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八章气体第3节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课件+学案(4份打包)新人教版选修3_3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八章气体第3节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课件+学案(4份打包)新人教版选修3_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2-18 23:20:11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八章 气 体
第八章 气 体
气体实验定律


保持不变
质量
理想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预习导学新知探究
梳理知识·夯实基础
多维课堂,师生互动
突破疑难·讲练提升
(共38张PPT)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共38张PPT)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第3节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1.了解理想气体的模型,并知道实际气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成理想气体. 2.能够从气体实验定律推出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3.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内容和表达式,并能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一、理想气体
1.定义: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强下都遵从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叫做理想气体.
2.实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的条件:实际气体在温度不太低(不低于零下几十摄氏度)、压强不太大(不超过大气压的几倍)时,可以当成理想气体.

1.(1)理想气体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提出的一种理想模型.(  )
(2)任何气体都可看做理想气体.(  )
(3)实际气体在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条件下可视为理想气体.(  )
提示:(1)√ (2)× (3)√
二、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1.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时,压强与体积的乘积与热力学温度的比值保持不变.
2.公式:=C(C为常量)或=.
3.适用条件: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2.(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压强增大.(  )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压强、体积可以同时变化.(  )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三个状态参量中可以只有两个变化.(  )
提示:(1)× (2)√ (3)√

 理想气体及其状态方程
1.理想气体及其特点
(1)理想气体:理想气体是对实际气体的一种科学抽象,就像质点模型一样,是一种理想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特点
①严格遵守气体实验定律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②理想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相比可忽略不计,分子不占空间,可视为质点.
③理想气体分子除碰撞外,无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④理想气体分子无分子势能,内能等于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之和,只和温度有关.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与气体实验定律的关系
=?
 (1)理想气体方面:在涉及气体的内能、分子势能的问题中要特别注意是否为理想气体.
(2)状态方程应用时单位方面:温度T必须是热力学温度,公式两边中压强p和体积V单位必须统一,但不一定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命题视角1 对理想气体的理解
 (多选)关于理想气体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理想气体是一种假想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B.理想气体的存在是一种人为规定,即它是一种严格遵守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增大,其温度一定升高了
D.氦是液化温度最低的气体,任何情况下均可当成理想气体
[解析] 理想气体是在研究气体的性质过程中建立的一种理想化模型、现实中并不存在,其具备的特性均是人为的规定,A、B选项正确;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也就没有分子势能,其内能的变化即为分子动能的变化,宏观上表现为温度的变化,C选项正确;实际中的不易液化的气体,包括液化温度最低的氦气,只有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的条件下才可当成理想气体,在压强很大和温度很低的情形下,分子的大小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就不能忽略,D选项错误.
[答案] ABC
命题视角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一汽缸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缸体质量M=10 kg,活塞质量m=4 kg,活塞横截面积S=2×10-3m2,活塞上面的汽缸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面有气孔O与外界相通,大气压强p0=1.0×105 Pa.活塞下面与劲度系数k=2×103 N/m的轻弹簧相连.当汽缸内气体温度为127 ℃时弹簧为自然长度,此时缸内气柱长度L1=20 cm,g取10 m/s2,活塞不漏气且与缸壁无摩擦.求:

当缸内气柱长度L2=24 cm时,缸内气体温度为多少?
[思路点拨] 正确分析下列两种情况下活塞的受力是解题的关键:(1)弹簧为自然长度时;
(2)气柱长为24 cm时.
[解析] V1=L1S,V2=L2S,T1=400 K
弹簧为自然长度时活塞受力如图甲所示.
则p1=p0-=0.8×105 Pa

气柱长24 cm时,F=kΔx,Δx=L2-L1,此时活塞受力如图乙所示.
则p2=p0+=1.2×105 Pa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解得T2=720 K.
[答案] 720 K

应用状态方程解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即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2)确定气体在始末状态的参量p1、V1、T1及p2、V2、T2.
(3)由状态方程列式求解.
(4)讨论结果的合理性. 
命题视角3 两部分气体相关联问题
 用钉子固定的活塞把容器分成A、B两部分,其容积之比VA∶VB=2∶1,如图所示,起初A中空气温度为127 ℃、压强为1.8×105 Pa,B中空气温度为27 ℃、压强为1.2×105 Pa.拔去钉子后,使活塞可以无摩擦地移动但不漏气,由于容器壁缓慢导热,最后都变成室温27 ℃,活塞也停住,求最后A、B中气体的压强.

[思路点拨] (1)A、B中气体最后压强相等.
(2)A、B中气体体积之和不变.
[解析] 对A部分气体:
初态:pA=1.8×105 Pa,VA=2V,TA=400 K
末态:p′A,V′A,T′A=300 K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即= ①
对B部分气体:
初态:pB=1.2×105 Pa,VB=V,TB=300 K
末态:p′B,V′B,T′B=300 K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即
= ②
又对A、B两部分气体,p′A=p′B ③
V′A+V′B=3V ④
由①②③④式联立得p′A=p′B=1.3×105 Pa.
[答案]  均为1.3×105 Pa

