吃了大亏,只有美国发了战争财,本土没有遭到破坏,所以美国当时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敢碰美国人。中国跟他们打了一仗,而且至少在军事上也没有被打败,和美国人坐在谈判桌上平等对话。
(2)材料二所述“中国跟他们打了一仗”的这“一仗”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据材料二说说这“一仗”的重要意义。(4分)
材料三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3)依据材料三,指出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如何变化的。(4分)刘少奇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你如何理解这句话?(6分)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3分)
18.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生动地叙说着一段历史。请以下面三幅图片呈现的历史信息为核心,简要说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
友情提示:观察三幅图所记录的历史事件,(6分)然后从这些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中叙述说明。(8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答案
一、1.D 2.C 3.B 4.D 5.D 6.C 7.B 8.C 9.A 10.C 11.B 12.C 13.B
14.B 15.B
二、16.(1)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准备。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结束了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真正实现独立自主;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3)对内:和平解放西藏、土地改革;对外:抗美援朝。
17.(1)开国大典。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抗美援朝。 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空前提高。
(3)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18.(1)图一是开国大典;图二是朝鲜战争的交战双方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图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民主政权建立,为我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和进行土地改革奠定了政治基础;1950—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在新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国内的土地改革为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了坚实的后方基础和物质保障;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的进行又为国内的土地改革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土地改革完成和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使国家形势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