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物理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二册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4 宇宙航行
2020年春高一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练习:7.4 宇宙航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春高一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练习:7.4 宇宙航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2-18 14:46:50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文档简介
第4节 宇宙航行
1.人造地球卫星以地心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小
B.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大
C.所有卫星的速度均是相同的,与半径无关
D.所有卫星的角速度均是相同的,与半径无关
2.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静止的人造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B.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C.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的值
D.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的值
3.(多选)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卫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周期大于乙的周期
B.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D.甲在运行时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
4.已知某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为8 km/s,该星球半径为R,则在距离该星球表面高度为3R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宇宙飞船的运行速度为( )
A.2 km/s B.4 km/s
C.4 km/s D.8 km/s
5.(多选)在2016年,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二号对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神舟十一号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假设天宫二号在距离地球表面400 km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的离地高度为3.6×107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宫二号的运行速率不可能达到7.9 km/s
B.天宫二号的运行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天宫二号的向心加速度小于9.8 m/s2
D.天宫二号的运行周期等于24 h
6.(多选)同步卫星离地心的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向心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的半径为R,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
A.= B.=2
C.= D.=
7. (多选)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大小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8. (多选)同步卫星在赤道上空同步轨道上定位以后,由于受到太阳、月球及其他天体的引力作用影响,会产生漂移运动而偏离原来的位置,若偏离达到一定程度,就要发动卫星上的小发动机进行修正。如图所示,实线为离地面36000 km的同步轨道,B和C为两个已经偏离轨道但仍在赤道平面内运行的卫星,要使它们回到同步轨道上应( )
A.开动B的小发动机向前喷气,使B适当减速
B.开动B的小发动机向后喷气,使B适当加速
C.开动C的小发动机向前喷气,使C适当减速
D.开动C的小发动机向后喷气,使C适当加速
9.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几个人造地球卫星A、B、C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某一时刻它们恰好在同一直线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v=可知,运行速度满足vA>vB>vC
B.运转角速度满足ωA>ωB>ωC
C.向心加速度满足aA<aB<aC
D.运动一周后,A最先回到图示位置
10.已知地球半径为R0,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一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2R0,则( )
A.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
B.该卫星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为
D.该卫星的周期一定小于24 h
11. (多选)北京时间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交会对接前“神舟十号”飞船先在较低的圆轨道1上运动,在适当位置经变轨与在圆轨道2上运动的“天宫一号”对接。如图所示,M、Q两点在轨道1上,P点在轨道2上,三点连线过地球球心,把飞船的加速过程简化为只做一次短时加速。则“神舟十号”( )
A.“神舟十号”须在Q点加速,才能在P点与“天宫一号”相遇
B.“神舟十号”在M点经一次加速,即可变轨到轨道2
C.“神舟十号”在M点变轨后的速度大于变轨前的速度
D.“神舟十号”变轨后运行周期大于变轨前的运行周期
12.如图所示是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
B.在绕月圆形轨道上,卫星周期与卫星质量有关
C.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D.在绕月圆形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大于受月球的引力
13.一颗人造卫星在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已知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1=7.9 km/s,g=9.8 m/s2。
(1)这颗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为多大?
(2)它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为多大?
(3)质量为1 kg的仪器放在卫星内的平台上,仪器的重力为多大?它对平台的压力有多大?
