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安徽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压强》习题课件(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春安徽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压强》习题课件(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2-19 08:52:38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1节 压力的作用效果
第八章  压强
HK版 八年级下
第1课时 压力
11;1
D
1
2
3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A
5;木块
4
5
6
明显;
平衡力 
7
8
不变;
发生变化
9
A
11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C
12
13
14
D
10
1.如图所示,甲图中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甲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G,乙图中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乙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G,丙图中图钉对墙面的压力F丙与图钉的重力G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等于
基础巩固练
小于
无关
2.如图所示,A为重5 N的正方体,B为粗糙水平面,F为竖直作用在A上的力,大小为6 N,则图甲中B所受压力为________N,图乙中B所受压力为________N。
11
基础巩固练
1
3.关于压力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都是由于物体的重力产生的
B.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C.竖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D.压力的大小有时等于物体的重力
基础巩固练
【点拨】A.压在竖直面上的物体对竖直面的压力不是由于物体的重力产生的;B.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其他情况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C.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D.只有物体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才等于物体的重力。
【答案】D
基础巩固练
4.[黄山期中]如图所示,请画出物块A对斜面的压力和A的重力的示意图。
基础巩固练
解:如图所示。
【点拨】在斜面上取一点作为力的作用点,垂直于斜面画带箭头的线段即压力示意图。在物块A的几何中心取一点作为力的作用点,竖直向下画带箭头的线段即重力示意图。
5.[中考·武汉]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
的因素”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
②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的明显
③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④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
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基础巩固练
【点拨】①实验中,物体对受压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故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②根据转换法,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的明显;③甲、乙两次实验,受力面积不同而压力相同,故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④为了完成整个实验,还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故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乙图中未取下砝码时对比。
【答案】A
基础巩固练
6.[2019·淮南田家庵区期中]小明同学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用了完全相同的四块砖和完全相同的三块海绵,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基础巩固练
(1)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海绵的________,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是________。
(2)比较图甲与图______两图所示实验,说明: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要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可比较图________和图________所示实验。
基础巩固练
凹陷程度
转换法

受力面积
压力


7.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10 N的拉力迅速拉动木块做直线运动。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为5 N,则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为______N,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________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能力提升练
【点拨】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为F支=F压=
5 N;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答案】5;木块
能力提升练
8.[中考·淮安]如图所示,将铅笔水平挤压在两手指之间,按笔尖的手指较疼,说明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__________(填“明显”或“不明显”)。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____________(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
能力提升练
明显
平衡力
9.如图甲所示,竖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长方体木块,将其由竖放改为平放(如图乙),木块对地面的压力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其压力作用效果________(填“发生变化”或“未发生变化”)。
能力提升练
【点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长方体木块无论竖放,还是平放,木块对地面的压力不变,都等于其重力,即F=G,木块由甲图到乙图时,压力没有变化,但受力面积发生变化,所以压力作用效果发生了变化。
【答案】不变;发生变化
能力提升练
10.[中考·安徽]我们知道,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所示,重25 N的长方体物块甲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重10 N的长方体物块乙放在物块甲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乙所受的合力为10 N
B.物块乙对物块甲的压力为15 N
C.桌面受到物块甲的压力为15 N
D.桌面对物块甲的支持力为35 N
能力提升练
【点拨】A.物块乙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所受的合力为0 N;B.物块乙对物块甲的压力等于物块乙的重力,为10 N;C.桌面受到物块甲的压力等于物块甲、乙的重力之和,即为25 N+10 N=35 N;D.由C知,桌面受到物块甲的压力为35 N,而桌面对物块甲的支持力与桌面受到物块甲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大小为35 N。
【答案】D
能力提升练
11.[2019·淮南模拟]如图,有一个重为5 N的长方体物块甲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个重为2 N的长方体物块乙在拉力F的作用下,在甲上向右匀速滑动,而甲保持不动,则下列有关甲、乙物块的受力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物块对乙物块的支持力为2 N
B.甲物块受到水平桌面的支持力为5 N
C.甲物块不受水平桌面的摩擦力
D.乙物块对甲物块的摩擦力是水平向左的
能力提升练
【点拨】重为2 N的长方体物块乙在拉力F的作用下,在甲上向右匀速滑动,乙物块对甲物块的压力等于乙的重力为2 N,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甲物块对乙物块的支持力为2 N,故A正确;甲物块受到水平桌面的支持力等于甲物块和乙物块的重力之和,即5 N+2 N=7 N,故B错误;甲保持不动,乙在甲上匀速滑动,甲物块相对于乙物块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故甲物块受到乙物块给它的向右的摩擦力,而甲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水平桌面给它的向左的摩擦力。故C、D错误。故选A。
【答案】A
能力提升练
12.为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如下所述的器材:①装有沙的容器,②砝码,③用钉子做腿的小桌,④海绵,⑤木板,⑥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等供同学们选择。同学们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⑤⑥
能力提升练
C
13.[2019·宿州灵璧县期中]小宇同学利用A、B两物体及海绵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宇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能力提升练
【点拨】实验中,小宇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海绵的凹陷程度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练
【点拨】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不同,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由此可得: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________、________所示实验。
能力提升练
【点拨】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图甲、丙所示实验符合要求。