本题易误认为=是两部分气体之间的联系,而实际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同一部分气体初、末态参量间的关系,而不是两部分气体状态参量间的关系,对两部分气体之间的联系要从压强、体积这两方面去寻找. 
【通关练习】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状态为p、V、T.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后,压强仍为p,则下列过程中可以实现的是(  )
A.先等温膨胀,再等容降温
B.先等温压缩,再等容降温
C.先等容升温,再等温压缩
D.先等容降温,再等温膨胀
解析:选B.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公式=C可知,先等温膨胀压强减小,再等容降温压强减小,不能回到初始值,所以A错误;同理,先等温压缩压强增大,再等容降温压强减小,可以回到初始值,B正确;先等容升温压强增大,再等温压缩压强增大,不能回到初始值,所以C错误;先等容降温压强减小,再等温膨胀压强减小,不可以回到初始值,D错误.
2.(2019·高考全国卷Ⅰ)热等静压设备广泛应用于材料加工中.该设备工作时,先在室温下把惰性气体用压缩机压入到一个预抽真空的炉腔中,然后炉腔升温,利用高温高气压环境对放入炉腔中的材料加工处理,改善其性能.一台热等静压设备的炉腔中某次放入固体材料后剩余的容积为0.13 m3,炉腔抽真空后,在室温下用压缩机将10瓶氩气压入到炉腔中.已知每瓶氩气的容积为3.2×10-2 m3,使用前瓶中气体压强为1.5×107 Pa,使用后瓶中剩余气体压强为2.0×106 Pa;室温温度为27 ℃.氩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1)求压入氩气后炉腔中气体在室温下的压强;
(2)将压入氩气后的炉腔加热到1 227 ℃,求此时炉腔中气体的压强.
解析:(1)设初始时每瓶气体的体积为V0,压强为p0;使用后气瓶中剩余气体的压强为p1.
假设体积为V0、压强为p0的气体压强变为p1时,其体积膨胀为V1.由玻意耳定律p0V0=p1V1①
被压入炉腔的气体在室温和p1条件下的体积为
V′1=V1-V0②
设10瓶气体压入完成后炉腔中气体的压强为p2,体积为V2.
由玻意耳定律
p2V2=10p1V′1③
联立①②③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p2=3.2×107 Pa.④
(2)设加热前炉腔的温度为T0,加热后炉腔温度为T1,气体压强为p3.由查理定律=⑤
联立④⑤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p3=1.6×108 Pa.
答案:(1)3.2×107 Pa (2)1.6×108 Pa
3.如图所示,用绝热光滑活塞把汽缸内的理想气体分A、B两部分,初态时已知A、B两部分气体的热力学温度分别为330 K和220 K,它们的体积之比为2∶1.末态时把A气体的温度升高了70 ℃,把B气体温度降低了20 ℃,活塞可以再次达到平衡.求再次达到平衡时

(1)气体A与B体积之比;
(2)气体A初态的压强p0与末态的压强p的比值.
解析:(1)设活塞原来处于平衡状态时A、B的压强相等为p0,后来仍处于平衡状态压强相等为p,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对于A有:=对于B有:=
化简得:=.
(2)由题意设VA=2V0,VB=V0,汽缸的总体积为V=3V0所以可得:V′A= V= V0
联立可以得到:=.
答案:(1)8∶3 (2)9∶10
 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图象问题
1.一定质量的气体不同图象的比较
名称 图象 特点 其他图象
等温线 p-V pV=CT(C为常量)即pV之积越大的等温线对应的温度越高,离原点越远
p- p=,斜率k=CT即斜率越大,对应的温度越高
等容线 p-T p=T,斜率k=,即斜率越大,对应的体积越小
p-t 图线的延长线均过点(-273,0),斜率越大,对应的体积越小
等压线 V-T V=T,斜率k=,即斜率越大,对应的压强越小
V-t V与t成线性关系,但不成正比,图线延长线均过点(-273,0),斜率越大,对应的压强越小
2.一般状态变化图象的处理方法
基本方法:化“一般”为“特殊”.
如图是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A→B→C→A.在V-T图线上,等压线是一簇延长线过原点的直线,过A、B、C三点作三条等压线分别表示三个等压过程,pA′<pB′<pC′,即pA<pB<pC.

 (多选)一定质量的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过程,ab、bc、cd和da这四个过程在p-T图上都是直线段,其中ab的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O,bc垂直于ab,而cd平行于ab,由图可以判断(  )

A.ab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
B.bc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
C.cd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
D.da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
[解题探究] (1)在p-T图象中,若图象为过原点直线,则该过程是哪种变化?
(2)p-T图线斜率越大,气体体积越大还是越小?
[解析] 本题是用p-T图象表示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四条直线段只有ab段是等容过程,即ab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选项A是错误的,其他三个过程并不是等容变化过程.连接Ob、Oc和Od,则Ob、Oc、Od都是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等容线.由=C得:p=T,由此知:斜率越大,气体体积越小,比较这几条图线的斜率即可得出Va=Vb>Vd>Vc.同理,可以判断bc、cd和da线段上各点所表示的状态的体积大小关系,故选项B、C、D正确.
[答案] BCD

图象问题的解题技巧
(1)图象上的一个点表示一定质量气体的一个平衡状态,它对应着三个状态参量;图象上的某一条直线或曲线表示一定质量气体状态变化的一个过程.明确图象的物理意义和特点,区分清楚各个不同的物理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对于图象转换问题,首先在原图中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准确求出各状态的p、V、T,再在其他图象中描出各点.其次根据状态的变化规律确定在其他图象中的图线特点.
 (多选)(2018·高考全国卷 Ⅰ )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过程①、②、③、④到达状态e.对此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中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
B.过程②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C.过程④中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状态c、d的内能相等
E.状态d的压强比状态b的压强小
解析:选BDE.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pb>pa,即过程①中气体的压强逐渐增大,选项A错误;由于过程②中气体体积增大,所以过程②中气体对外做功,选项B正确;过程④中气体体积不变,气体对外做功为零,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过程④中气体放出热量,选项C错误;由于状态c、d的温度相等,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可知状态c、d的内能相等,选项D正确;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并结合题图可知,状态d的压强比状态b的压强小,选项E正确.



PAGE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