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9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1节 血 液
章节知识网络
学习目标
1.理解血液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2.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
3.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区分血细胞。
基础梳理
知识点一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血浆:血浆中含有大量的________(占91%~92%),还含有________(约占7%)、________(约占0.1%)、________(约占0.9%)和____________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________,运送________和________。
2.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________,呈两面中央凹的________。红细胞中有一种含________的蛋白质,叫作________________。当血红蛋白与氧________时,血液中氧含量丰富,呈________,这种血叫作________;当血红蛋白与氧________时,血液中含氧量少,呈________,这种血叫作________。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叫作________。
3.白细胞:白细胞有多种,都有________。人体出现________时,白细胞的数量明显增高。白细胞对人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作用。吞噬病菌后的白细胞会________,在伤口周围的脓液中含有死亡的________。
4.血小板:血小板形状________,比红细胞和白细胞小得多,无________。血小板具有____________的作用。
血液凝固过程中,血浆中的一种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变成固体的____________,纤维蛋白与血细胞共同构成了________。血液凝固后,可以看见血块周围出现一些黄色透明的液体,这种液体不仅颜色与血浆不同,而且其中没有____________,称为________。
知识点二 血型与输血
1.血量:成年人血量为体重的____________。一个人一次失血不超过血量的________(约400 mL),靠自身的调节,一段时间后可________________。一次失血若超过________(1 200~1 500 mL),会________,需要及时补给血液。
2.血型: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___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种血型。输血时若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________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3.输血:输血一般应以输________为原则。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________mL,只有总血量的________左右,献血后,身体会__________,使血量很快__________,不会影响健康,同时还会刺激身体的________功能。
典例精讲
【例】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视野,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③数量最多,其内富含含铁的血红蛋白
B.①个体最大,能够吞噬病菌并保护人体
C.②个体最小,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D.血液分层后,①②③均位于试管的下层
课堂巩固
1.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
A.易与氧结合,也易与氧分离 B.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
C.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 D.不易与氧结合,易与氧分离
2.伤口发炎流出的脓液中主要的细胞成分是( )
A.死亡的白细胞 B.死亡的血小板 C.死亡的红细胞 D.死亡的表皮细胞
3.皮肤擦伤、血液凝固、加入柠檬酸钠的血液静置后,都出现淡黄色液体,它们依次是( )
A.血清、血浆、组织液 B.组织液、血清、血浆
C.血浆、血清、组织液 D.组织液、血浆、血清
4.小刚最近常表现出精神不振、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他妈妈便带他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下表是他的血常规化验报告单的一部分。
检查项目 测定值 参考值
RBC(红细胞计数) 3.00×1012/L 3.50~5.50×1012/L
WBC(白细胞计数) 4.80×109/L 4.00~10.00×109/L
PLT(血小板计数) 140.00×109/L 100.00~300.00×109/L
根据血常规化验结果,可推断出小刚可能患有( )
A.阑尾炎 B.白血病 C.贫血病 D.高血压
5.下列有关红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红细胞是由红骨髓产生的 B.红细胞中含血红蛋白,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
C.在血细胞中,红细胞数量最多
D.成熟的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由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构成
6.下列表示森林姬鼠从平原迁移到3 000米高山后,红细胞数目的变化情况。表示正确的是(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红细胞数目)( )
7.图中表示装有抗凝剂的血液分层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层为白细胞和血小板 B.②层为红细胞 C.②③层为血细胞 D.③层为血浆
_______________归纳总结______________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二)血型与输血
某人血型 可接受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 A、O A、AB
B B、O B、AB
AB A、B、AB、O AB
O O A、B、AB、O
课后检测
一、选择题
1.显微镜下看到的血涂片中的红细胞( )
A.是圆的,细胞中央比周围亮 B.是圆的,中央有一个较亮的细胞核
C.是圆的,中央比周围暗的细胞核 D.是圆的,中央有一个较暗的细胞核