(4)小宇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结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练
【点拨】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没有控制物体压力相同,所得结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是错误的。
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14.[中考·丽水]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
了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双面胶将一个200 g的钩码固定在1 m长的塑料直尺的中间,将直尺的一头固定在桌子的一端,如图甲所示;②缓缓抬起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如图乙所示;③继续抬高右端,增大直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丙所示。
素养核心练
(1)该实验中,小明是通过______________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
(2)分析三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养核心练
直尺形变程度
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随斜面倾斜程度的增大而减小
(共32张PPT)
第1节 压力的作用效果
第八章  压强
HK版 八年级下
第1课时 压强
B
2×105
1
2
3
1;2.5×105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C
A
减小;增大
4
5
6
A
7
8
减小
9
B
B
11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B
12
13
14
B
20;30 
10
D
15
B
16
17
1.芭蕾舞演员足尖对地面的压强比大象脚掌对地面的压强还大,约为2.5×105 Pa,含义是地面上______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_________N。
1
基础巩固练
2.5×105
2.两人在相同的沙滩上漫步,留下了深浅相同的脚印,据此可说明(  )
A.两人对沙滩的压力一定相同
B.两人对沙滩的压强一定相同
C.脚印面积大的人对沙滩的压强一定大
D.脚印面积小的人对沙滩的压力一定大
基础巩固练
【答案】B
基础巩固练
3.春节期间,小明一家驾车走亲访友,车的总质量是
1.6 t,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0.08 m2,当车停在水平路面上时,车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Pa。(g取10 N/kg)
基础巩固练
2×105
基础巩固练
【答案】C
基础巩固练
5.两物体重力之比为1 ∶2,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1 ∶2,它们静止时对桌面压强之比为(  )
A.1 ∶1 
B.1 ∶2 
C.2 ∶1
D.1 ∶4
基础巩固练
【答案】A
基础巩固练
6.[2019·贵港]在放假外出旅游时,小明发现所乘坐的汽车窗边放置有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逃生安全锤,如图所示。这种逃生安全锤有一端设计成锥形,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________受力面积,从而________压强来破坏玻璃窗逃生。(均填“增大”或“减小”)
基础巩固练
减小
增大
7.[2019·全椒县期中]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的某些部位长成了特殊的形状;生活、生产中机械和交通设施也做成一定的形状以适应实际需要。那么图示中达到了减小压强效果的是(  )
基础巩固练
B
8.[中考·德阳]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书包带做得扁而宽,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
B.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增大压力
C.菜刀钝了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对被切物的压强
D.在铁轨下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基础巩固练
【点拨】A.把书包带做得扁而宽,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B.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C.菜刀钝了磨一磨,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D.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答案】A
基础巩固练
9.小红的妈妈在超市买了很多食品,她用塑料袋提着回家,没走多远就感到手被勒得很痛。此时,她在塑料袋提手处垫上一层厚纸,这是利用改变受力面积来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袋子对手的压强。
能力提升练
减小
10.[2019·蚌埠期末]如图所示,棱长为0.1 m的正方体金属块恰有一半放在面积为1 m2的水平桌面上,金属块的密度为5×103 kg/m3,当金属块对桌面的压强为4×103 Pa时,金属块对桌面的压力是________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g取10 N/kg)
能力提升练
【答案】20;30
能力提升练
11.安徽繁昌矿产丰富,也正因为如此,这里的汽车超载现象异常突出,公路损坏严重。你认为超载汽车对公路的损坏程度主要取决于(  )
A.汽车的大小
B.汽车对公路的压强
C.汽车的速度
D.汽车的惯性
能力提升练
【点拨】当汽车超载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加大,在汽车与公路接触面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压强会随之增大,从而加快了公路损坏的速度,四个选项中,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B
能力提升练
12.一位中学生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均为200 cm2,他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
A.1.4×103 Pa
B.1.4×104 Pa
C.2.8×103 Pa
D.2.8×104 Pa
能力提升练
【答案】B
能力提升练
13.用螺丝固定工件时,要在螺帽下垫一个面积较大的垫圈,使用垫圈是为了(  )
A.增大螺帽对工件的压强
B.减小螺帽对工件的压力
C.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防滑
D.增大工件受力面积,减小螺帽对工件的压强
能力提升练
【点拨】螺帽下垫一个面积较大的垫圈,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螺帽对工件的压强。故选D。
【答案】D
能力提升练
14.[2019·益阳]家用小轿车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均为0.01 m2,车重1.2×104 N。驾驶员及乘客总重3×103 N。在水平地面上小轿车对地面的压强是(  )
A.3.00×105 Pa  
B.3.75×105 Pa 
C.1.20×106 Pa
D.1.50×106 Pa
能力提升练
【答案】B
能力提升练
15.[2019·安庆一模]如图所示,不同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之比hA ∶hB=2 ∶1,底面积之比SA ∶SB=1 ∶2,密度之比ρA ∶ρB=1 ∶2,关于地面受到压力和压强关系正确的是(  )
A.FA ∶FB=1 ∶1,pA ∶pB=1 ∶1  
B.FA ∶FB=1 ∶2,pA ∶pB=1 ∶1
C.FA ∶FB=2 ∶1,pA ∶pB=1 ∶1  
D.FA ∶FB=2 ∶1,pA ∶pB=1 ∶2
能力提升练
【答案】B
能力提升练
16.[中考·邵阳]湖南运动员龙清泉在里约奥运会上,以抓举137 kg、挺举170 kg,总成绩307 kg夺得男子56公斤级举重金牌。如图是龙清泉在抓举比赛时的英姿。已知:龙清泉的质量是56 kg,脚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400 cm2。g取10 N/kg,求:
(1)龙清泉受到的重力;
解:(1)龙清泉受到的重力
G人=m人g=56 kg×10 N/kg=560 N;
能力提升练
(2)在抓举比赛中,龙清泉将137 kg的杠铃成功举起,这时他对地面的压强。
能力提升练
17.[2018·合肥蜀山区校级期中]如图,张强同学家的高压锅盖上标有“××铝制品厂18 cm压力锅”的字样,他测得高压锅限压阀的质量为70 g,排气孔的横截面积约为
10 mm2。问这个高压锅工作时,其内部水蒸气的最大压强为多大?若锅盖面积为260 cm2,则
它所能承受的压力至少多大才能保证安
全?(设大气压p0=1×105 Pa,g取10 N/kg)
素养核心练
素养核心练
(共33张PPT)
第2节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第八章  压强
HK版 八年级下
第1课时 液体的压强
D
1
2
3
B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A
C
A
4
5
6
侧壁;近 
7
8
B
9
大于
C
11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12
13
A
C
10
1.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如图所示),将此装置放于水中,通过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变化,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如图描述的几种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B
基础巩固练
2.[2019·合肥瑶海区期末]如图所示的装置可能是用来研究(  )
A.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B.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
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
D.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
D
基础巩固练
3.[铜陵期中]“帕斯卡裂桶实验”的演示,激发了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兴趣,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图(a)、(b)、(d)中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实验测得几种情况下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h4>h1=h2>h3。
基础巩固练
(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的,这种方法通常称为转换法。
基础巩固练
【点拨】在实验中,有很多物理量难以用仪器、仪表直接测量,就可以根据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和各种效应把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物理量进行测量,这种方法就叫转换法;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不易直接测量,液体压强的变化会使压强计的探头受到的压力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压强计探头上的橡皮膜的形状发生变化,进而使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利用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的变化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