14.已知“嫦娥一号”绕月飞行轨道近似为圆形,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飞行周期为T,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
(1)“嫦娥一号”绕月飞行时的线速度大小;
(2)月球的质量;
(3)若发射一颗绕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近月飞船,则其绕月运行的线速度应为多大。
答案
1.人造地球卫星以地心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小
B.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大
C.所有卫星的速度均是相同的,与半径无关
D.所有卫星的角速度均是相同的,与半径无关
答案 B
解析 由F==mr=,可知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大,A错误,B正确;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与半径均有关,C、D错误。
2.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静止的人造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B.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C.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的值
D.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的值
答案 A
解析 同步卫星只能位于赤道正上方,且高度、周期等是一定的,故选A。
3.(多选)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卫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周期大于乙的周期
B.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D.甲在运行时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
答案 AC
解析 卫星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ma=mr,得a=,T=2π ,由题可知r甲>r乙,所以a甲
T乙,故A、C正确;第一宇宙速度等于近地卫星的绕行速度,也是最大的绕行速度,故B错误;同步卫星的轨道在赤道的正上方,不可能经过北极正上方,故D错误。
4.已知某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为8 km/s,该星球半径为R,则在距离该星球表面高度为3R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宇宙飞船的运行速度为( )
A.2 km/s B.4 km/s
C.4 km/s D.8 km/s
答案 C
解析 第一宇宙速度v==8 km/s,则距该天体表面高度为3R的宇宙飞船的运行速度v′====4 km/s,故C正确。
5.(多选)在2016年,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二号对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神舟十一号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假设天宫二号在距离地球表面400 km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的离地高度为3.6×107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宫二号的运行速率不可能达到7.9 km/s
B.天宫二号的运行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天宫二号的向心加速度小于9.8 m/s2
D.天宫二号的运行周期等于24 h
答案 AC
解析 根据G=ma=m=mrω2=mr得向心加速度a=,线速度v= ,角速度ω= ,周期T= 。7.9 km/s是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根据v= ,可知天宫二号的运行速率不可能达到7.9 km/s,故A正确;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小相等,根据角速度ω= ,天宫二号的轨道半径小于地球同步卫星,所以天宫二号的运行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即大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小,故B错误;天宫二号的向心加速度a==<=g,故C正确;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为24 h,根据周期公式T=,天宫二号的轨道半径小于地球同步卫星,所以周期一定小于24 h,故D错误。
6.(多选)同步卫星离地心的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向心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的半径为R,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
A.= B.=2
C.= D.=
答案 AD
解析 由于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物体的角速度相等,由a=rω2得=,A正确,B错误;由G=m,得v= ,故=,D正确,C错误。
7. (多选)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大小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 BD
解析 由G=m,得v= ,因为r3>r1,所以v3
r1,所以ω3<ω1,B正确;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为地球引力产生的,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也只有地球引力产生加速度,a=,到地心的距离相等,故两加速度大小应相等,C错误;同理,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大小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大小,D正确。
8. (多选)同步卫星在赤道上空同步轨道上定位以后,由于受到太阳、月球及其他天体的引力作用影响,会产生漂移运动而偏离原来的位置,若偏离达到一定程度,就要发动卫星上的小发动机进行修正。如图所示,实线为离地面36000 km的同步轨道,B和C为两个已经偏离轨道但仍在赤道平面内运行的卫星,要使它们回到同步轨道上应( )
A.开动B的小发动机向前喷气,使B适当减速
B.开动B的小发动机向后喷气,使B适当加速
C.开动C的小发动机向前喷气,使C适当减速
D.开动C的小发动机向后喷气,使C适当加速
答案 AD
解析 当卫星速度突然变大时,由于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卫星将做离心运动而远离地球,最后以较小的速度在较大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反之当卫星速度突然变小时,由于万有引力大于向心力使卫星做向心运动而靠近地球,最后在半径较小的轨道上以较大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因此题中两卫星轨道修正办法是使B减速,而使C加速,故A、D正确。