2.患急性阑尾炎的病人,其血液化验结果往往是( )
A.血细胞数量正常 B.白细胞增多 C.红细胞减少 D.血小板减少
3.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4.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即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一旦受伤就血流不止者应该输入(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5.登山运动员在海拔4 000米以上继续攀登时,虽然经过充分的休息,越往上爬,还是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 )
A.呼吸越来越急促 B.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
C.山地更加陡峭,耗能更多 D.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率更低
6.如图表示人的血液中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三者之间的关系,甲、乙、丙依次是( )
A.血小板、血细胞、血浆 B.血细胞、血浆、血小板
C.血浆、血小板、血细胞 D.血小板、血浆、血细胞
7.显微镜下红细胞与白细胞的区别是( )
A.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 B.比白细胞大、有细胞核
C.数量少、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 D.个体小、无细胞核
8.在显微镜下,若想迅速并准确地观察到人的血液涂片中的白细胞,就必须注意寻找具有以下特征的细胞( )
A.无核 B.白色 C.体积大 D.外形不规则
9.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是某同学对图中的血细胞所作的描述,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在人受伤时,细胞①会释放血液凝固的物质,形成凝血块而止血
B.细胞②没有细胞核,数量过多时,人体可能患炎症
C.细胞③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因含丰富的血红蛋白而使血液呈现红色
D.细胞①能够运输氧气,当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高原的初期,该细胞数目会增加而不会影响健康
10.在进行“亲子鉴定”时常从血液中提取DNA,DNA主要来自血液中的(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以上三种细胞都可以
11.一个体重为50千克的健康成年人,若一次失血1 400毫升,其结果是( )
A.对身体毫无影响 B.对健康有影响,但可很快恢复
C.并不影响健康,可以很快恢复 D.危及生命
12.下面有关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会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B.血液中的白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
C.加柠檬酸钠后血液中会出现血液凝固现象
D.成年人的血量约占体重的15%
13.人体有病菌侵入时白细胞数目会大量增加,这是因为白细胞具有( )
A.运输氧气的功能 B.防御和保护功能
C.运输二氧化碳的功能 D.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14.如果血型不合,输血后会出现凝集现象的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15.甲常说:“我是万能输血者。”乙却说:“我是万能受血者。”请你分析一下,甲、乙的血型分别是( )
A.A型、B型 B.A型、O型 C.O型、AB型 D.O型、B型
16.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贫血患者平时除了需要多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外,还应多吃一些( )
A.含碘丰富的食物 B.含钙丰富的食物C.含铁丰富的食物 D.含糖丰富的食物
17.下面关于输血和ABO血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一次失血超过1 200~1 500毫升,才会出现头晕,心跳加快和出冷汗等症状
B.人在大量输血时,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O型血,A型血和B型血
C.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的人可以少量输入AB型血
D.血小板较少的病人只需要输入血小板,不需要输入全血
18.请根据下图判断,图中所示4个较大的细胞是( )
A.白细胞 B.血小板 C.红细胞 D.组织细胞
19.下列有关献血和输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B.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C.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D.输血时血型不符就会造成血液凝固
20.取少量新鲜的家畜的血液,倒入培养皿,凝固以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正面颜色鲜红,背面颜色暗红 B.正面颜色暗红,背面颜色鲜红
C.两面都是鲜红色 D.两面都是暗红色
二、非选择题
21.【综合应用】下表是小傅同学(女)的血常规化验单,请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正常范围参考值 单位 结果
红细胞 3.5~5.0 ×1012个/升 3.8
血红蛋白 110~150 克/升 130
白细胞 4~10 ×109个/升 12.8
血小板 100~300 ×109个/升 220
血型 — — B型
(1)由该化验单可以判断小傅同学的身体可能有了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小傅同学因意外伤害失血,通常输血时,可输入________型血或________型血。但输入的不是同型血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图理解】图一是普通光学显微镜基本结构示意图,图二是人血涂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血细胞分布模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1)在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看到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________。
(2)视野中具有细胞核的血细胞是[ ]________。
(3)若想将图二视野中的细胞③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________方移动。