【答案】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基础巩固练
(2)由图(a)和图______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基础巩固练
(c)
【点拨】由公式p=ρgh可知,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都有关系,要想得出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改变液体的深度,图(c)中的液体密度与图(a)相同,液体的深度与图(a)不同,故应选择图(a)和图(c)两次实验数据比较;
(3)由图(a)和图(d)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巩固练
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点拨】分析图(a)和图(d)的两次实验数据,发现两次实验金属盒所处的深度相同,即液体的深度相同,而液体的密度却不同,一杯是水,另一杯是盐水,从而得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4.[中考·杭州]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质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基础巩固练
【点拨】容器中装入等质量的水,则甲容器内水最深,故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最大。
A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像,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 ρ乙的关系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
基础巩固练
【答案】C
基础巩固练
【点拨】深度相同时p甲>p乙(如图所示),由p=ρgh得ρ甲>ρ乙。
6.在L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如图所示,容器壁上的A点处受到水的压强为(  )
A.p=ρ水gh1
B.p=ρ水gh2
C.p=ρ水g(h1+h2)
D.p=ρ水g(h1-h2)
基础巩固练
【点拨】由图知:A处的深度为h=h1,则A点处受到水的压强为p=ρgh=ρ水gh1。故选A。
【答案】A
基础巩固练
7.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则甲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大于
能力提升练
8.盛水的塑料瓶,侧壁开孔,如图所示,说明液体对容器的________有压强。如果将瓶内的水换成同体积的酒精,则从A孔流出的酒精要比水______(填“近”或“远”)。
能力提升练
【点拨】因为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侧壁存在压强。在液体深度一定时,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如果在瓶内换成酒精,则A孔处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小,所以从A孔流出的酒精要比水近。
【答案】侧壁;近
能力提升练
9.[中考·温州]如图,往浴缸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
能力提升练
【点拨】由题图可知,浴缸的形状是上宽下窄,在向浴缸中注水时,相同时间注入相同质量的水,水在浴缸中增加的高度越来越小,故浴缸底部所受水的压强的增加量也会越来越小,故选B。
【答案】B
能力提升练
10.[中考·北京]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 N,高9 cm,底面积30 cm2;杯内水重
2 N,水深6 cm,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 Pa
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 N
C.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 000 Pa
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2.8 N
能力提升练
【答案】C
能力提升练
11.[2019·福建]如图,装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置于水平面上,两液体没有混合。上层液体的高度为h,密度为0.8ρ;下层液体的高度为2h,密度为ρ。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为(  )
A.2.4ρgh  
B.2.7ρgh
C.2.8ρgh 
D.3ρgh
C
能力提升练
12.[2019·湘潭]如图甲所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ρ浓盐水>ρ水)
(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
大小转换为用U形管两侧
液面的________来表示。
能力提升练
高度差
【点拨】压强计的工作原理是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两侧液面高度差反映了探头受到的压强大小,采用的是转换法;液体压强越大,两侧液面高度差也越大。
(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________(填“有色”或“无色”)的。
能力提升练
有色 
【点拨】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有色液体。
(3)将探头放在图乙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B>hA,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点拨】将探头放在图乙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B>hA,探头慢慢下移,深度变大,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增大,故结论为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答案】深度
能力提升练
(4)将探头放在图乙中所示液体内部等深的B、C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C________(填“<”“=”或“>”)hB,这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________的关系。
能力提升练
【点拨】将探头放在图乙中所示液体内部等深的B、C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C>hB,在相同的深度时,探头在浓盐水中时,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增大了,即压强变大了,故结论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这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答案】>;密度
能力提升练
(5)由以上实验可知图乙所示液体内部A、B、C、D四个位置压强最大的是位置________。
能力提升练
D
【点拨】D点位于密度大,深度大的位置,故该点液体压强最大。
13.[芜湖模拟]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两种不同液体,已知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下列做法有可能使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p甲与p乙大小关系不变的是(无液体溢出,ρ铜>ρ铁)(  )
素养核心练
A.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将质量相等的铜球、铁球完全浸入液体之中
B.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将质量相等的铁球、铜球完全浸入液体之中
C.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将体积相等的铜球、铁球完全浸入液体之中
D.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将体积相等的铁球、铜球完全浸入液体之中
素养核心练
【点拨】由于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甲的液面深度小于乙,所以ρ甲>ρ乙。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两容器中ρ的关系不变,要想保持压强的关系不变,必须h的大小比例关系也不变才行。由于ρ铜>ρ铁,故而质量相等时,V铜<V铁,分别投入甲、乙容器的液体中使容器中液面升高后,仍能保持h甲<h乙且比例关系可能不变。
素养核心练
若将铜球投入乙容器中、铁球投入甲容器中,因为V铜<V铁,则两容器中液面的高度h的比例关系一定改变。若两球体积相同,两容器中液面上升相同的高度,则h的比例关系也一定改变,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将不再相等,因此,只有选项A的说法符合题意。
【答案】A
素养核心练
(共26张PPT)
第2节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第八章  压强
HK版 八年级下
第2课时 液体压强的应用
A
一样高;连通器
1
2
3
连通器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A
A
100
4
5
6
B
7
8
9
B
11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AD
12
13
14
B
10
15
1.[2018?铜陵期末]茶壶盖上的小孔使壶内的茶水容易流出,这是因为“小孔”使壶身和壶嘴构成_______。
连通器
基础巩固练
2.[中考·上海]以下是连通器的是(  )
A.液位计
B.温度计
C.订书机
D.抽水机
A
基础巩固练
3.[2019·阜阳颍泉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管稍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的水面高度与B管中的水面高度相比________(填“更高”“更低”或“一样高”),这是因为U形管可以看成一个________。
基础巩固练
【点拨】由图可知,A、B两管上部开口,下端连通,属于连通器,连通器无论管子的粗细、形状和是否倾斜,只要液体不再流动,两管中液面始终一样高。 
【答案】一样高;连通器
基础巩固练
4.[2019?马鞍山和县期末改编]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基础巩固练
A
5.[中考·凉山]在如图所示的底部相通的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当静止时液面位置正确的是(  )
基础巩固练
A
6.[2018·合肥瑶海区期中]如图所示,液压机活塞A、B处于平衡状态,活塞B的面积是活塞A的20倍。在活塞B上放一个2 000 N的重物。则在理想状态下需要在活塞A加一个________N的竖直向下的压力,才能使活塞仍在原位置保持平衡。
基础巩固练
基础巩固练
【答案】100
7.如图所示,在充满油的密封装置中,小刚和小峰用大小相等的力分别从两端去推动原来静止的光滑活塞,则两个活塞将(  )
A.向右运动
B.向左运动
C.静止不动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基础巩固练
基础巩固练
【答案】B
8.小璐同学发现洗手盆下方有如图所示的U形管道,它是利用________原理。若没有水流入时,A、B 液面总________,从而阻止下面的浊气上升;当盆中有水流下时,A管液体产生的压强比B管液体产生的压强________,从而使水开始流动。
能力提升练
连通器
相平