9.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几个人造地球卫星A、B、C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某一时刻它们恰好在同一直线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v=可知,运行速度满足vA>vB>vC
B.运转角速度满足ωA>ωB>ωC
C.向心加速度满足aA<aB<aC
D.运动一周后,A最先回到图示位置
答案 C
解析 由G=m得,v= ,r大,则v小,故vA<vB<vC,A错误;由G=mω2r得,ω= ,r大,则ω小,故ωA<ωB<ωC,B错误;由G=ma得,a=,r大,则a小,故aA<aB<aC,C正确;由G=mr得,T=2π ,r大,则T大,故TA>TB>TC,因此运动一周后,C最先回到图示位置,D错误。
10.已知地球半径为R0,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一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2R0,则( )
A.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
B.该卫星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为
D.该卫星的周期一定小于24 h
答案 D
解析 根据G=m得v=,其中r=3R0,又G=mg,解得v= ,A错误;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线速度,由v= 可知,该卫星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B错误;根据a==,C错误;因该卫星的高度小于同步卫星的高度(大约是6R0),则该卫星的周期小于24 h,D正确。
11. (多选)北京时间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交会对接前“神舟十号”飞船先在较低的圆轨道1上运动,在适当位置经变轨与在圆轨道2上运动的“天宫一号”对接。如图所示,M、Q两点在轨道1上,P点在轨道2上,三点连线过地球球心,把飞船的加速过程简化为只做一次短时加速。则“神舟十号”( )
A.“神舟十号”须在Q点加速,才能在P点与“天宫一号”相遇
B.“神舟十号”在M点经一次加速,即可变轨到轨道2
C.“神舟十号”在M点变轨后的速度大于变轨前的速度
D.“神舟十号”变轨后运行周期大于变轨前的运行周期
答案 BD
解析 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m=mω2r=mr,解得v=,ω=,T=2π,可知轨道半径越大,v、ω越小,周期越大,而“天宫一号”的轨道半径比“神舟十号”的大,故“神舟十号”变轨后的速度小于变轨前的速度,变轨后的运行周期大于变轨前的运行周期,故C错误,D正确;“神舟十号”在低轨道适度加速可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但在Q点加速不会在P点与“天宫一号”相遇,在M点经一次加速,即可变轨到轨道2,故A错误,B正确。
12.如图所示是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
B.在绕月圆形轨道上,卫星周期与卫星质量有关
C.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D.在绕月圆形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大于受月球的引力
答案 C
解析 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小于第三宇宙速度,A错误;根据G=m2r可知周期与卫星质量无关,与中心天体质量有关,B错误;由F=知C正确;卫星在绕月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小于受月球的引力,D错误。
13.一颗人造卫星在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已知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1=7.9 km/s,g=9.8 m/s2。
(1)这颗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为多大?
(2)它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为多大?
(3)质量为1 kg的仪器放在卫星内的平台上,仪器的重力为多大?它对平台的压力有多大?
答案 (1)5.6 km/s (2)2.45 m/s2 (3)2.45 N 0
解析 (1)卫星近地运行时,有G=m
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R时,有G=m
由以上两式得v2== km/s≈5.6 km/s。
(2)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R时,有G=ma
靠近地面时,有=mg
解得a=g=2.45 m/s2。
(3)在卫星内,仪器的重力等于地球对它的吸引力,则
G′=mg′=ma=1×2.45 N=2.45 N,
由于卫星内仪器的重力完全用于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仪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仪器对平台的压力为零。
14.已知“嫦娥一号”绕月飞行轨道近似为圆形,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飞行周期为T,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
(1)“嫦娥一号”绕月飞行时的线速度大小;
(2)月球的质量;
(3)若发射一颗绕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近月飞船,则其绕月运行的线速度应为多大。
答案 (1) (2)
(3)·
解析 (1)“嫦娥一号”运行的线速度v=。
(2)设月球质量为M,“嫦娥一号”的质量为m,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对“嫦娥一号”绕月飞行有
G=m(R+H)
解得M=。
(3)设绕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船的质量为m0,线速度为v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飞船绕月飞行有
G=m0
又M=,
联立可解得v0=· 。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五章 抛体运动
1 曲线运动
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3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4 抛体运动的规律
第六章 圆周运动
1 圆周运动
2 向心力
3 向心加速度
4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1 行星的运动
2 万有引力定律
3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4 宇宙航行
5 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
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1 功与功率
2 重力势能
3 动能和动能定理
4 机械能守恒定律
5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