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教材模块
选修一
年级
高二
学段
第2学期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进行自我知识建构的过程,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展示交流,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抛锚式教学将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合作学习中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修正完善自己的方案。教师通过记录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探究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影响;探究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区别,以及不同的加酶洗衣粉对不同污渍洗涤效果的区别。
学生情况:学生已经学习了必修1酶的作用与本质、酶的特性以及各种消化酶的作用等内容,对本课题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本课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可用于指导日常生活中衣物的洗涤,所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同的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可能不同,尤其对于实验设计和操作的能力不一。
教学方式:抛锚式教学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目标
说出或写出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
设计实验探讨加酶洗衣粉的使用的最佳温度
3.设计实验探讨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的洗涤效果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
展示汰渍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
阅读不同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注意事项和使用指南
感知生物事实,形成认知冲突
3分钟
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布置任务一:学生阅读教材P46基础知识部分,并完成学案。
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阅读并完成学案: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 、 脂肪酶 、淀粉酶 、 纤维素酶 。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 碱性蛋白酶 和 碱性脂肪酶 。
2.用化学反应式表示添加在洗衣粉中几种酶的作用。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哪些?
4.根据加酶洗衣粉的使用说明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说出或写出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
依据“案例”信息,围绕问题核心,联系已有知识,结合教材内容,提出问题(确定锚)
10分钟
确定课题,独立探索
和学生一起确定课题,布置任务二:阅读教材47-48,选择以下1个子课题进行研究,要求写出相应的实验方案(包括材料与用具,实验步骤,预期结果等)并能对与实验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
子课题1:探究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
子课题2:探究不同种类的洗衣粉对同一污渍或不同污渍洗涤效果的比较。
学生选择课题,独立设计实验方案。
探究生物规律和生物原理,设计和组织解决问题的方案
15分钟
合作学习,完善方案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5-8人一组,完善方案。40人的班级可以分为6个组,子课题任意选择。
学生讨论,合作学习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意识到不合理的地方并进行修改。
12-17分钟
分享交流,互动质疑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交流。
课堂问题预设(学生已经自己提出的问题不再讨论):
子课题1:
1.在自然条件下,什么季节适合使用加酶洗衣粉?
2.在什么样的水温下不适合使用加酶洗衣粉?
3.洗涤时采用机洗还是手洗?你打算选用什么洗涤材料?
4.水量、水质和洗衣粉用量你们是怎么控制的?
5.你能就资料一谈一谈科学实验与日常生活经验的联系与区别吗?
子课题2:
1.该课题探究的变量是什么?怎么测量应变量(洗涤效果)?
2.预期结果将怎样?
3.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探究与加酶洗衣粉有关的内容?
学生互动质疑,在评价中反思,完善方案。
参考实验方案:
子课题1
实验材料:添加了复合酶的洗衣粉,大小相同的白棉布4块(在上面分别滴加4滴同种的植物油)
水温、水质及水量:水温(自变量)为5℃、15℃、25℃、35℃;水质为自来水;水量为500ml
实验仪器:1000ml的烧杯、玻璃棒等。
步骤:
(1)取10cm×10cm的白色棉布4块,在上面分别滴加4滴同种的植物油,晾干备用。
(2)取1000mL烧杯4个,用天平分别称取0.5g加酶洗衣粉,依次倒入4个烧杯中。
(3)将5℃、15℃、25℃、35℃清水各500mL依次倒入4个烧杯中,用玻棒搅拌溶化洗衣粉。
(4)取水浴缸4个,依次倒入5000mL 5℃、15℃、25℃、35℃清水,插入温度计保持恒温。
(5)将4个烧杯分别放到相同水温的水浴缸中,将带植物油的棉布分别放到烧杯中浸泡20min。
(6)按相同方式用不同玻棒搅拌棉布各,放到水浴缸中
子课题2:
将汗渍改为奶渍或果汁渍,再分别进行实验即可。
探究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影响;探究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区别,以及不同的加酶洗衣粉对不同污渍洗涤效果的区别。
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敢于质疑,同时敢于表扬你的同伴;在情境中感悟科学与生活经验的区别。
25分钟
效果评价
1.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你是否能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
2.在合作学习的是否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3.小组是否能够准确表达本组的实验思路与观点?
4.小组是否真的能够在展示的过程中体现协作的精神?
5.你是否发现了别人的优点?
主要在上一环节互动质疑中体现了生生评价。
1.当有人指出了你们的问题时,你的态度是什么?
2.你是否肯定了别人的优点?
3.你是否主动发言展示本组的实验思路?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并能在学习过程中相互评价,反思提高。
5分钟
归纳总结
本课题主要解决了加酶洗衣粉的作用及使用的最适条件。
1分钟
拓展提高
(课后)
1.请设计一份宣传板报介绍与加酶洗衣粉的有关内容。
2.探究不同品牌的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拓展视野,联系生活,自我提高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1.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完成知识的构建的过程。
2.利用教材和生活中的课程资源(洗衣粉),围绕加酶洗衣粉为“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互动评价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3.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质疑和反思,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自然溶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4.引导学生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和教师对于学习过程的评价相结合,而不是简单的纸笔测试。
5.不足:没有实验操作的教学设计内容。
课件10张PPT。湖南省新课程培训课件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46基础知识部分,并完成学案。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 、 脂肪酶 、淀粉酶 、 纤维素酶 。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 碱性蛋白酶 和 碱性脂肪酶 。
2.用化学反应式表示添加在洗衣粉中几种酶的作用。(略)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哪些?(温度、PH等)
4.根据加酶洗衣粉的使用说明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确定课题,独立探索 阅读教材47-48,选择以下1个子课题进行研究,要求写出相应的实验方案(包括材料与用具,实验步骤,预期结果等)并能对与实验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
子课题1:探究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
子课题2:探究不同种类的洗衣粉对同一污渍或不同污渍洗涤效果的比较。
子课题3:你想探究的其他问题合作学习,完善方案 选择同一课题的同学随机分组,大概6人一组。实验操作的人员也是讨论的小组成员。分析完善课题。
建议:从以下三个角度分析
1 自变量是否能操作(可操作性)
2 无关变量是否能控制(科学性)
3 应变量是否能检测 (可检测)分享交流,互动质疑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展示你们的实验方案。(可以1人口头表达,1人简图演示)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与思考,可以向展示的同学提问或提出建议。问题探讨子课题1:
1 在自然条件下,什么季节适合使用加酶洗衣粉?
2 在什么样的水温下不适合使用加酶洗衣粉?
3 洗涤时采用机洗还是手洗?你打算选用什么洗涤材料?
4 水量、水质和洗衣粉用量你们是怎么控制的?
5 你能就资料一谈一谈科学实验与日常生活经验的联系与区别吗?子课题2:
该课题探究的变量是什么?怎么测量应变量(洗涤效果)?
预期结果将怎样?
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探究与加酶洗衣粉有关的内容? 知识小结蛋白酶、
脂肪酶、
淀粉酶、
纤维素酶,
还有复合酶加酶洗衣粉酶制剂探究影响因素?探究不同种类的加酶
洗衣粉的洗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