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唐雎不辱使命 课件+教案+导学案+课后习题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 唐雎不辱使命 课件+教案+导学案+课后习题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19 12:52:52

内容文字预览

10《唐雎不辱使命》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熟读课文,找出描写秦王情绪变化的词语,说说秦王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参考答案:
本文描写秦王情绪变化的词语有:不说、怫然怒、色挠。当安陵君委婉地拒绝了秦王使者易地的欲求后,秦王“不说”,表现出极为失落不满的情绪;当唐雎重申安陵君的立场,坚决表示不易地时,语带讥讽,让秦王侵吞安陵国的野心再一次受到打击,所以秦王“怫然怒”;当唐雎的“布衣之怒”战胜了秦王的“天子之怒”时,“秦王色挠”,神情沮丧,完全失去了唯我独尊的威严。秦王情绪的变化,是对安陵国君臣坚强不屈、英勇斗争行为的反应,他从“不说”到“怒”,最后到沮丧(色挠),从自以为是、不可一世到赔礼道歉,情绪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颇富戏剧性。
二、本文通过人物语言塑造了唐雎这一“士”的形象。仿照示例,另选一处人物语言加以分析。
示例: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面对秦王的傲慢自大和咄咄逼人,唐雎沉着应对。先重复安陵君已经说过的理由“受地于先王”——不肯易地是要守先人之土;进而以“虽……岂……”的措辞,强化了“守土不易地”的立场,同时揭露秦王以空言索人国土的蛮横无理。不过,作为外交辞令,唐雎的话只说己方态度,并未直斥暴秦,义正辞严,有理有节。
参考答案: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明言易地,暗为巧取豪夺,安陵君当然明白其中的诈伪。但他却不做正面驳斥和申辩,而是顺着秦王的“好意”说下去。他首先肯定这是秦王的恩惠,是非常好的事;然后,语意陡转,表明坚守先王土地,定不可移、誓不可夺的决心。这样的外交辞令,言辞虽卑,意志不衰。既没有过分激怒秦王,也表明了自己守土不易的严正立场,可谓敏于应对,善于言谈。
三、朗读下列各组句子,体会加点词的语气。
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与臣而将四矣。
甚矣,汝之不惠!
参考答案:
1.“也”表示反问语气;“也”表示陈述语气。
2.“哉”表示反问语气;“哉”表示疑问语气。
3.“乎”表示疑问语气;“乎”表示感叹语气。
4.“矣”表示陈述语气;“矣”表示感叹语气。
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意义。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4.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参考答案:
1.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 易:交换。 其许:其,表示祈使语气;许,答应。
2.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的封地,(我)愿意终生守护它,不敢交换。 虽然:即使这样。
3.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思,是轻视我吗? 广:增广、扩充。 逆:违背。
4.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徒:只,仅仅。
课件47张PPT。10 唐雎不辱使命唐雎,战国末期人。不辱使命,意思是没有辜负出使任务。辱,辱没、辜负。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识记作家作品;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内容。(重点)
感受语言交锋的机智与艺术,学习本文运用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形象。(难点)
感受唐雎勇敢无畏、敢于斗争的精神,培养维护国家尊严的意识和不畏强暴的精神。(重点) 《战国策》,我国古代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次序,编订为三十三篇。这部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了各国之间在政治、军事、外交上的斗争。它不仅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文献,同时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出自本书的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 本文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公元前230年和公元前225年,秦先后灭亡了韩、魏两国。安陵是魏国的附庸小国,仅方圆五十里,魏国灭亡之后,安陵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秦国想用“易地”的诈骗手段吞并安陵。安陵君拒绝秦王的要求,在秦王不悦的情况下派遣唐雎出使秦国,目的就在于保全国土,解除与秦国之间的矛盾。本文记叙的就是这一历史事件。古代史书的几种体例
1.国别体:以国家(诸侯国)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例如:《国语》《战国策》。
2.编年体: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例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 3.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汉代司马迁所独创。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司马迁的《史记》和古代官方编辑的正史用的都是纪传体。听课文朗读,疏通生字词,注意停顿,并理清文章结构。唐雎( ) 怫然( ) 徒跣( )
