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安史之乱的过程及影响;黄巢起义的原因;唐朝的灭亡以及五代十国的出现。
2.理解唐玄宗统治前期到后期的变化及产生的不同后果;认识到统治者的统治措施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安史之乱和唐朝灭亡;
学习难点: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并概括其影响;认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难点)
二.自主学习
(一)安史之乱:(开元末年以后)——唐朝中期
1、借口:朝廷出现奸臣
2、时间:____——763年 3、人物:____、史思明。
4、安史之乱的影响:
①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尤其是____遭到浩劫。
②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③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____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的背景:A统治腐朽B宦官专权C藩镇割据D赋役繁重E连年灾荒
2、黄巢起义的影响: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3、唐朝的灭亡:____年,____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4、唐亡的直接原因:藩镇割据。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政权。
2、十国——南方九个,北方一个。
3、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____局面的延续,开国君主都是掌握重兵的____。
三.合作探究
1. 品读唐朝诗人杜甫的《忆昔》《无家别》两首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
材料一 忆 昔(唐)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材料二 无家别(唐)杜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人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2.结合材料,分析归纳总结黄巢起义的原因;
材料一:“大者或宰邑,小者皆尉史。愚者若混沌,毒者如雄虺(huǐ,毒蛇) ”
——《贪官怨》
材料二:“至唐则宦官主权反在人主之上,立君、废君、弑君有同儿戏,实古来未有之变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三:“军庸满天下,战将多金玉。……昨朝残卒回,千门万户哭。”
——《三羞诗》
材料四:“桑柘(zhè)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山中寡妇》
材料五:“夫妇相顾亡……兄弟各自散,?……儿童啮草根……斑白死路傍”
——《三羞诗》
四.达标训练
1.……安禄山每次入宫,都是先拜贵妃,再拜皇帝。皇帝不解,问他何故,安禄山恭恭敬敬地说:“我们胡人的习俗,都是先拜母亲,后拜父亲。”皇帝释然,对安禄山的憨厚和朴实添了几分好感。这位皇帝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2.领导安史之乱的主要人物是( )
A.安禄山 B.宇文化及 C.朱温 D.姚崇
3.“楷击陈州败死,巢自围之,略邓、许、孟、洛,东入徐、衮数十州。”史料记载的是黄巢起义的情景,黄巢起义的原因是( )
①政治腐败 ②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③藩镇割据 ④宦官专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4.自唐朝建立历时290年,结束唐朝统治的是( )
A.安禄山 B.黄巢 C.史思明 D.朱温
5.唐朝灭亡后,先后出现了五个割据政权,称为五代。五代建立政权的地区在( )
A.长江流域 B.珠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淮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