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设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8-08 09: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课标生物必修1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的中心内容是“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高中生物学所有内容的基础和前提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材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两个方面进行了介绍,涉及了较多的初中生物学知识,但由于时间相隔较长且这部分知识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应用较少,所以遗忘较多,因此,本节教学除完成知识上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举例说出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并能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之外,还应实现熟悉学生,了解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并为后面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学习作一定的铺垫。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初中7、8年级时学习了两年的生物学知识,对“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有一定的认识,但初中阶段没有从整体上进行要求,且已经间隔了一年的时间,所以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遗忘较多。另外,高一年级的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习惯老师了解都很少。
教学方法:
基于课标、教材和学生情况,拟采用图片法、事例法、分析推理法、问题法进行教学,并在教学时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知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学,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拓展。二是不拘泥于具体的知识,引导学生从系统的角度看待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以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三是列举的事例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热点相联系,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举例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能力目标:
1、能阅读图片、文字信息,能用语言表达文字图表信息。
2、能用归纳思维进行信息整理。
3、用发散思维进行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2、了解收集资料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教学重点;
1、 生命离不开细胞。
1、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实施的程序:
一、讨论分析引入
问题探讨:
1、 视频: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国流行爆发,部分城市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产、商场停业的现象,很多与非典患者共同工作和生活的人被隔离在家。为什么人们对非典型性肺炎这么恐惧呢?这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而这一切都是由SARS病毒造成的。
2、展示SARS病毒的结构示意图、SARS患者肺部的X光照片,等等。
3、提问:
(1)、结合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谈谈你所了解的SARS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2)、SARS病毒具有怎样的结构?它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
(3)、SARS病毒主要侵害了人体哪些部位的细胞?
(4)、如果离开了活细胞,病毒能够很好地生活和繁殖吗?
4、总结: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贮存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这就是病毒的生活和繁殖。SARS病毒主要侵害人的肺部细胞,使人发生呼吸困难而死亡。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生命现象。
5、提问:
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呢?
注: 设计意图:1、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观察图片,并根据已有的社会经验回答。考查学生初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从社会生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病毒的生活和繁殖离不开活细胞这一基本事实。2、由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转入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二、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资料和图例分析:
1、实例1
提问:
(1)、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还有哪些生物体的结构与草履虫相似?
(2)、这些单细胞生物还能够完成哪些生命活动?
总结:
单细胞生物能进行生长、运动、分裂、应激等生命活动,所有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都依赖细胞完成。
2、实例2
提问:
(1)、与草履虫相比,人是多细胞的高等生物,联系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细胞分别是什么?人的生命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
(2)、受精卵发育成人的过程中细胞进行了哪些生命活动?
总结:
人的生殖细胞是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受精卵是新生命的开始;人的发育其本质是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由此可见,多细胞的高等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也离不开细胞。
3、实例3
观看视频:人体缩手反射
提问:
(1)、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至少需要哪些类型细胞的参与?
(2)、大家现在的学习活动,又有哪些细胞的参与呢?
总结:
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不同的细胞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完成。
4、实例4
图片阅读及知识介绍:
(1)、AIDS患者的图片。
(2)、HIV的电镜图。
(3)、HIV浸染人体免疫细胞图示。
(4)、教师介绍艾滋病病毒的相关知识,指出艾滋病病毒是一种攻击人体的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受到破坏的病毒。
提问:
(1)、多细胞生物体的某一种细胞受到损害,会影响该种生物的生命活动吗?
(2)、除艾滋病外,你还能举出特定的细胞受到损害导致疾病的例子吗?
图片展示:小儿麻痹症患者及相关的脊髓细胞受到损害的图片。
总结:
由四个实例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这一基本事实。另外,生命活动还有赖于生物体周围的环境,依靠环境提供物质和能量(构成生物体的细胞也是生活在一个液体环境中)。
注: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归纳和发散思维。
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读图思考:
1、 读图1-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 提问:
(1)、生命系统分为哪几个层次?它们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除种群和群落之外的其他几个层次的生命系统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教师简单举例说明什么是种群和群落,例如,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鲤鱼就是一个种群,而这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就构成了一个群落。)
(3)、除教材中呈现的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这4个生命系统例子外,其他的具体例子还有哪些?请举例。
例如,细胞这个系统,除教材提到的心肌细胞外,还有骨骼肌细胞、平滑肌细胞、神经细胞、血细胞,等等。
3、总结: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类型
4、提问:
(1)、你是怎样理解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的?
(比细胞再小的结构层次,如分子、原子,不可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请以一个人,一棵松树或一只草履虫为例,列出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
(3)、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具体的生命系统,这说明了什么呢?
(越高等的生物其生命系统越复杂,而低等生物则比较简单。由此说明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总结:
由上可知,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从小小的细胞开始,到最大的系统生物圈,尽管生命系统复杂多样,大小不同,但它们层层相依,紧密联系,都离不开细胞这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注: 设计意图:
从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理解生命系统的层次,同时理解生命系统的复杂多样。训练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1、这一小结重点了解的两个内容是什么?
2、在学习这节知识时,应用了哪些方法?(发散思维、归纳、图文转化)
五、课堂练习:
教材第6页:基础题
六、课后拓展:
教材第6页:拓展题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除外)。
2、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命系统→生物圈。
三、小结: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