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课件(11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课件(11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18 14:58:35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 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 土壤第5课 土壤的颜色各地土壤颜色真的不同吗? 据说这里的五色土是从全国各地搜集来的。 各地土壤颜色真的不同吗? 搜集并交流不同地区土壤颜色的信息,归纳信息并形成结论。黑色土棕色土红色土黄色土 选定观察地点进行实地观察。记录观察地点和土壤颜色等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不同地区土壤颜色的资料。小技巧:搜索的关键词之间可以加上空格 地点和土壤的颜色要据实填写。 参考:砖红壤、赤红壤、红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寒棕壤、褐土、黑钙土 实地观察时,可以用手机、相机记录土壤颜色的信息。拍摄土壤标本的照片 在土壤标本下垫上一张白纸以便衬托土壤颜色、选择光线充足的地方等,这样可以有拍摄较好的效果。 把观察记录和网上搜集的资料上传到科学学习群,与同学分享交流。 根据搜集的不同地方土壤颜色的资料,在下面地图上相应地方涂上不同的颜色。小结:
我国各地的土壤有多种多样的颜色,除常见的黑色和黄色的土壤外,还有红、白、棕、灰等颜色的土壤。
  土壤颜色的不同与其组成成分的差异以及各成分含量的不同有关。比如土壤中含水较多时颜色就会变深,含水较少时颜色就会变浅。
三年级下册第 5 课《土壤的颜色》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下册《土壤》单元的第 5 课,本课以网络学习的形式,鼓励学生观察和了解各地土壤的颜色,并在网络上与伙伴进行交流,从而初步了解各地的土壤颜色的分布。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对土壤的认识,还可以通过了解我国各地的土壤颜色分布,从另一个角度认识我国的地域广大。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
本课的内容设计为 4 个环节:明确任务、搜集信息、分享交流、整理归纳, 符合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不仅适合网络学习的开展,也可以满足常规教学的需要。
二、学情分析
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只见过家乡的土壤,没什么机会观察其他地区的土壤。通过驱动情境,学生可以很自然会产生问题:“祖国各地土壤是什么颜色的?”“其他地区的土壤与自己家乡土壤的颜色相同吗?”不少同学对这些问题都感到好奇。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在网上搜集各地土壤颜色的信息。也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和观察的结果(土壤照片)上传到网上,与其他地区的伙伴进行跨地域的交流,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地区的土壤颜色。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三年级的学生可能会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但作为学习上的运用应该还是比较少的。学生在拍摄合格的土壤标本照片、上传资料,以及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等方面,能力是不足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一定的技术指导。课后的观察活动也要和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学习用拍摄照片的方法做记录。
能把土壤的照片上传至网络,并通过网络与他人交流。
观察不同地区土壤的照片,发现土壤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
体会善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不同地区土壤的照片,发现土壤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教学难点: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搜集、分享资料。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可以上网的电脑或平板电脑。学生准备:土壤标本(照片)。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孩子们在参观北京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时,发现坛上铺有黄、青、红、白、黑的五色土。
问题:各地土壤的颜色真的不同吗?
交流:祖国各地的土壤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任务:如何了解各地土壤颜色的分布?
(二)活动探究
1.环节 1:明确任务
任务:搜集并交流不同地区土壤颜色的信息,归纳信息并形成结论。问题:如何搜集各地土壤颜色的信息?如何利用网络交流这些信息?
交流:学生讨论并交流。网络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方便的操作性等独特优势。搜索引擎可以搜索到很多有关资料,班级、学校学习群及其他主题学习交流网站,可以分享交流资源。
2.环节 2:搜集信息
演示:展示使用正确关键词搜索有关土壤颜色的信息的方法;用手机、相机拍摄不同颜色的土壤的照片。
任务:(课前或课后)选定适当的观察土壤的地点。到了选定的地点后,可
以直接拍照记录,也可以取土作为标本,带回家或实验室拍照。
介绍: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拍照过程中,可以在土壤标本下垫上一张白纸以便衬托土壤颜色、选择光线充足的地方拍照。这样可以有拍摄较好的效果,以便更准确地记录土壤标本特点。拍摄土壤标本的照片后,最好挑选和整理后,采用
“采集时间+采集地点+土壤标本”的形式对照片加以命名并保存。使用网络搜索某地区的土壤颜色资料,可以使用关键字组合的方法进行搜索,例如“云南”+
“空格”+“土壤颜色”。青少年上网学习要注意网络安全,使用正规网站,自觉过滤不健康或有害的信息。
活动:分组使用老师提供的土壤标本,练习记录的方法(使用文字描述或平板拍照等方法);分组使用网络搜集我国某一地区的土壤颜色信息。
环节 3:分享交流
任务:发布搜集的信息到网络讨论组等教师建立的学习平台。
演示:学习上传资料到网络学习平台及交流的方法,如何登陆网络、如何上传照片以及怎样在网络上与其他同学交流等。要求学生要注意网络社交礼仪。
活动:分组上传资料并进行简单互评、交流。
环节 4:整理归纳
任务:用表格把各组(其他班级或地区)搜集到的资料按地区进行整理。归纳各地土壤颜色的情况。
交流:分组交流各小组的发现。
讲述:补充介绍有关土壤颜色的知识。
资料:土壤的颜色与腐殖质含量、水分含量、暗色矿物(如氧化铁、氧化锰、黑云母等)含量、浅色矿物(如二氧化硅、氧化铝、碳酸钙等)含量密切相关。因此,土壤颜色是土壤物质组成及其性质的反映,也是判断和研究成土环境、土壤类型及其肥力特征的重要依据。比如,黑色的土壤,一般腐殖质含量较高;红色和黄色的土壤,说明土体内含大量的氧化铁。我国由于自然环境复杂,土壤颜色也是多种多样。但各地土壤颜色的大致分布还是有规律的。
活动:根据搜集的资料在活动手册地图上涂色,但不一定全部涂满。只需要涂上自己归纳出的数据。


七、板书设计
第 5 课 土壤的颜色
地区
城市
土壤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