抢地( ) 彗星( ) 要离( )
休祲( ) 缟素( ) 色挠( )fúqiānɡhuìyāoɡǎonáoxiǎnjìnjū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指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安陵国的国君。安陵是一个小国,在今河南鄢陵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属国,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交换。表示祈使语气。施予恩惠。即使这样。然,代词,这样。介词,从。前代君王。不。于是。动词,派遣。动词,出使。介词,到。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对……说。用。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呢”。况且。秦灭韩国在秦王政十七年(前230),灭魏国在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凭借。在意。错,同“措”。意思是让安陵君扩大领土。广,增广、扩充。违抗我。逆,违背。者,助词,起增强音节的作用,可不译。是轻视我吗?轻,轻视,看不起。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不像(您说的)这样。若,像。是,代词,指秦王的话。守护。哪里只是。愤怒的样子。对人的敬称。听说。从来没有。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摘下帽子,光着脚。徒,裸露。跣,赤脚。碰,撞。横尸在地。平庸无能的人。这里指有胆识有才能的人。专诸刺杀吴王僚时,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聂政刺杀韩傀时,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要离刺杀庆忌时,苍鹰扑到宫殿上。仓,同“苍”。心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休祲,吉凶的征兆。这里偏指凶兆。休,吉祥。祲,不祥。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唐雎暗示秦王,自己将效法专诸、聂政、要离三人行刺。如果。白色丧服。这里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缟、素,都是白色的绢。这样。拔。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面露胆怯之色。挠,屈服。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落在脚跟上。长跪则是把腰挺直,以表示敬意。明白,懂得。只,仅仅。因为。◆通假字故不错意也
仓鹰击于殿上同“措”,放置,安置同“苍”,青色◆古今异义非若是也古义:这样,如此 今义:判断动词古义:只,仅仅 今义:跟“曲”相对岂直五百里哉古义:交换 今义:容易,简单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虽然,受地于先王古义:即使这样
今义:表转折关联词,与“但是”连用古义:道歉
今义:感谢;(花或叶子)脱落长跪而谢之古义:吉祥 今义:休息休祲降于天秦王色挠古义:屈服 今义:(用手指)轻轻地抓古义:答应 今义:允许安陵君其许寡人古义:只,只是
今义:徒弟、学生徒以有先生也◆一词多义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动词,派,派遣动词,出使 以头抢地尔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以君为长者介词,用,拿介词,凭借 介词,因为介词,把此庸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成年男子的统称句首发语词,无实义亦免冠徒跣
徒以有先生也动词,裸露副词,只,仅仅受地于先王
仓鹰击于殿上
请广于君介词,从介词,到介词,让挺剑而起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相当于“但是”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愿终守之
长跪而谢之曰
天子之怒结构助词,的代词,指代安陵国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指唐雎以君为长者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名词,……的人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虽然
秦王怫然怒指示代词,这样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表示状态,……的样子秦王怫然怒
怀怒未发动词,生气,发怒名词,愤怒◆词类活用请广于君
轻寡人与
天下缟素
伏尸百万
流血千里
且秦灭韩亡魏名词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形容词用作动词,增广、扩充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看不起◆文言句式判断句:非若是也(“……也”表判断)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者,……也”表判断)省略句:挺剑而起(省略主语“唐雎”)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省略主语“吾”)倒装句:请广于君(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请于君广”)受地于先王(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先王受地”)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起因:
交代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
第二部分(2、3)——经过:
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经过。
