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古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3.3古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18 17:52:11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十五夜望月部编版 六年级下月新知导入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约830),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唐代诗人,曾任陕州司马,有《王司马集》。
出身寒微。大历十年进士。曾做过县尉、县丞、司马一类的小官,又从军到边塞,晚年退居今陕西西安市。新知讲解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新知讲解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新知讲解十五夜望月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新知讲解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新知讲解栖息书写指导:木字要窄、中竖要长,西字稍扁、方框稍宽、里边的撇要长、竖弯不带钩。栖 qī结构:左右组词:栖身 两栖动物造句:夕阳西下,一群小麻雀早
早地栖息在树林里。 音序:Q 部首:木新知讲解乌鸦书写指导:“牙”上横与下边撇折不相连,竖钩在上横靠右位置,与下横交叉,“鸟”窄长。鸦 yā结构:左右组词:涂鸦 鸦雀无声造句:夕阳快要落山了,夜幕就
要降临,乌鸦归巢了。音序:Y 部首:鸟新知讲解栖(qī):鸟停在树上。
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中庭地白: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中庭,即庭中,庭院中。新知讲解 十五夜望月
【清】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意:月光照在庭院地上,树上栖息着乌鸦,秋天的露水无声地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在仰望,不知道这秋天的情思会落到谁的一边?新知讲解1.“地白”在文中是何意?由此你想到了谁的一句诗?
2.“秋思”一词具体含义指什么?
3.“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一词能换成“在”吗?谈谈你的理解。2.答: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念人的思绪。 1.答:指月光满地。《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答: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而“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了。 思考:诗人是通过什么方法表现他的思念的? 诗人独自在异乡,看见地上的月光,树上归栖的乌鸦,联想到人人都在望月。最后,诗人却用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来发问。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却说“不知秋思落谁家?”把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新知讲解“月”的别称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
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
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
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
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贾岛)
顾兔(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李白)拓展提高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拓展提高 《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绝。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课堂总结地白 栖鸦
冷露 湿桂花十



月中秋月色望月情怀思亲之情月明 尽望
秋思 落谁家板书设计1.背诵《十五夜望月》;
2.收集积累关于月的诗歌。作业布置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