9.锅炉水位计、油压千斤顶、船闸、水壶,其中利用帕斯卡定律的是_____________;如图所示的两个容器装有同种液体,中间由管子连通,管子上有阀门K且处于关闭状态,如果打开阀门K,则两个容器之间的液体__________(填“不会”或“会”)出现流动。
能力提升练
油压千斤顶

10.向如图所示的容器内加水,则水位最后能达到的最高位置是(  )
A.A容器的顶端
B.B容器的顶端
C.C容器的顶端
D.无法确定
B
能力提升练
11.[巢湖期末]如图所示是工人师傅用一根灌有水且足够长的软管的两端在墙面不同的地方做标记,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可是有一次两位工人做的标记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造成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因为(  )
A.软管太长了
B.管内水中有气泡
C.软管粗细不均匀
D.管内水中有杂质
能力提升练
【点拨】由于软管中装有水,软管两端开口,并且底部相连通,因此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当连通器中的同种液体自由静止时,液面是相平的,因此此时两点在同一水平高度,软管的长短、粗细、水中有杂质都不会影响液面高度,只有当管内水中有气泡时,才可能会使两端液面不在同一水平高度,使两位工人做的标记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答案】B
能力提升练
12.[多选]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如图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
阀门B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力相等
B.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左侧压力大于右侧压力
C.轮船在阀门A打开后从上游驶向闸室的过程中惯性增大
D.轮船想要到达下游,接下来应该关闭阀门A,打开阀门B
能力提升练
【点拨】由图可知,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时,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阀门A两侧的水面相平时,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力相等,故A正确;由图可知,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时,闸室和下游水道下端并未连通,不能构成连通器,故B错误;轮船在阀门A打开后从上游驶向闸室的过程中,其质量不变,所以惯性不变,故C错误;轮船想要到达下游,接下来应该关闭阀门A,打开阀门B,使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故D正确。故选AD。
【答案】AD
能力提升练
13.[中考?南昌]如图所示,粗细相同、高矮不同的甲、乙两个水壶,且壶嘴等高,请问哪个水壶能装更多的水?为什么?
能力提升练
解:两个水壶装水一样多。因为两个水壶的壶嘴等高,根据连通器的原理,两壶最高水位是一样的,又因为水壶粗细相同,所以装水一样多。
14.有一个如图所示的两端开口的弯管形容器,从粗端向容器中灌水,在细端用一个横截面积是0.01 m2的活塞堵住,活塞可在细管内无摩擦地滑动。当H=30 cm,h=10 cm时,在活塞上放置一个重力是10 N的砝码,活塞静止。(g取10 N/ kg,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求:
(1)水对活塞的压强;
能力提升练
解:(1)H=30 cm=0.3 m,h=10 cm=0.1 m,
活塞下表面所处的深度
h水=H-h=0.3 m-0.1 m=0.2 m,
水对活塞下表面的压强
p水=ρ水gh水=1.0×103 kg/m3×10 N/kg×0.2 m=2×103 Pa;
能力提升练
(2)活塞的重力。
水对活塞下表面的压力
F=p水S=2×103 Pa×0.01 m2=20 N,
因为活塞和砝码静止,所以水对活塞下表面的压力等于砝码和活塞受到的重力之和,
即F=G码+G塞,
则活塞的重力G塞=F-G码=20 N-10 N=10 N。
能力提升练
15.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管口用塑料片挡住后插入水中,塑料片并不下沉,g取10 N/kg,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1)若h=20 cm,求塑料片受到水的压强;
素养核心练
解:(1)h=20 cm=0.2 m,塑料片受到水的压强p=ρ水gh=1.0×103 kg/m3×10 N/kg×0.2 m=2 000 Pa。
(2)不计塑料片本身重,向管中慢慢注入酒精,求使塑料片恰好脱落时酒精柱的高度。(酒精密度为0.8×103 kg/m3)
素养核心练
(共28张PPT)
第3节 空气的“力量”
第八章  压强
HK版 八年级下
D
C
1
2
3
大气压;越大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98 627.2