第三部分(4)——结局:
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胜利。出使秦国的背景秦王安陵君以五百里易安陵 愿终守之弗敢易(利诱之)(明辨之)出使秦国的经过及结果秦王唐雎逆寡人轻寡人 虽千里不易岂五百里(盛气凌人)(从容答辩)(武力恐吓)布衣之怒(针锋相对)长跪而谢(折服)(不辱使命)天子之怒你认为唐雎之所以不辱使命的原因是什么?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敢于斗争,甚至不惜以死相逼;
讲究说话的技巧,回避秦王的问题,始终以凛然的正气压倒对方,迫使秦王放弃换地的想法。 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唐雎是一个怎样的人?秦王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唐雎和秦王的形象互为衬托,它们共同构成了正义与非正义间拼死较量的一幕。秦王: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纸老虎。
先倨后恭:使人谓—不悦—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
唐雎: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伏虎英雄。
先恭后倨:临危出使—沉着应对—针锋相对—挺剑而起 1.唐雎不辱使命,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舌战的语言技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唐雎的说话技巧言之有“节”言之有“据”言之有“力”道义威力“巧”在言辞委婉,言之有“节”上。
秦王要求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纯属欺骗,当遭到安陵君拒绝后,“秦王不说”,于是当着唐雎的面露出威胁之意。对此,唐雎以屈从口吻回答“否,非若是也”,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倚强凌弱的气势,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巧”在针锋相对,言之有“据”上。
秦王见诈骗不行,便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所谓“天子之怒”进行威吓。唐雎正气凛然,针锋相对,用“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士之怒”进行回击。“巧”在以行证言,言之有“力”上。
倘若唐雎只用文战,不辅以武攻,秦王不会折服。以行证言,就能使“言”更富于慑敌的威力。唐雎以“挺剑而起”这一义无反顾的行为,来证明今日欲刺秦王之“言”的真实性和尖锐性,迫使秦王屈服。 2.本文为什么详写唐雎与秦王的对话,而略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和最后斗争的结果,甚至对如何到达秦国、怎样见秦王、怎样回国的内容也一概不写? 本文写的是安陵国与秦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重点和中心是写唐雎同秦王展开的一场面对面的较量,从而突出人物性格特征,表现中心意思,因此对唐雎与秦王的对话进行了详写。而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和最后斗争的结果,虽然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表现人物的性格,但作用不大,故略写。至于他如何到达秦国、怎样见秦王、怎样回国等内容与本文中心无关,故略去不写。1.语言描写,富有个性。 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情节,对话双方的语气符合各自的身份和个性,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本文写秦王,以大国自居,妄图欺侮弱小的安陵,他的言辞就气势汹汹、十分骄横,而当他被唐雎的英气所逼,不得不道歉时,“先生坐!何至于此!”又显示出其色厉内荏的特点。唐雎,整个过程言辞不卑不亢,但却针锋相对,掷地有声,显示出杰出外交家的言辞技巧。2.对比衬托,形象鲜明。 作者为突出唐雎的形象,处处以骄横的秦王对比反衬唐雎。在两个回合的交锋中,从人物的身份上:秦王是大国之君,唐雎是小国之臣。从说话的语气上:秦王是骄横跋扈,唐雎是沉稳自如。从说话的情态上:秦王是怒形于色,唐雎是不动声色。从发怒的表现上:秦王是“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是“士之怒”,“伏尸两人,流血五步”。通过对比,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别是唐雎为维护国家尊严,忠于使命、不畏强暴、一身正气、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形象呼之欲出。最终秦王“色挠”而“长跪”,更从侧面突出了唐雎的胆略和英气逼人。骄横的秦王尚且如此,唐雎不畏强暴的英雄形象便被反衬得更加高大完美。唐雎不辱使命 使秦原因 秦王:欲易安陵
安陵君:愿终守之不畏强暴
敢于斗争
胆识兼备斗争经过取得胜利抵制骗局反击护国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
唐雎获赞,不辱使命秦王:轻寡人与
唐雎:千里不易秦王:天子之怒
唐雎:布衣之怒 本文通过记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面对暴秦勇敢无畏、义正词严地同秦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使之折服而保全国土的经过,颂扬了唐雎忠于使命、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精神。《战国策》中的成语
“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成语出自《战国策·秦策五》,意思是说要走一百里路的,走了九十里,只能算完成一半。也就是说,最后“十里”相当于“百里”中的“五十里”。这句成语劝勉我们做事要善始善终,不能因为那短短的“十里路”而少加努力,使我们所做的事功亏一篑。《战国策》中至今保留下来的成语:
