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律动:《快乐小舞曲》
年级:一 备课组:音乐 主备人:王志芳
作者及任教班级
王志芳 一年三班
教材分析
《快乐小舞曲》是一首节奏轻快、旋律优美的歌曲。F大调,情绪欢快、明朗。歌曲旋律进行大多为同音进行或级进,音域只有五度,适合低年级学生演唱。
歌曲为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第一、第三乐句完全相同,第二、第四乐句只有最后一个音不同:第二乐句结束在“3”上,第四乐句结束在“1”上。
歌曲的律动感较强,因此本课的表现形式为律动,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自编动作进行教学。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举手发言的也很多。但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上课也不例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所以,这学期以及本节课都要对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进一步加强,并且以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快乐小舞曲》 。
能选择适当的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能随音乐进行律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完整演唱歌曲
难点:
为歌曲创编律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聆听导入
二、新歌教唱
三、学习律动
四、综合表演
教师播放《快乐小舞曲》,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聆听歌曲,学生小声模唱。
教师分句教唱第一、第二乐句。
教师演唱第三乐句,请学生分辨这个乐句与哪个乐句相同,学生自己模唱。
教师演唱第四句,请学生分辨这个乐句与第二个乐句有什么不同?学生模唱。
完整的演唱歌曲。
先启发学生自己创编,然后再进行适当的指导,鼓励学生有不同的创意,最后统一律动动作。
指导学生分声部练习课本27页的节奏。
出示拍手、跺脚等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将学生分为歌唱、律动两个组,合作表演,进行当堂测试。(组织学生轮换表演形式,以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
生:聆听。
生:跟唱。
生:第四个乐句,并演唱。
生:最后一个音不同,并模唱。
生:创编,并表演
生:表演
初步体会歌曲的情绪。
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
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及音乐感。
对歌曲的节奏有一定的掌握并学会创编律动,在合作表演中学会怎样去配合。
板书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能否完整的演唱并表现歌曲;
能否在合作表演中掌握节奏并创编律动,学会与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