4
5
6
大气压;变大
7
8
8×104;小
9
A
A
11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D
12
13
14
小;小于
A
10
1.用水把两块紧贴在一起的玻璃板间的空气排干净后,沿垂直玻璃板的方向把它们分开,必须用很大的力,这是由于____________的作用。两块玻璃板越大,分开它们所需的力_______(填“越小”“越大”或“不变”)。
大气压
基础巩固练
越大
2.[2019·滁州定远县期中]大气压强作用在房顶上的压力是很大的,但是房子并没有被压塌,其主要原因是(  )
A.房顶建造得很牢固
B.墙很厚,对地面的压强小
C.墙把房顶支撑住了
D.房顶上下面均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
D
基础巩固练
3.[2019·成都]下列情形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
A.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
B.用吸管吸饮料
C.“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D.马德堡半球实验
基础巩固练
【点拨】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造成的,与大气压强有关,故A不合题意;用吸管吸饮料时,吸走管内空气,使管内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吸管,流入口中,故B不合题意;“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是压力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使月球表面发生了形变,与大气压强无关,故C符合题意;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故D不合题意。故选C。
【答案】C
基础巩固练
4.如图所示是小明测定大气压值的托里拆利实验及其数据,此时测得的大气压值为________Pa。(ρ水银=13.6×103 kg/m3)
基础巩固练
【点拨】由图可知,玻璃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为74 cm,因此,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74 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此时的大气压值为p=ρ水银gh=13.6×103 kg/m3×9.8 N/kg×74×10-2 m=98 627.2 Pa。
【答案】98 627.2
基础巩固练
5.[2019?黄石]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1 m长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管中水银柱高度为________mm。
基础巩固练
760 
【点拨】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760 mm高的水银柱,故此时玻璃管内水银柱高度为760 mm。
(1)假定移动玻璃管的过程均不漏气,请描述玻璃管内水银柱高度的变化情况。将玻璃管倾斜放置,水银柱的高度将________;将玻璃管向上提升一点,水银柱的高度将________。(均填“升高” “不变”或“降低”)
基础巩固练
不变
【点拨】将玻璃管倾斜一些,大气压不变,水银柱高度也不变,但长度会变大一些;将玻璃管竖直上提,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即高度不变,还是760 mm高水银柱。
不变
(2)如果用水来代替水银做实验,水________(填“会”或“不会”)充满玻璃管,若管口刚好在水面上且保证不漏气,此时玻璃管内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__Pa。(g取10 N/ kg,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基础巩固练
【点拨】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10 m高的水柱,故水会充满玻璃管;根据p=ρ水gh=1.0×103 kg/m3×10 N/kg×1 m=1×104 Pa,则玻璃管内底部的压强为1.0×105 Pa-1×104 Pa=9×104 Pa。

9×104
6.如图小明把一个自制气压计从山下带到了山上,可以发现玻璃管内水柱变________(填“高”或“低”)。
基础巩固练
【点拨】上山时,高度增加,大气压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外界大气压变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会进一步向外压水柱,所以管内水柱将会变高。

7.用高压锅烹煮食物能节约燃料并且节省时间,是因为
(  )
A.锅内气压大,液体沸点高
B.锅内气压大,液体沸点低
C.锅内气压小,液体沸点高
D.锅内气压小,液体沸点低
基础巩固练
A
8.[2019·长春]如图所示,小明用吸管喝水,水在________的作用下进入口中。如果每次吸入水的质量相同,杯底所受水的压强减小量为Δp,则喝水过程中Δp逐渐________。
能力提升练
【点拨】用吸管吸水时,吸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吸管,从而进入口中;杯子的形状是上宽下窄,如果每次吸入水的质量相同,则杯内水的深度减小量一次比一次多,则由p=ρgh可知,杯底所受水的压强减小量Δp逐渐变大。
【答案】大气压;变大
能力提升练
9.[宿州期末]用如图所示装置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把吸盘用力压在玻璃上排出吸盘内的空气,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4×10-4 m2,轻轻向挂在吸盘下的小桶内加沙子,吸盘刚好脱落时,测出吸盘、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为3.2 kg,则大气压的测量值为_______Pa。若吸盘内的空气不能完全排出,则大气
压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________
(g取10 N/kg)。
能力提升练
能力提升练
【答案】8×104;小
10.[2019·阜阳颍泉区期中]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玻璃管中进了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小
B.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增大
C.将玻璃管稍倾斜一点,管内水银柱长度将不变
D.如果玻璃管管底突然破了一个小孔,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
能力提升练
【点拨】如果管中进了些空气,少量的空气产生的压强+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外界大气压,所以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小,故A正确;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由于外界大气压不变,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变,故B错误;倾斜的玻璃管会使水银柱变长,但竖直高度依然不变,故C错误;玻璃管管底突然破了一个小孔,空气进入试管,试管内有大气压作用,水银柱下降,直到试管内和容器内水银面相平,故D错误。故选A。
【答案】A
能力提升练
11.[2019·台州]如图是某人表演的空手“吸”易拉罐魔术。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该魔术表演成功的关键是尽可能挤出易拉罐和手之间的空气
B.该魔术表演成功的关键是手对易拉罐的
摩擦力要大于易拉罐重力
C.易拉罐保持静止时,受到的重力和大气
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易拉罐保持静止时,易拉罐的重力和易拉罐对手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A
能力提升练
12.[2019·青岛]如图为盆景的一个自动供水装置。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盘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高度。使水不会全部流出而能保留在瓶中的原因是(  )
能力提升练
A.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
B.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水的压强
C.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
D.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与水的压强
之和
能力提升练

13.[中考·佛山]晓宇设计了用吸盘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请帮助晓宇将相关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如图所示,将蘸水的塑料吸盘压在光滑的水平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
②用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注入细沙,直到吸盘恰好脱离板面;
③用天平测出细沙和小桶的质量M;
能力提升练
④用刻度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大气压强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实验存在误差的原因是(写出两个):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练
测量塑料吸盘的直径d
吸盘内有空气
吸盘及挂钩、细绳有重力(合理均可)
(2)晓宇和同学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改进,找来约12 m长的透明细软橡胶管、水盆、足够长的卷尺、细绳、铁夹及足量的水,用这些器材测出了当天的大气压值,请你简述实验过程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并写出大气压强的表达式。
能力提升练
①将橡胶管注满水,用两个铁夹夹紧橡胶管的两端,一端浸没于装有水的水盆中,另一端用细绳提至10 m以上高处;
②松开橡胶管底部的铁夹,待橡胶管内水面下降至静止时,用卷尺测出水盆内水面至水柱上表面的竖直高度h;
③大气压强p=ρ水gh。
能力提升练
14.[中考·十堰]在开口的矿泉水瓶上扎一个小孔,水从小孔喷出的情况如图所示,随着瓶内水面的降低,水喷出的距离越来越短,是因为小孔处水的压强逐渐变______。用手堵住瓶口,水逐渐停止流出,此时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瓶外大气压。
素养核心练