安步当车 不遗余力 不翼而飞 侧目而视
反璞归真 高枕无忧 汗马功劳 狐假虎威
画蛇添足 狡兔三窟 门庭若市 亡羊补牢 小组合作,研读课文,分角色扮演,用表演的形式展示课本内容。10 唐雎不辱使命
课题
唐雎不辱使命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
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文意梳理、整体感知;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理解文意,把握故事情节。(重点)
2.教学生掌握本文运用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的方法。(难点)
3.引导学生体会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重点)
课前预习
作品简介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事件,着重记录了谋臣策士的策略和言论。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还有《国事》《国策》《长书》等名称,后经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整理,定为《战国策》,沿用至今。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战国策·魏策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标题是后人加的。公元前230年和公元前225年,秦先后灭亡了韩魏两国;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想用“易地”的诈骗手段吞并安陵。安陵君拒绝秦王的要求,在秦王不悦的情况下派遣唐雎出使秦国,目的就在于保全国土,解除与秦国之间的矛盾。
读准字音
唐雎(jū) 怫然(fú) 免冠(guān) 徒跣(xiǎn)
韩傀(ɡuī) 谕(yù) 休祲(jìn) 缟素(gǎo)
庸夫(yōng) 色挠(náo) 以头抢地(qiāng)
通假字
秦王不说(通“悦”,高兴、愉快)
故不错意也(通“措”,安放)
仓鹰击于殿上(通“苍”,青色)
古今异义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义:交换今义:容易,简单)
虽然,受地于先王(古义:即使这样今义:转折连词,与“但是”合用)
非若是也(古义:这样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岂直五百里哉(古义:只,仅仅今义:不弯曲)
长跪而谢之曰(古义:道歉今义:感谢或凋落)
一词多义
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出使)
于:受地于先王(从)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到)
以: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把)
徒以有先生也(因为)
徒:亦免冠徒跣(光着)
徒以有先生也(只,只是)
者:以君为长者(……的人)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原因)
怒:秦王怫然怒(生气,发怒)
怀怒未发(愤怒)
词类活用
用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名词做动词,穿丧服)
且秦灭韩亡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下。流,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
请广于君(形容词做动词,扩充)
轻寡人与(形容词做动词,轻视,看不起)
文言句式
判断句:
非若是也(“非……也”表否定判断)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者,……也”表判断)
倒装句:
受地于先王(状语后置,应为“于先王受地”)
请广于君(状语后置,应为“请于君广”)
省略句:
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省略主语“我”)
新课导入
战国时期,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开始逐步吞并其他六国,由此而展开了军事和外交等方面的斗争,涌现出了许多叱咤风云的军事家和外交家。唐雎便是一位载入史册的外交英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他的外交风采。
新课展开
新课展开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3.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参考译文:1.(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2.可是安陵君违背我的意思,是轻视我吗?
3.秦王(吓得)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唐雎面对暴秦展开斗争直至使秦王折服的记叙,赞扬了唐雎坚持正义、勇敢无畏的爱国精神。
2.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
故事中的人物有秦始皇、安陵君、唐雎。主要人物是唐雎。
3.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故事的主要矛盾是对安陵的归属。故事的结局是秦始皇放弃了吞并安陵的打算,唐雎没辜负出使之命。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根据文章的内容,说说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
第二部分:(2、3)唐雎与秦王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表现出他誓死维护国土的决心。
第三部分:(4)斗争结束,唐雎取得胜利,出色地完成了出使秦国的使命。
【分析人物形象】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秦王和唐雎各是什么样的人?
