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草船借箭
部编版 五年级下
看到题目,我有这些信息想和大家交流……
名著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名播四海,也受到了外国读者的欢迎。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英国、法国、俄国等许多国家都有本国文字的译本,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作出了有价值的探讨和极高的评价。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故事背景
《草船借箭》选编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东汉末年,曹操进攻东吴孙权。刚刚被打败的刘备感觉唇亡齿寒,派自己的的主要谋士诸葛亮奔赴东吴,与孙权联合起来共同抗曹。面对强敌,东吴抗曹统帅周瑜一方面积极防御,另一方面,对盟军营中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产生了极大的嫉妒和防范之心,打算除之而后快……
初读课文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在课文空白处记下自己的疑惑。
初读课文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自学生词
妒忌 曹操 都督 委托 惩罚 鲁肃
遮住 疑惑 私自 水寨 擂鼓 呐喊
虚实 支援 插满 自有妙用 神机妙算
周瑜 幔子 翎毛 弓弩 丞相
妒
忌
督
惩
生字交流
曹
委
鲁
遮
私
寨
擂
呐
插
瑜 幔 翎 弩 丞
文本学习
快速默读课文:
文中主要刻画了哪个人物?突出了他的什么特点?
诸葛亮
——神机妙算
文本学习
默读课文,把描写诸葛亮“草船借箭”过程的自然段找出来。
课文第6~10自然段。
文本学习
默读这部分内容,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旁批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
文本学习
请鲁肃帮忙
——此人顾全大局;识人有术
诸葛亮为什么请鲁肃帮忙而不是直接向周瑜提要求?
文本学习
诸葛亮为什么“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样船不至于走散,方便指挥;受箭面积大。
(思维缜密)
文本学习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第三天四更天且大雾漫天的时候行动且让士兵擂鼓、呐喊?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知天文;洞察人心)
此时,鲁肃和诸葛亮的内心有何不同?如何有感情地朗读?
吃惊(惊慌);镇定自如(胸有成竹)
文本学习
文本学习
诸葛亮为什么下令船掉头并逼近曹军水寨?
受箭更多,保持平衡;
便于顺风顺水撤退。
(晓地理)
从曹操的反应,你可否用一个词语概括诸葛亮的谋划?
料事如神(神机妙算)
文本学习
诸葛亮草船“借”箭改为“骗”可以吗?
“借”是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称赞;“骗”含贬义,与作者“拥刘反曹”的观念不符;
文本学习
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知天文——第三天夜晚,江上起大雾
晓地理——江水水速
会识人——鲁肃(顾全大局)
周瑜(心胸狭窄)
曹操(谨慎)
思维缜密——绳索连船;如何受箭、撤退
文本学习
“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怎么说?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十万支箭,三天造不成。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周瑜为什么叫工匠们“故意迟延”?
文本学习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
智商: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
情商:周瑜心胸狭窄,妒贤嫉能,而诸葛亮善于顾全大局。
文本学习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周瑜的话在文中起了 、 的作用。
总结全文
点明中心
文本学习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课文中与之相呼应的句子是: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文本学习
《草船借箭》的起因是( )。面对来自盟友的迫害,诸葛亮顾全大局,没有( )箭,而是在( )的帮助下,利用( )天气,用“ ”的方法获得了( )支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维护了双方的团结,表现了诸葛亮的( )。
文本学习
《草船借箭》的起因是( )。面对来自盟友的迫害,诸葛亮顾全大局,没有( )箭,而是在( )的帮助下,利用( )天气,用“ ”的方法获得了( )支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维护了双方的团结,表现了诸葛亮的( )。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借
鲁肃
江面大雾漫天
草船借箭
十万多支
胆识过人。神机妙算
板书设计
起因:妒忌、陷害(立军令状)
见鲁肃(识人有术)
草船借箭 经过 雾天行动(知天文、晓地理)
草船借箭(识人有术
行动周密)
结果:挫败阴谋
有胆有识 神机妙算
课堂练习
1、用“ ~~~ ” 画出文段中与“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相照应的句子。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文本学习
2、联系全文来看,诸葛亮下令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摆开”的好处是:既 又 。
便于统一行动
增大了受箭面积
文本学习
3、对“诸葛亮笑着说”中的“笑”理解正确的有( )(多选)
A.表现了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断定曹操不会贸然出兵的淡定心态。
B.写出了诸葛亮嘲笑鲁肃因为不明白自己的用意而惊慌失措的样子。
C.表现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是诸葛亮英雄本色的体现。
D.“笑”是诸葛亮故作镇定,既是安慰自己,也是安慰鲁肃不要怕。
A B C
课堂练习
4、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 ) (多选)
A.他知道第三天四更时一定有大雾。
B.他想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一字摆开,两面受箭。
C.他深知鲁肃忠厚诚信,向他借船和军士等没事。
D.他能算,因为他是神仙。
E.他知道曹操生性多疑,必定会下令射箭。
A B C E
2. 曹操听到 声和 声,不敢轻举妄动。
一、读拼音,写词语。
1. 周瑜 诸葛亮的才干,让他立下三
天造十万只箭的 。
dū du dù jì
jūn lìng zhuàng
gǔ nà hǎn
都 督
妒 忌
军 令 状
鼓
呐 喊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妒忌——( ) 推却——( )
商议——( ) 疑惑——( )
嫉妒
推辞
商量
疑虑
一、理清课文脉络
按照课文内容,给下列句子排序。
(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计陷害他,要他三天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立下军令状。
( )诸葛亮“借”到了曹操的箭,船队驶回南岸。
( )曹营万箭齐发,诸葛亮和鲁肃在船上饮酒取乐。
( )诸葛亮请鲁肃相助,借来船只、军士等。
5
1
4
3
2
课堂练习
周瑜dù jì( )诸葛亮的才干,让他立下三天造十万支箭的军令状;诸葛亮没有tuī què( ),三天造不好,甘受chěng fá( )。
鲁肃lǔ sù( )sī zì( )给诸葛亮准备了二十条快船。
诸葛亮让兵士们léi gǔ ( )nà hǎn( ),
逼近cáo ( )军 shuǐ zhài( )去受箭。
课堂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哪方面的收获?用两三句话写下来,然后和同学交流。
警世名言
嫉妒的人常自寻烦恼,这是他自己的敌人。
妒忌就是对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不遭人妒是庸才。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课《学习与巩固》;
2、你还想了解哪些文中人物的故事?选择一个人物,阅读《三国演义》中关于他的故事两三则,再和同学交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