小于
(共27张PPT)
第4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八章  压强
HK版 八年级下
变大;变小 
D
1
2
3
向中间靠拢;小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B
大于;小于
D
4
5
6

7
8
大;小
9
B
B
11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C
12
13
14
C
C
10
1.手握如图所示的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中间向下吹气,结果发现两张纸__________,这表明气体流动速度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______。
向中间靠拢
基础巩固练

2.[2019·湘潭]如图所示,高铁站的站台边沿标有黄色安全线,提示乘客在候车时要站在安全范围内。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高速列车通过时,车体附近气体流速________,压强________,会使乘客受到一个“推”向列车的力。 (均填“变大”或“变小”)
变大
基础巩固练
变小
3.[中考·株洲]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并排靠近放置两个相同的小木块。当用细管沿水平方向对着木块间的狭缝快速吹气时(  )
A.两木块都不受摩擦力
B.两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两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D.两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基础巩固练
【点拨】用细管沿水平方向对着木块间的狭缝快速吹气时,两个木块中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木块外侧的大气压,产生了一个向内的压强差,两个木块将向中间靠拢,或者有向中间运动的趋势。由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可知,两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都向外。由于两木块相同,且在同一水平桌面上,故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答案】D
基础巩固练
4.[2019·赤峰]如图所示,草原犬鼠的洞穴有两个洞口,A口在平地上,B口在凸起的小土包上。当微风从左向右掠过地面的时候,就会有气流在洞穴内流动,让闷热的洞穴变成凉爽的“空调房”。洞穴内能形成
气流,是因为B口上方比A口上方(  )
A.风速大,气压大  B.风速大,气压小
C.风速小,气压大  D.风速小,气压小
基础巩固练
【点拨】A口在平地上,B口在凸起的小土包上,在相同时间内空气通过A的路程短,通过B的路程长,则通过A口上方的风速小,通过B口上方的风速大,则A处的气压大,B处的气压小,所以空气从A口进入洞穴,从B口流出,洞穴内能通风换气。故选B。
【答案】B
基础巩固练
5.[中考·广州]如图所示,行驶中的汽车,车窗紧闭,当打开天窗时,天窗外空气的流速__________车内空气的流速,天窗外空气的压强__________车内空气的压强,所以车内空气被“抽”到车外。(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基础巩固练
大于
小于
6.[中考·贺州]如图所示,小露用电吹风从A端对着泡沫机翼模型送风,机翼升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流通过下表面的路程大于上表面的路程
B.气流在下表面的流速大于在上表面的流速
C.机翼模型上表面受到的压
强大于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D.机翼模型升起的原因是机翼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压力
基础巩固练
D
7.下列图中各现象与飞机机翼获得升力的原理相同的是
(  )
基础巩固练
【点拨】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应用了流速越大流体的压强越小的原理;液压机利用的是液体能传递压力,故A不合题意;用嘴吹气,管上方的流速大,压强小,液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被压出,故B符合题意;钢笔吸墨水利用的是大气压,故C不合题意;滑雪板做得比较宽大,是利用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合题意。
【答案】B
基础巩固练
8.[2019·淮南谢家集区期末]在流动的河水中漂浮的物体遇到旋涡后,经常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入旋涡中心,这是因为旋涡中心处水的流速大,比外侧水的压强________(填“大”或“小”),从而产生一个指向旋涡中心的压力差。因此,在河中游泳时要远离旋涡。
能力提升练
【点拨】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旋涡中心水的流速大、压强小,外侧流速小、压强大,从而产生一个指向旋涡中心的压力差。因此,在河中游泳时要远离旋涡。
【答案】小
能力提升练
9.[中考·淮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逐步进入普通家庭。如图所示为某款扫地机器人,其工作时是通过电机转动使内部气流速度________,压强________,使杂物进入吸尘器达到清扫的目的。
能力提升练
【点拨】机器人内部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外部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外部空气和灰尘不断地被压入吸尘器,扫地机器人就能“扫尘”了。
【答案】大;小
能力提升练
10.[中考·江西]2018年5月,一架正在高空中飞行的飞机,风挡玻璃突然爆裂,此时副驾驶整个上半身被“吸”出舱外,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
A.副驾驶受到的重力突然减小
B.舱内气压变大,舱外气压变小
C.舱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舱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D.舱内温度降低,压强突然增大
能力提升练
【点拨】正在高空中飞行的飞机,风挡玻璃突然爆裂,舱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舱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形成向外的压强差,因此副驾驶整个上半身被“吸”出舱外。
【答案】C
能力提升练
11.[2019·郴州]如图所示,将一根玻璃管制成粗细不同的两段,管的下方与一个装有部分水的连通器相通。当从管的一端吹气时,连通器两端A、B液面高度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A液面上升  
B.A液面下降
C.B液面下降  
D.A、B液面高度均不变
能力提升练
【点拨】气体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从管的一端吹气时,粗细两管中的空气流量是相同的,粗管中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细管中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则A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大,B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小,所以会造成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故选B。
【答案】B
能力提升练
12.足球运动员梅西在某次比赛中,踢出一记神奇的“香蕉球”,足球从右侧绕过“人墙”射入球门,如图所示。这是因为踢出的足球(  )
A.左侧空气流速慢
B.两侧空气流速相同
C.左侧空气流速快
D.不断改变旋转方向
能力提升练
C
13.[巢湖期末]如图所示,把长10 cm左右的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中,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往B管中轻轻吹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上升。
(1)这个实验可以说明,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______(填“大”或“小”)。
能力提升练