秦王: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的封建统治者。
唐雎:从容镇定、不畏强暴,具有凛然正气的外交家。
【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从唐雎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说话技巧在与人交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勇敢与善辩是非常好的品质与能力。所以,在平时要多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养自己的说话技巧。
【把握文章主旨】
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本文的主旨。
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形象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写作方法运用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运用对比和衬托,塑造人物形象。
对比:秦王先倨后恭(使人谓——不说——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唐雎先恭后倨(临危出使——沉着应对——针锋相对——挺剑而起)。一个色厉内荏、外强中干,一个临危不惧、机智果敢。通过对比,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衬托:安陵君大敌当前有一国之君的见识,但无解决问题的方法,唐雎则出语不凡。
2.对话描写,作用多样。
(1)通过对话渲染了人物活动的环境。(2)通过对话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了不同性格:安陵君貌似恭顺,实则坚定;唐雎智勇双全,不畏强暴;秦王骄横狡诈。(3)通过对话推动了情节发展。
3.结构严谨,重点突出。
文章篇幅虽短,却形成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故事情节,重点详写了唐雎与秦王的对话,突出文章中心——唐雎不畏强暴、机智勇敢,最终不辱使命。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描写春天的美好,100字左右。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唐雎不辱使命》生动地描述了唐雎出使秦国,与秦王斗智斗勇,最终保住了安陵国土的事件,在教学环节中我让学生分角色分别扮演秦王、唐睢与安陵君,仔细体会唐雎与秦王鲜明的性格特点。别外,在教学中,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夯实和特色语言的理解方面,我也都做到了启发和引导。学生在轻松生动的课堂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方法指导:
文言文比较阅读答题技巧1.主旨情感比较法。议论抒情是重点;文章首尾须看清;人生经历要联系;写作背景来参考。2.人物性格评价法。概括事件窥个性;语言描写露性情;察言观色评性格。3.内容异同比较法。概括事件,理清前因后果。明确思路,筛选关键词语;注意词义、句义和语境义。4.写作手法比较法。常用写法记在心,细看文章精筛选。常用写作手法有:衬托、对比、托物言志、正侧面描写、烘托、拟人等。
素材积累:
《战国策》中的成语“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成语出自《战国策·秦策五》,意思是说要走一百里路的,走了九十里,只能算完成一半。也就是说,最后“十里”相当于“百里”中的“五十里”。这句成语劝勉我们做事要善始善终,不能因为那短短的“十里路”而少加努力,使我们所做的事功亏一篑。《战国策》中至今保留下来的成语:
安步当车不遗余力
不翼而飞侧目而视
反璞归真高枕无忧
汗马功劳狐假虎威
画蛇添足狡兔三窟
门庭若市亡羊补牢
10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时期,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开始逐步吞并其他六国,由此而展开了军事和外交等方面的斗争,涌现出了许多叱咤风云的军事家和外交家。唐雎便是一位载入史册的外交英才,今天就让我们领略一下他的外交风采。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理解文意,把握故事情节。(重点)
2.体会文章选材善于突出重点、突出中心的写法。体会唐雎有胆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难点)
一、文本导入
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想吞并一个弱小的国家,便假惺惺地提出要以10倍的土地来换取弱国的疆土。如果你是这个小国的使者,你能用什么办法保住自己国家的疆土和尊严呢?距今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一个叫唐雎的人,凭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使自己弱小的国家免遭强大秦国的吞并。那么,他是怎样做的呢?好,让我们来学习课文《唐雎不辱使命》。
二、预习交流
1走近作者
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他在学术文化上的主要贡献是对古籍做了全面系统的分类整理工作。其作品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
2相关知识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十二国策。它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成为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的标志,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重大影响。
3背景探源
