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四小学
一、教学内容
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
说明:本节课“分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本。本节课通过举例说明的含义,引出分数概念的描述,并强调单位“1”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再给出分数单位的概念,这里实际上是揭示了分数一个方面的意义,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2、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一个分数中有几个分数单位。
能力目标:在理解分数含义的过程中,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与喜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渗透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辩证观。
说明: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难点:多个物体组成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所以说分数的经验学生已经积累的较多,在学习本课时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我认为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应把理解分数的意义,单位“1”,分数单位作为重点,并通过不同类型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掌握所学。在理解分数的意义时重点要放在单位“1”,平均分,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取几份分子就是几,在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准确表达,如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每组一张长方形纸片或一条50厘米长绳子或8个三角形纸片或12个圆形纸片。
六、教学过程
(一)基本流程
复习→探究新知→目标检测→课堂小结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姓云,是四年级1班的数学老师,今天这节课将由我和大家一起学习。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涂色的圆),你们能用一个数来表示涂色部分吗?
生:。
师:(板书:)对于这个分数,同学们了解些什么?
生:1是分数的分子,4是分数的分母,横线是分数的分数线。
师:还有补充吗?
生:表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分,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师:(板书:分子、分母、分数线)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分数的意义。(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一个涂色的圆,引导学生通过对话回忆,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2、探索新知
(1)理解单位“1”
师:刚才同学们说,表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那还可以表示什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材料,(每组一张长方形纸片或一条50厘米长绳子或8个三角形纸片或12个圆形纸片)四人小组利用手中的材料通过“分一分、画一画”表示出,然后说一说你是怎么表示的。
课件出示要求
①四人小组利用手中的材料,通过“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出;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表示的。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表示的?
生A: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把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
生B: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把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
生C:把8个三角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
生D:把12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
师:刚才你们在表示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
师:是的,我们都是把这些物体平均分(板书:平均分)。那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生:分的东西不同,分的数量也不同。
师:是呀!有的是分一个长方形、一条绳子、还有的是在分8个三角形纸片、12个圆形纸片,我们分的东西不同,分的数量也不同。像这样的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我们都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我们可以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师:单位“1”的含义非常特殊,它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还可以表示一些物体,所以我们一定要给1加上双引号。同学们,还有哪些物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
生A:全班学生
生B:一盒粉笔
……
师: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来表示吗?
生: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
师:现在请同学们任意写一个分数,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它所表达的意义。
师:谁愿意把你写的分数与大家分享一下?
生A:我写了。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其中的5份就是它的。
生B:我写了。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3份就是它的。
……
师:如果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理解分数单位
师:(课件出示一个圆)这里有一个圆,如果把它平均分成2份、4份、8份,每份各占几分之几?
生A: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生B: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生C: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
师:像这样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师板书,生齐读)
师:(课件又出示一个圆)这里还有一个圆,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涂色部分吗?
生:。
师: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生:的分数单位是,它有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师:谁来说一说黑板上这几个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呢?又有几个那样的分数单位?
生回答。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给学生提供真实具体而感兴趣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构数学知识,在活动中“做数学”】
3、目标检测
师:刚才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了分数的意义,了解了分数单位,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47页练习十一第1题,引导学生完成。
(2)课件出示教材47页练习十一第2题,引导学生完成。
(3)课件出示教材47页练习十一第3题,引导学生完成。
(4)课件出示教材48页练习十一第9题,引导学生完成。(适时间而教学)
(5)课件出示教材48页练习十一第6题。引导学生完成。(适时间而教学)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熟练掌握,内化为技能技巧。】
4、了解分数的产生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的意义,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来听听数学博士的介绍吧。(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介绍分数的产生,培养学生观察、倾听的学习能力。】
5、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培养学生反思的好习惯。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还可以表示一些物体,还认识了分数单位,了解了分数的产生,下次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分数的其他知识。
七、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平均分
单位“1”
分数单位
1 ……分 子
4 ……分 母
……分数线
一个物体
一些物体
PAGE
1
(共23张PPT)
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2
1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取其中的几份)
(平均分)
(平均分成的总份数)
利用这1张圆形纸片创造出 这个分数
4
1
月
饼
1米长的彩带
1捆小棒
1盒蛋糕
1盒蛋糕
1分米长的线段
1、每人利用桌上的材料任选一种,通过折一折、分一分、画一画(或者涂一涂、裁一裁、剪一剪)创造出一个分数。
2、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创造出这个分数的?
要求:
4
1
4
1
4
1
4
1
4
1
4
1
1分米长的线段
4
1
月
饼
1米长的彩带
1捆小棒
1盒蛋糕
一个物体
一个计量单位
一些物体
看作
一个整体
用自然数“1”来表示
称作
单位“1”
1盒蛋糕
1分米长的线段
月
饼
4
1
4
1
4
1
4
1
4
1
4
1
1分米长的线段
月
饼
单位“1”
还可以是什么?
单位“1”
平均分成若干份
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的意义:
4
1
4
1
为什么都是 ,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却不同呢?
4
1
我看了这本书的
我也看那了这本书的
他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
小芳
小明
读出下面分数,并说说它们的具体含义。
1
2
3
1、
2、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
一个计量单位
一些物体
看作一个整体
用自然数“1”来表示
称作 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