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根据科学家的推测,46亿年前的地球所没有的现象是( )
A.雨雪现象 B.熔岩横流
C.火山喷发 D.电闪雷鸣
2.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是原始大气
B.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氢气、甲烷等
C.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是原始海洋
D.米勒实验证明原始地球可以孕育原始生命
3.科学家认为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产生( )
A.有机大分子 B.原始生命
C.原始单细胞生物 D.有机小分子
4.“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外星球”这一生命起源的推测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可,理由是( )
A.米勒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推测
B.原始地球环境不可能形成有机物
C.陨石中和星际空间发现了有机物
D.其他星球已经发现了原始生命
5.在关于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上,科学家找到了各种各样的证据。下列有关这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们曾在陨石中发现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
B.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
C.水蒸气、氢气、氨、二氧化碳、氧气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
D.有科学家在模拟原始地球的情况下,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6.地球上生命是如何起源的,科学家有不同的观点,其中“宇生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宇宙的其他天体。近年来对一些陨石成分的分析表明:其他天体上存在氨基酸等有机物,而且这些氨基酸是地球上生物所没有的。由此,你认为“宇生说”的观点( )
A.是错误的,因为米勒实验已经证明了生命起源于地球
B.是错误的,因为生物一定是进化来的,而不是来源于外星球
C.是一种事实根据很少的假说,不能肯定,但也不要轻易否定
D.是一种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没有任何科学价值
7.下图是生命起源的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
(1)原始大气的成分包括 ,这些物质来自 。?
(2)在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中所利用的自然条件是 。?
(3)发生在原始大气中的过程是 。(填字母)?
(4)发生在原始海洋中的过程是 。(填字母)?
(5)最复杂、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填字母)?
(6)图中过程说明原始生命是在地球温度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 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探究创新
★8.观察分析斯帕兰扎尼的实验,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两组实验第一步都将肉汤加热至沸腾,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请你分析微生物不是由肉汤自发产生,而来自瓶外的原因。
(3)若只做第一组实验,能得出与本实验相同的结论吗?试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知能演练·提升
1.A 2.D 3.D 4.C 5.C 6.C
7.答案(1)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等 火山喷发产生的气体
(2)紫外线和闪电等
(3)A
(4)B、C、D
(5)C
(6)非生命物质
8.答案(1)杀死肉汤中原来存在的微生物。
(2)肉汤中的微生物在冷却前被杀死,消除了实验干扰。第二组加棉塞,空气不能进入,没有微生物,第一组不加棉塞,空气可以进入,有微生物,这说明微生物来自空气。
(3)不能。只做第一组实验,无对照实验,无法说明微生物不是瓶内自发产生的。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有的动物体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似,这种体色叫保护色,如枯叶蝶颜色枯黄,竹节虫体表翠绿。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动物具有保护色的本质原因是 ( )
A.主动适应 B.被迫适应
C.变异作用 D.自然选择
2.马达加斯加群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峡,但两地生物种类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人类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
C.变异的方向不同
D.岛上的生物都不进化
3.右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A.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B.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C.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
D.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4.下列有关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生物变异的方向与自然选择无关
D.生物进化的方向与自然选择无关
5.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B.耐药性对细菌来说是有利变异
C.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D.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不断选择的结果
6.下表中的4种鸟,最具有进化优势的是( )
鸟
数 目
产卵
孵出
繁殖后代
A
9
8
2
B
3
3
3
C
9
9
3
D
7
5
1
★7.杀虫剂往往在使用初期灭虫效果显著,后来灭虫效果逐渐下降,其原因是( )
A.害虫接触杀虫剂后,慢慢产生了抗药性
B.由于用药量太少,害虫没被杀死而产生抗药性
C.害虫为了适应这种环境变化,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D.害虫存在抗药性变异,杀虫剂对这种变异进行了选择
★8.根据自然选择学说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田鼠打洞和夜间活动的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2)鹿和狼能迅速奔跑是两者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 )(3)狗的牙齿坚硬是长期磨炼的结果。
( )(4)恐龙的灭绝是因为不能适应生存环境骤变。
9.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着 ;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这叫作 ;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并繁殖后代,这叫作 。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了 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 实现的。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使得抗药性状逐代 而加强。?
(2)自然选择是把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 (填“有利”或“不利”)变异选择出来,并使之逐代积累、加强,最终形成生物新品种。?