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4文言知识梳理
(1)生字注音
唐雎(jū) 怫然(fú) 徒跣(xiǎn)
抢地(qiāng) 休祲(jìn) 缟素(ɡǎo)
韩傀(guī) 色挠(náo) 谕(yù)
(2)词语解释
加惠:给予恩惠。
怫然:盛怒的样子。
免冠徒跣:摘了帽子,光着脚。冠,帽子。跣,脚。
抢地:撞地。抢,碰、撞。
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色挠:指变了脸色。挠,屈服。
谢:道歉。
谕:明白,懂得。
(3)通假字
故不错意也。(“错”通“措”,安放)
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
③轻寡人与(“与”通“欤”,语气词,相当于“吗”)
(4)一词多义
使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动词,派)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动词,出使)
与 轻寡人与(语气词,相当于“吗”)
与臣而将四矣(连词,和,跟)
以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介词,凭)
以头抢地耳(介词,用)
徒以有先生也(介词,因为)
(5)词类活用
①形容词用做动词。
请广于君(扩大,补充)
轻寡人与(轻视,看不起)
②名词做动词。
天下缟素(穿丧服)
③动词的使动用法。
且秦灭韩亡魏(“使……灭亡”“使……亡”)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使……伏”“使……流”)
(6)文言句式
①倒装句。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介宾后置,相当于“于先王受地”)
②判断句。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者……”也相当于判断句“是”)
三、互动探究
(一)整体感知
1选两位同学复述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以唐雎回忆往事的方式,讲述“不辱使命”的故事,可以合理展开想象,要讲清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点拨明确】
开端: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为诱惑,企图吞并安陵国,遭拒绝,秦王不悦。安陵国危在旦夕。
发展:唐雎与秦王展开第一回合的斗争,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
高潮:唐雎与秦王展开第二回合的斗争,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结局: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凭借自己的胆识与智谋取得了胜利。
2根据文章的内容,说说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点拨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
第二部分:(第2~3段)唐雎与秦王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表现出他维护国土的誓死决心。
第三部分:(第4段)斗争结束,唐雎取得胜利,出色完成了出使秦国的使命。
3故事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
【点拨明确】故事中的人物有秦始皇、安陵君、唐雎。主要人物是唐雎。
4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点拨明确】故事的主要矛盾是对安陵的拥有。故事的结局是秦始皇放弃了吞并安陵的打算,唐雎没有辜负出使之命。
5请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点拨明确】本文通过唐雎面对暴秦展开斗争直至折服秦王的记述,赞扬了唐雎坚持正义、勇敢无畏的爱国精神。
(二)文本探究
1阅读第1段,思考:
(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点拨明确】秦王不是出于什么好心,而是采取的“以大易小”的欺诈手段,企图不战而直接吞并安陵小国。
(2)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点拨明确】安陵君识破秦王的骗局而婉言拒绝。不亢不卑中透着坚定,“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预示着将会有一场大风雨。
2阅读第2段,思考:
(1)秦王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什么态度?
【点拨明确】有恩于安陵君。
(2)秦王说的是否是真心话?说说理由。
【点拨明确】不是真心话。实际上是对安陵君恩威并施。说尊其为长者而未吞并,是恩;粉饰欺诈,让安陵君扩大土地遭婉拒说是“逆寡人”和“轻寡人”,是威。
(3)唐雎是如何反驳的?
【点拨明确】先用语气极强的否定句堵住秦王带有威胁意味的试问,然后正面回答秦王,最后在对比中用一反问语气句子否定秦王的无耻要求。
(4)比较安陵君的理由和唐雎的理由有何异同。
【点拨明确】相同点:都回绝了秦王的无耻妄想。不同点:地点、背景、面对的人物不同。唐雎回答较安陵君更为坚定有力。
3阅读第3段,思考:
(1)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点拨明确】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即进行残酷的战争。
(2)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
【点拨明确】以武力威胁,想施以恐吓而让唐雎臣服。
(3)唐雎举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点拨明确】用他们干出的震惊天地的事件来表明自己跟他们这些有胆有识的勇士一样,不畏强暴,敢于献身,并为以后的行动做了铺垫。
(4)“若士必怒…今日是也”表现了唐雎的什么精神?
