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单元测试卷A(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单元测试卷A(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2-19 13:2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角恒等变换单元测试卷(A)
一、单选题
1.设且则( )
A. B. C. D.
2.已知( )
A. B. C.- D.-
3.计算的结果为( )
A. B. C. D.
4.的值为( )
A. B. C. D.
5.若,且为第三象限角,则的值等于( )
A. B. C. D.
6.已知角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始边与轴正半轴重合,终边经过点,则( )
A. B. C. D.
7.的值为( )
A. B. C. D.
8.已知cos(x―)=―,则cosx+cos(x―)的值是
A.― B.± C.―1 D.±1
9.若,则( )
A. B. C. D.
10.已知,,那么的值为( ).
A. B. C. D.
11.已知方程x2+4ax+3a+1=0(a>1)的两根为tanα、tanβ,且α,β∈,则tan的值是( )
A. B.-2 C. D.或-2
12.若tan+=4,则sin2=
A. B. C. D.


二、填空题
13.化简sin2α+sin2β-sin2αsin2β+cos2αcos2β=______.
14.若,则=_________________
15.如果,那么等于_______.
16.已知锐角、满足,,则________.
17.已知,,则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8.已知函数.
(I)求的最小正周期;
(Ⅱ)求在区间上的最大值.

19.已知且,
求的值.
20.已知,且.
(1)求的值;
(2)若,,求的值.
21.已知,且为第二象限角.
(1)求的值;
(2)求的值.
22.设函数 .
(1)求函数的周期和单调递增区间;
(2)当时,求函数的最大值.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已知得,,去分母得,,所以
,又因为,
,所以,即,选
考点:同角间的三角函数关系,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

2.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

.
考点:二倍角公式的运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
3.C
【解析】
【分析】
由两角差的正弦公式计算可得答案.
【详解】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两角差的正弦公式的应用,属于简单题.
4.D
【解析】.
5.D
【解析】
【分析】
先根据的值以及所在的象限,由同角公式解得,再由同角公式解得,然后根据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可得.
【详解】
因为,为第三象限角,所以,
所以,
所以.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以及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属基础题.
6.B
【解析】
【分析】
先由角的终边过点,求出,再由二倍角公式,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因为角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始边与轴正半轴重合,终边经过点,
所以,
因此.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二倍角公式,熟记三角函数的定义与二倍角公式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7.A
【解析】
【详解】

选A.
8.C
【解析】
∵cos(x―)=cosx+sinx=―,∴cosx+cos(x―)=cosx+sinx=(cosx+sinx)=×(―)=-1,故选C
9.B
【解析】
【分析】
先根据诱导公式化简,再根据二倍角正切公式得结果.
【详解】
由题意得,,则.
,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诱导公式以及二倍角正切公式,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基础题.
10.A
【解析】
∵,
∴,
又∵,
∴,,
∴.
故选.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两角和差的三角公式、二倍角的正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一般,,这三者我们成为三姐妹,结合,可以知一求三.
11.B
【解析】
∵,
∴tan(α+β)==,
∵tanα<0,tanβ<0,∴,
∴-π<α+β<0,∴-<<0,
∵tan(α+β)==,∴tan=-2,故选B.
12.D
【解析】
本题考查三角恒等变形式以及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
因为,所以..
【点评】本题需求解正弦值,显然必须切化弦,因此需利用公式转化;另外,在转化过程中常与“1”互相代换,从而达到化简的目的;关于正弦、余弦的齐次分式,常将正弦、余弦转化为正切,即弦化切,达到求解正切值的目的. 体现考纲中要求理解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二倍角公式.来年需要注意二倍角公式的正用,逆用等

13.1
【解析】
原式=sin2α(1-sin2β)+sin2β+cos2αcos2β=sin2αcos2β+cos2αcos2β+sin2β=cos2β(sin2α+cos2α)+sin2β=1.
14.
【解析】
分析:由二倍角公式求得,再由诱导公式得结论.
详解:由已知,
∴.
故答案为.
点睛:三角函数恒等变形中,公式很多,如诱导公式、同角关系,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公式,先选用哪个公式后选用哪个公式在解题中尤其重要,但其中最重要的是“角”的变换,要分析出已知角与未知角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个关系都能选用恰当的公式.
15.
【解析】
【分析】
由可得,从而可得结果.
【详解】
因为,,
所以,故答案为.
【点睛】
三角函数求值有三类,(1)“给角求值”:一般所给出的角都是非特殊角,从表面上来看是很难的,但仔细观察非特殊角与特殊角总有一定关系,解题时,要利用观察得到的关系,结合公式转化为特殊角并且消除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而得解.(2)“给值求值”:给出某些角的三角函数式的值,求另外一些角的三角函数值,解题关键在于“变角”,使其角相同或具有某种关系.(3)“给值求角”:实质是转化为“给值求值”,先求角的某一函数值,再求角的范围,确定角.
16..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所以.
考点:三角函数运算.
17.
【解析】


18.(Ⅰ) ;(Ⅱ) 最大值为.
【解析】
【分析】
(Ⅰ)利用降幂公式和两角和的余弦公式把化成,再用辅助角公式把后者化为,从而可求的最小正周期等.
(Ⅱ)直接计算出,利用正弦函数的性质得到的最大值.
【详解】
(Ⅰ)因为,所以的最小正周期.
(Ⅱ)因为,所以.当,即时,取得最大值为.
【点睛】
本题考查正弦型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前者利用公式计算,后者先求整体的范围,再利用正弦函数的性质来求,本题属于基础题.
19..
【解析】
【分析】
由,可以求出的取值范围,利用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平方和关系分别可以求出的值,利用,求出的值,结合的取值范围,可以求出的值.
【详解】
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又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点睛】
本题考查了已知三角函数的值求角问题,考查了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关系式,考查了两角和的余弦公式,逆用公式、角的拆分是解题关键
20.(1) .
(2) .
【解析】
【详解】
分析:(1)根据正弦的二倍角公式求解即可;(2)由,然后两边取正弦计算即可.
详解:
(Ⅰ) ,且,,-------2分
于是 ;
(Ⅱ),,,结合得:, 于是
.
点睛:考查二倍角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关系,三角凑角计算,对于的配凑是解第二问的关键,属于中档题.
21.(1)(2)
【解析】
(1)∵sinα=,且α为第二象限角,∴cos,
∴sin2α=2sinαcosα=;
(2)由(1)知tan,∴tan(α+)=.
22.(1) ;(2)3.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问考查三角恒等变换公式, ,根据二倍角公式整理可得,然后根据正弦型函数图像及性质周期为 , 即可求得递增区间;(2)本问考查求三角函数值域问题,可以根据整体法,由 ,求出 的取值范围,然后根据正弦函数图像,可以求出函数的值域,于是得到最大值.
试题解析:(1)因为 .
,,
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2),,

的最大值是3.
考点:1.三角恒等变换公式;2.正弦型函数图像及性质.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