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和估测能力。
3、激发学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
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
数学课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卡纸。
教学过程:
1、理解面积含义。
1)复习测量长度的单位厘米、分米、米,并用手势比划分别有多长。
2)引入新的知识,板书:面积和面积单位
3)摸一摸课桌表面,课本、练习本的封面,比较大小,认识什么是物体的表面,并板书:物体的表面 大小
4)复习学过哪些封闭图形,并判断课件中的图形是否封闭图形,并板书封闭图形。
比较两个正方形、两个三角形的大小,得出“重叠”是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之一。
5)总结,在数学上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
6)生齐读面积的概念。
7)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这块黑板的面积,这个正方形表面的大小就是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你能照样子说一说什么是课桌、课本表面的面积吗?
8)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认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课件)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通过观察、重叠,都比较不出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通过讨论,得出数格子。
2)数学游戏,南北两边的同学分别数两张格子纸上的格子,猜测,格子多的纸可能大些。重叠两张纸,验证,并非格子越多纸的面积越大,最终得出,必须统一格子的大小。
4)课件出示,数格子比较出刚才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3)总结,测量面积,就必须统一面积单位。
3、认识常用的三个面积单位。
1)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面积单位,师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学习平方分米
①测量正方形的边长,得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②生仿照样子,说一说什么样大小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③同桌合作,用手势比划1平方分米大约有多大。
④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⑤用手中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白纸的面积是多少。说一说,并演示。
⑥还可以用手中的1平方分米测量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
3)学习平方厘米
①由测量橡皮一个面的面积用1平方分米是否合适,引出平方厘米。
②生说,什么样大小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③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卡片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4)学习平方米
①闭眼回想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有多大。
②师贴1平方米的卡纸,生估计面积有多大。
③用1平方分米的卡纸验证面积是1平方米。
④估计1平方米的土地上能站几名同学,并找学生站一站。
5)小结。
4、回顾整理,反思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