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 品读唐朝诗人杜甫的《忆昔》《无家别》两首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 忆 昔
(唐)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无家别
(唐)杜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人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安史之乱,大唐王朝,由盛转衰!导入新课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掌握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2.了解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史实;
3.把握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
重点: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
难点:知道五代十国的局面,并概括其影响学习目标1、安史之乱爆发的背景:
(看书第一段正文,标记)①开元末年以后, 朝政日趋腐败。
②各种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③节度使势力膨胀。
④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由盛而衰——安史之乱 唐玄宗到了晚年,对政务没有了兴趣,他想的是生活享受,杨贵妃成了他的最爱,“爱美人不爱江山”了,江山就交由别人去打理吧。这一点可能是唐玄宗重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的首要原因,同时也为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根。李林甫杨国忠2、安史之乱的过程:①借口:
②时间:
③人物:
朝廷出现奸臣755年——783年安禄山、史思明安禄山(703年—757年),本姓康,名轧荦山。安禄山之父死得早,他从小随母在突厥人部族生活。天宝年间,平步青云,历任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也是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安禄山长得痴肥,眼盲后,长期靠心腹小宦官为其穿衣。后来被宦官李猪儿在替他穿衣时,以刀刺其腹而死。知识卡片④简单经过:安禄山、史思明叛军路线马嵬坡兵变 安禄山发动叛乱,李隆基带着贵妃杨玉环、皇子离开长安,逃向四川。走到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以禁军主帅龙虎大将军陈玄礼为首的随从将士,杀死宰相杨国忠,逼着皇帝处死杨贵妃。玄宗皇帝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赐贵妃三尺白绫,自缢于马嵬驿西门外三门佛殿,那年杨玉环38岁。3、安史之乱的影响:材料二 安史之乱,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材料一 安史之乱对人民是一场浩劫,给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整个黄河流域,几乎一片荒凉。材料三 安史之乱期间及以后,唐朝增设了许多节度使。不少节度使管辖的地区,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这样就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①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②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③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1、黄巢起义的背景:①统治腐朽
②宦官专权
③藩镇割据
④赋役繁重
⑤连年灾荒致命打击——黄巢起义人民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你这混帐东西,别看你是皇帝,我要你死,你就活不了! 从唐穆宗(唐朝第十二位皇帝) 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唐末宦官2、黄巢起义的简单过程:3、黄巢起义的影响: 黄巢起义,转战南北,席卷了现在的山东等十二行省,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到公元884年黄巢起义被朱温等人平定而结束。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朱温,后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唐朝末年波澜壮阔的农民大起义以失败告终,黄巢起义失败后,唐朝又勉强维持了二十三年统治。1、唐朝灭亡时间:2、后梁的建立:
建立者:
建立时间:907年907年朱温唐朝灭亡——后梁灭唐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哪些政权?
2.十国是指?
3.五代十国的特征?
政权分立——五代十国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 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安史之乱黄巢起义朱温夺权由盛转衰致命打击唐朝灭亡五代十国课堂小结:达标训练1.天宝十四载,又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族武人为骨干、有汉族失意文人和地方军人参加的财富力强的武装集团,最终导致爆发(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七国之乱 D.八国之乱A2.这些藩镇名义上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是自己各霸一方,不服从中央的政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藩镇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
A.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B.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
C.形成五代十国
D.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