【点拨明确】善于抓住斗争时机,视死如归,英气逼人,表现出他不惧与秦王拼命的内心活动。
4阅读第4段,思考:
(1)秦王有什么样的言语和行动?
【点拨明确】神色木然而道歉(色挠,长跪而谢)。
(2)写出了秦王的什么心态?
【点拨明确】欺软怕硬、内心虚弱、卑躬屈膝、色厉内荏、前倨后恭。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提升
下面的短文《唐雎说信陵君》出自《战国策》,请将此文与《唐雎不辱使命》进行比较阅读,说说两文的异同点。
唐雎说信陵君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①;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②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③谨受教④。”
注:①不可得而知也:不可让别人知道。②卒然:通“猝”,突然。③无忌:即信陵君,魏无忌,魏昭正之子。④谨受教:真诚地领受教诲。
【点拨明确】(1)相同点:文体上都是记叙文;内容上都是写唐雎的事;形式上都运用了人物对话描写;语言上都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2)不同点:主要是两篇文章表达的中心不同。课文主要写唐雎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舌战,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英雄主义精神,而本文主要写唐雎忠告信陵君:切忌以恩人自居。话虽不多,却发人深省。表现了唐雎的为人处世之道。
一、文本导入
同学们听说过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荆轲在易水辞别燕太子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虽然荆轲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接触的《战国策》里的唐雎也是一个游侠勇士,今天我们一起来通过唐雎的故事了解其人。
二、人物赏析
1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秦王是什么样的人?
【点拨明确】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的封建统治者。
2请你说说唐雎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点拨明确】从容镇定、不畏强暴、具有凛然正气的外交家的形象。
三、品味语言
1在这场强国与弱国之间的外交斗争中,唐雎这位外交家十分讲究说话的技巧,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拨明确】唐雎语言的精彩之处:
(1)“巧”在言辞委婉,言之有“节”上;
(2)“巧”在针锋相对,言之有“据”上;
(3)“巧”在以行证言,言之有“力”上。
2找出秦王和唐雎对话的句子,说说他们的对话在语气上有什么特点?
【点拨明确】如:(秦王)“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蛮横、强硬的质问语气;
(唐雎)“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立场鲜明的反问语气;……
3找出描写秦王和唐雎情态的词语,并加以模仿。
【点拨明确】如:秦王在文中的情态分别表现为“不悦”“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而唐雎则是不动声色,到最后才“拔剑而起”。
四、写作特色
1本文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塑造了秦王和唐雎这两个对立的形象的?
【点拨明确】对比:秦王先倨后恭(使人谓——不悦——怫然怒——长跪而谢),唐雎先恭后倨(临危出使——沉着应对——针锋相对——挺剑而起)。一个色厉内荏、外强中干,一个临危不惧、机智果敢。通过对比,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衬托:安陵君大敌当前有一国之君的见识,但无解决问题的方法;唐雎则出语不凡。
2本文的对话描写有什么作用?
【点拨明确】(1)通过对话渲染了人物活动的环境——体现在第一段。
(2)通过对话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了不同性格:安陵君貌似恭顺,实则坚定;唐雎智勇双全,不畏强暴;秦王骄横狡诈。
(3)通过对话推动情节发展。
3本文结构严谨,重点突出是如何体现的。
【点拨明确】形成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故事情节,重点详写了唐雎与秦王的对话,突出文章中心——唐雎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
五、板书设计
六、主题探究
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七、拓展提升
1从唐雎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点拨示例】说话技巧在与人交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勇敢与善辩也是好的品质与能力。所以,在平时要多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养自己的说话技巧。
2你知道哪些关于说话能力和技巧的名言警句?
【点拨示例】荀子: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
刘勰:一人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西方:世界的三大战略武器:口才、美元、电脑。
《圣经》: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