探究创新
★10.水蚤是一种水生小动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等量的水蚤分别做了A、B两组实验:水温的改变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均相同;水蚤在不同的水温中均保持12小时。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果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约为 ℃。?
(2)有些水蚤能在20 ℃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 ℃环境中生存,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 。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 作用,而这种作用是定向的。?
(3)把能在20 ℃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到28 ℃环境中,导致水蚤死亡;把能在28 ℃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20 ℃环境中也引起水蚤死亡。这说明,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生物缺少 ,就要被环境淘汰。?
参考答案
知能演练·提升
1.D 2.B 3.C 4.D 5.C 6.B 7.D
8.答案(1)√
(2)√
(3)×
(4)√
9.答案(1)差异 不适者被淘汰 适者生存 选择 生存斗争 积累
(2)有利
10.答案(1)25
(2)变异 选择
(3)适应环境的变异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化石是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B.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C.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比较,可推断出生物进化的趋势
D.和鸟类的化石相比,恐龙的化石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中
2.在下图所示的地层中发现了A、B两种生物化石,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生物A是由生物B进化来的
B.生物A可能比生物B结构复杂
C.生物A的个数比生物B多
D.生物A比生物B体型大
3.下列四类植物中,对水环境依赖程度最高的是 (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4.科学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比较不同生物同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发现,生物之间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其亲缘关系就( )
A.越远 B.越近
C.较近 D.较远
5.比较下列数据,亲缘关系最近的一组生物是( )
生物名称
黑猩猩
猕猴
马
果蝇
向日葵
与人的细
胞色素c
的差异
0
1
12
27
38
A.人与黑猩猩
B.黑猩猩与猕猴
C.黑猩猩与向日葵
D.果蝇与向日葵
6.右图中的甲、乙、丙、丁四个地层是按照地质年代由古老到晚近的顺序划分的。古生物学家发现:甲地层只有水生生物化石;乙地层的水生生物化石占多数;丙和丁地层的陆生生物化石越来越多。由此看出生物在生活环境方面的进化趋势是( )
A.从水生到陆生
B.从简单到复杂
C.从低等到高等
D.从陆生到水生
7.右图表示植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
A.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
B.蕨类植物、藻类植物、被子植物
C.被子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
8.依据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推测,最先在原始海洋中出现的是( )
A.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B.原始的线形动物
C.原始的苔藓植物
D.原始的蕨类植物
9.下列植物按照从高等到低等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
10.“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研究发现,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0%以上。这个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说明( )
A.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C.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D.人类是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
11.下面是小勇同学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历程》后总结的观点,小旭同学说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你认为错误的是( )
A.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同源器官的发现
B.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
C.地层中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揭示了生物进化的顺序
D.米勒的实验可以说明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12.下图为部分脊椎动物的进化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鱼类,身体多呈流线型,可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B.②是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C.③是两栖动物,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可进行气体交换
D.④是鸟类,能用肺和气囊进行气体交换,适于飞行
★13.下图所示的是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进化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 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大多数生活在 上,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 。?
(2)较早出现的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 的分化,苔藓植物的茎中没有 ,而较晚出现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结构复杂,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 。?
(3) 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中。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 。?
探究创新
★14.阅读分析资料。
血清免疫实验是证明动物间亲缘关系远近的十分重要的方法。它是用不同种动物的血清进行免疫反应,从沉淀反应的多少可以看出被测动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例如,用狗的血清作为抗原,注入家兔体内,使家兔产生相应的抗体,再用家兔的含相应抗体的血清检测狗和其他动物的血清反应,即分别与狗、狼、狐、牛等动物的血清混合,得到如下结果:
血清免疫反应实验
狗的血清
狼的血清
狐的血清
牛的血清
沉淀最多
沉淀较多
沉淀较少
无沉淀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述结果可知,狗与 亲缘关系较近,因为其血清免疫反应实验的现象是 ,说明二者的血清蛋白在结构和性质上相似。?
(2)假如分别比较狼、狐、牛与狗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组成差异程度,差异最大的是 ,差异最小的是 。?
(3)请将狼、狐、牛按照与狗的亲缘关系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
参考答案
知能演练·提升
1.D 2.B 3.A 4.B 5.A 6.A 7.A 8.A
9.D 10.B 11.A 12.D
13.答案(1)水 陆地 水生到陆生
(2)根、茎、叶 导管 简单到复杂
(3)化石 低等到高等
14.答案(1)狼 沉淀较多
(2)牛 狼
(3)狼、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