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行星的运动7.1自远古以来,当人们仰望星空时,天空中壮丽璀璨的景象便吸引了他们的注意。智慧的头脑开始探索星体运动的奥秘。
到了 17 世纪,牛顿以他伟大的工作把天空中的现象与地面上的现象统一起来,成功地解释了天体运行的规律。
1、古人对天体运动存在哪些看法?
2、什么是“地心说”,什么是“日心说”?
3、哪种学说占统治地位的时间较长?
4、两种学说争论的结果是什么? 1、古人对行星运动的探索天圆地方远古140托勒密
地心说1543哥白尼
日心说1546第谷
出生天才的观察家
第谷·布拉赫 建立天文台,把天体位置测量的误差由10/ 减少到2/。天圆地方远古140托勒密
地心说1543哥白尼
日心说1546第谷
出生1600开普勒
任第谷助手数学天才
开普勒(德国) 利用第谷提供的观测数据对行星轨道深入研究。 ↓毕生的精心观测记录↓行星运动规律20年潜心研究↓冬半年快夏半年慢 如果地球匀速圆周运动,那四季的时间应该有什么特点?地球是不是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天圆地方远古140托勒密
地心说1543哥白尼
日心说1546第谷
出生1600开普勒
任第谷助手1609开普勒
第一定律
第二定律1619开普勒
第三定律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轨道定律)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面积定律)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行星在远离太阳的过程中速度如何变化? 近日点速度快,远日点速度慢.春夏秋冬1、某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椭圆轨道如图所示,F1和F2是椭圆轨道的两个焦点,行星在A点的速率比在B点的大,则太阳是位于( )
A.F2 B.A点 C . F1 D.B点A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周期定律)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寻找比值K取决于什么因素?k是仅由中心天体决定,与绕行天体无关,在中心天体相同的系统里k相同。 3.36×10181.02×1013K值计算器八大行星的中心天体都是太阳,K值相同!
例如:2、木星的公转周期约为12年,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1天文单位,则木星到太阳的距离约为( )
A、2天文单位 B、4天文单位 C、5.2天文单位 D、12天文单位C3、行星运动的近似处理 1、行星轨道是圆,太阳处在圆心;2、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3、所有行星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一、地心说与日心说地球是中心→太阳是中心→宇宙无限(科学精神推动了认识发展)二、行星运动定律1、轨道定律:椭圆2、面积定律:3、周期定律: a3/ T2 =k(K是一个只与中心天体有关的物理量)小结三、行星运动的近似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