(2)请你利用身边的器材再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也能说明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写出你选用的器材、实验步骤及能观察到的现象。
①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练
两张纸
用手握住两张纸,让纸自然下垂,在两
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
两张纸相互靠近 
14.[亳州期末]学习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为了解决“H”形地下通道中过道的通风问题,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如图所示,黑色部分为墙面凸出部分,“ ”为安装在过道顶的换气扇,其中既有效又节能的是(  )
素养核心练
【点拨】要想让风经过过道,过道左右两端的气压应该不同,所以过道左右两端的通道中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同。如图A,过道左右两端的通道相同,所以过道左右两端的通道中的空气流动速度相同,不合理。如图B,过道左右两端的通道相同,所以过道左右两端的通道中的空气流动速度相同,不合理。如图C,过道右端的通道有凸起,所以相同时间风经过过道右端的通道时的路程长,则风速较快,所以过道右端的气压小于左端的气压,所以空气会从过道的左端流向右端,过道中有风通过。
素养核心练
此方案不需要消耗其他能量,既有效又节能,此方案合理。如图D,过道中有换气扇,换气扇工作时过道中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气压减小,空气会从过道口流进来而通风,但需要消耗电能,故此方案虽有效但不节能,不合理。
【答案】C
素养核心练
(共29张PPT)
第八章 压强
HK版 八年级下
全章整合与提升
受力面积;压强
C
1
2
3
4
5
6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B
7
8
10
偏向;压强越小
9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11
C
12
13
14
A
B
压强;增大
全章整合与提升
1.[安徽模拟]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如图所示。李刚在盲道上行走,感觉到脚有些不舒服。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是因为走在盲道上,脚的__________减小了,从而增大了______。
全章整合与提升
【点拨】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地面对脚的压强。
【答案】受力面积;压强
全章整合与提升
2.[2019·山西]小亮和哥哥在冰面上玩耍时,脚下有“咔嚓咔嚓”的响声,他大声喊:“我这儿的冰要破了。”哥哥高声说:“不要慌,趴下,向岸边爬。”在哥哥的指挥下,他安全爬离了冰面。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小亮爬离冰面化险为夷的道理。______________。
全章整合与提升
3.[2019·常州]以下四个增大压强的情境中,所用方法与另三个不同的是(  )
A.盲道上有凸起的小圆点  
B.菜刀刀刃很锋利
C.压路机的碾子很重   
D.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全章整合与提升
全章整合与提升
【点拨】盲道上有凸起的小圆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使盲人更好地感觉到路;刀刃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压路机的碾子很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注射器的针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容易扎进去;综上分析,C选项所用方法与另三个不同,故选C。
【答案】C
4.[中考·湘西州]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的滑雪板做得宽大,其目的是为了(  )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增大压力
D.减小压力
全章整合与提升
B
【点拨】滑雪运动员的滑雪板做得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
5.[2019·安庆期中]“业余侦探”小星发现两个并拢的“可疑”鞋印。为了估测那个人的体重,小星在方格纸上描下一只鞋底接触地面部分的轮廓如图所示,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5 cm2。每只鞋底接触地面部分共28格,为了测量压强,他在紧挨鞋印旁边地面用压力测力计竖直向下压一薄垫片,垫片的重力不计,与地面接触的面积是10 cm2。
全章整合与提升
当垫片下陷的深度与鞋印的深度相同时,压力测力计示数是20 N。根据以上数据,试求(g取10 N/kg):
(1)垫片对地面的压强。
全章整合与提升
(2)“可疑”人的质量。 
全章整合与提升
全章整合与提升
6.[2019·滁州定远县校级期中]滁州市自行车租赁系统正式运行以来,质量为50 kg的小明坚持骑自行车上学。自行车的相关数据见表:(g取10 N/kg)
全章整合与提升
(1)求车架的重力。


(2)求小明骑行过程中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解:车架的重力G车架=m车架g=4.5 kg×10 N/kg=45 N。
全章整合与提升
7.[中考·台州]网上购物带动了快递业的发展,包裹的分拣常需借助传送带。
(1)传送带的表面往往比较粗糙,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全章整合与提升
(2)包裹与传送带一起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时,包裹共受到________个力的作用。
(3)已知长方体包裹长50 cm、宽30 cm、高10 cm,质量为15 kg。如果包裹平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如图),则对传送带的压强为多少帕?(g取10 N/kg)