(4)若想将图二中细胞③的结构放大到最大程度,应该选用下列哪组镜头组合________(请填写正确选项字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若想更清晰地观察细胞③,应调节显微镜的[ ]________。
第1节 血 液----答案
【基础梳理】
知识点一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代谢废物 血细胞
营养物质 废物
2.细胞核 圆饼状 铁 血红蛋白 结合 鲜红色 动脉血 分离 暗红色 静脉血 贫血
3.细胞核 炎症 防御和保护 死亡 白细胞
4.不规则 细胞核 止血和凝血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血块 纤维蛋白原 血清
知识点二 血型与输血
1.7%~8% 10% 完全恢复正常 30% 危及生命
2.ABO血型系统 A型 B型 AB型 O型 红细胞
3.同型血 200~300 5% 自动调节 恢复正常 造血
典例精讲 例 D
【课堂巩固】
1~5 AABCD 6~7 CC
部分题目详解
3.B
解析:皮肤擦伤时渗出的淡黄色液体是组织液;将新鲜的血液注入容器中不做任何处理,静止一段时间后血液就会出现凝固,血块周围的淡黄色液体是血清;新鲜的血液加入柠檬酸钠静置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其中上层的淡黄色液体就是血浆。所以皮肤擦伤、血液凝固、加入柠檬酸钠的液体静置后,都出现淡黄色液体,它们依次是组织液、血清、血浆。
5.D
解析:红骨髓中有具有造血功能的干细胞,这些干细胞能够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和
血小板。显微镜下,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含铁的血红蛋白,呈红色,血红蛋白赋予了红细胞运输氧的功能。
6.C
解析:同平原地区相比,高原地区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在这种环境下,动物体为了适应缺氧的环境,会慢慢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从而增强血液的供氧能力,直到与环境相适应,又会趋于稳定。这是动物体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变化。
7.C
解析:血液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面的①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中间的②有一层白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的③是暗红色的红细胞。所以②③层为血细胞。
【课后检测】
一、选择题
1~5 ABBDD 6~10 AACDB 11~15 DABBC
16~20 CDADA
部分题目详解
2.B
解析:急性阑尾炎属于急性炎症,是病菌入侵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血细胞中的白细胞会急剧增多来满足吞噬细菌的需要。这体现了人体结构与功能的适应。而红细胞减少是贫血的一种表现,血小板减少则是血友病等病人的一种表现。
5.D
解析: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高山空气稀薄、氧气含量较少,导致人体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少,血液运输的氧气减少,组织细胞缺氧,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减少,因此感到乏力。
8.C
解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血小板无核,由于血小板非常小,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因此体积大最能体现白细胞的特征。
9.D
解析:图中①是红细胞,②是白细胞,③是血小板。在人受伤时,③为血小板,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A错误;②白细胞个体最大,能够吞噬病菌,有细胞核,细胞②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B错误;①为红细胞,属于数量最多的血细胞,因含丰富的血红蛋白而使血液呈现红色,呈两面凹的圆饼状,C错误;图中①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能运输氧气。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含量比较少。当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高原的初期,红细胞数目会增多,D正确。
11.D
解析:失血超过30%,即超过1 200~1 500毫升,由于血量不足以维持正常的血容量和血压,会危及生命;失血不超过血量的10%,即400毫升,人体将储备血液动员出来参加循环,其丧失的成分,也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恢复正常。
12.A
解析: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会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A正确;血液中的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B错误;加柠檬酸钠后血液中会出现分层现象,C错误;成年人的血量约占体重的7%~8%,D错误。
14.B
解析:输血时血型不合,血清中的凝集素会与红细胞中的凝集原发生凝集反应,使红
细胞凝集成团。
17.D
解析:当失血量在800~1 000毫升时,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出冷汗和呼吸急促,A错误;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因此可以少量而缓慢的输入O型血以及少量A型血或B型血,B错误;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血的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C错误;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只需要输入血小板,不需要输入全血,D正确。
20.A
解析: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呈鲜红色,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呈暗红色。而培养皿正面暴露在空气中,氧的含量高;背面接触不到空气,氧的含量低。因此,正面鲜红色,背面暗红色。
二、非选择题
21.(1)炎症 白细胞数量比正常参考值多
(2)B O 输入的量要少、速度要慢
22.(1)① 红细胞
(2)③ 白细胞
(3)下
(4)C
(5)② 细准焦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