8.[2019·株洲]如图,a、b、c、d为某液体内部的四个点,它们刚好位于竖直平面内一长方形的四个顶点,液体在
a、b、d三点的压强以及长方形的边长已在图中标注,则c点的液体压强沿______(填“竖直”或“各个”)方向,大小为______kPa;该液体密度为
________kg/m3,a点的深度为
________m。(g取10 N/kg)
全章整合与提升
全章整合与提升
【答案】各个;60;1.0×103;1.2
9.[中考·常德]在一个重2 N,底面积为0.01 m2的容器里装8 N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5 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g取10 N/kg)。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全章整合与提升
解:(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ρ水gh=1.0×103 kg/m3×10 N/kg×0.05 m=500 Pa。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全章整合与提升
10.如图所示,将小纸条自然下垂,靠近水龙头流下的水流,小纸条将______(填“偏向”或“偏离”)水流,这一现象说明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____________。
全章整合与提升
偏向
【点拨】小纸条靠近水龙头流下的水流时,水流带动周围空气流动,使水流与纸条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变快,压强变小,所以纸条被压向水流。这一现象能说明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压强越小
11.[2019·常州]如图,中国南极泰山站采用轻质材料装配而成,为避免被南极强横风吹得移位,其独特的支架悬空形状发挥了作用。泰山站的悬空形状接近于下列图中的 (  )
全章整合与提升
全章整合与提升
【点拨】为避免被南极强横风吹得移位,要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可以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因此要使风刮过屋顶时,屋顶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屋顶受到向上的压强小于向下的压强,受到向下的压力大于向上的压力,使整体更加稳定,不会把屋顶掀开,故符合要求的应是A图。
【答案】A
12.[滁州模拟]航模小组制作了一款新型带侧翼的浮沉艇。浮沉艇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螺旋桨快速转动时,浮沉艇前进的同时能自行下潜。浮沉艇侧翼的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  )
全章整合与提升
全章整合与提升
【点拨】根据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可知,只有当侧翼的形状上平下凸时,才会在螺旋桨快速转动时,使上方水流速度慢、压强大,下方水流速度快、压强小,从而产生向下的压强差,使浮沉艇前进的同时下潜。综上所述,只有B的形状符合要求。
【答案】B
13.如图所示是水坝的截面图,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是考虑到水对坝体侧面有______,并且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全章整合与提升
压强
增大
14.公路两侧的甲、乙两条水渠由路面下的倾斜涵洞相连,两渠水面相平如图,关于涵洞中水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从甲流向乙
B.水从乙流向甲
C.因水面相平,水不流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全章整合与提升
全章整合与提升
【点拨】根据连通器的特点,现在甲、乙两水渠的水面已经相平了,故涵洞内的水不会流动。涵洞倾斜只是本题的干扰因素。故选C。
【答案】C
(共18张PPT)
专题技能训练
专训3 压强的科学探究
HK版 八年级下
1
2
习题链接
3
4
1.[2019·衡阳改编]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刚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专题技能训练
海绵的凹陷程度
【点拨】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压力一定时,____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专题技能训练
受力面积
【点拨】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对比甲、丁两图,小刚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技能训练
错误
【点拨】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因甲、丁两图中受力面积不同,即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故他的观点错误。
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专题技能训练
2.[宣城期中]小丽同学利用A物体、砝码、泡沫块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
(1)比较a、b两图实验现象,能够得到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有关。
专题技能训练
【答案】压力的大小
【点拨】比较a、b两图所示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b图压力大,泡沫块凹陷程度大,故可得结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专题技能训练
(2)图b中泡沫块受到的压力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A的重力。
大于
【点拨】放在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所以泡沫块受到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A与砝码重力之和,所以图b中泡沫块受到的压力大于物体A的重力。
专题技能训练
(3)比较a、c两图实验现象,能得到的结论:在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
【点拨】由a、c两图实验可知,两图中物体A对泡沫块的压力相等,c图中受力面积小,泡沫块的凹陷程度大,故可得结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受力面积越小
专题技能训练
(4)实验中除了用到转换法,还用到哪种科学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我们用________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控制变量法
【点拨】一个物理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果要探究这个物理量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必须要控制其他因素相同,上述“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学中我们用压强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压强
3.小明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时的实验情形,如图所示。
(1)小明安装好实验仪器后,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不相平,如图A所示,实验前需要将U形管两侧液面调整相平,方法是______________。
专题技能训练
专题技能训练
【答案】重新安装
【点拨】实验前需要将U形管两侧液面调整相平,方法是重新安装。
(2)小明调整好仪器,将探头放入液体中同一深度并多次调整探头方向,如图B、C、D所示,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技能训练
【点拨】由图B、C、D所示现象知,压强计的探头处于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但朝向不同,而U形管压强计两管液面高度差相等,故探究的问题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的大小关系。
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的大小关系
(3)根据D、E两个图中的现象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技能训练
【点拨】液体密度相同,如果改变压强计的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即只改变深度的大小,根据D、E两个图中的现象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同种液体,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同种液体,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中考·南充]在“研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_________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的。
专题技能训练
【点拨】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时,是靠U形管两管液面高度差来体现压强大小的,液面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压强越大。
两管液面高度差
(2)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专题技能训练
【点拨】比较图甲和图乙,两容器中的液体密度相同、金属盒所处的深度不相同,深度越深,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深度
(3)如果我们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应选择图________进行比较。
专题技能训练
【点拨】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需要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故选乙、丙两次实验即可。
乙、丙
(4)已知图乙中U形管左侧液柱高为4 cm,右侧液柱高为10 cm,则U形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为______Pa。(ρ水=1×
103 kg/m3,g取10 N/kg)
专题技能训练
【点拨】图乙中U形管的右侧与大气相通,则U形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为右侧液柱产生的压强p=ρ水gh=1×103 kg/m3×10 N/kg×0.1 m=1 000 Pa。
1 000
(共11张PPT)
专题技能训练
专训4 压强的计算
HK版 八年级下
=;=
1
2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3
4
1.[2019·广州]如图甲所示,钢制的圆柱展示台,底面积S=
1 dm2,另一个为钢制的圆台零件,上底面积S1=3 dm2,下底面积S2=12 dm2。把零件分别按图乙和图丙所示的方式静置在展示台上,两物体的轴在同一直线上。图乙中零件对展示台面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图丙中零件对展示台面的压力为F2,
压强为p2。则F1____F2,
p1________p2。(均填“>”
“=”或“<”)
专题技能训练
专题技能训练
【答案】=;=
专题技能训练
2.[中考·昆明]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容器,底面积为200 cm2,未装水时的质量为0.2 kg。容器盛水后水面的高度为15 cm,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1×103 Pa,求水对容器的压力。(已知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忽略容器壁的厚度)
专题技能训练
3.[中考·兰州]如图所示,质量为500 g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底面积为80 cm2,内装1.5 L的水,已知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求:
(1)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专题技能训练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专题技能训练
p水=ρ水gh=1.0×103 kg/m3×10 N/kg×0.1 m=103 Pa,
F水=p水S=103 Pa×80×10-4 m2=8 N。
4.[2018·桐城期中]如图所示,小倩同学的质量是50 kg,她提了质量为10 kg的一桶水给树苗浇水,桶中水深h为20 cm,提水时手的受力面积为8 cm2,人的双脚站立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400 cm2。 (g取10 N/ kg,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
专题技能训练
水对桶底的压强:
p=ρgh=1.0×103 kg/m3×10 N/kg×0.2 m=2 000 Pa;
(2)提水时手受到的压强;
专题技能训练
(3)小倩提着这桶水在地面上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
专题技能训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